【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

  1、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模式集成背景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是无需置疑的。自2003年来,农技人员认真借鉴美国依靠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实现大豆单产飞跃提高的经验,认真总结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目前制约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瓶颈的基础上,针对大豆垄三栽培(包括精量播种)生产上保苗植株数不够以及植株分布不均匀、群体增产效果不好和窄行密植的平作密植、大垄密植二种形式与黑龙江省农村部分生产条件(包括拖拉机、品种、耕作制、整地质量)等不相适应的问题,采取边实验、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的方法,广泛消化吸收各地的研究成果,将“垄三”栽培技术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有机结合,以改革传统大豆耕种方式为切入点、以节能少更、节本增效为重点、以提高大豆光、热、水、肥利用率为目标,以密度和施肥协调同步增加为手段、大胆进行技术创新与配套,通过改革耕种制度、平播垄管、垄平结合;通过改变种植方式、缩小行距、增加密度;配套品种与密度筛选、机械改造、深松整地、平衡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多项单项技术,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试验示范和组装配套,搜索出一套完整的适合利用现有机具、品种和常规除草剂,进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的新路子,自主创新形成了一项适宜我省目前农村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大豆栽培技术新模式即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嫁接、自主创新而形成的一项适宜我省目前农村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大豆栽培新模式。它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升华和发展,它即集成了垄三栽培的技术优势,又吸取了平作密植的技术精华;即保留了垄作防寒增温、抗旱排涝、便于人工、机械除草的特点,又发挥了平作省工、减少田间作业次数、保护土壤结构的特点;即符合世界大豆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适合我省广大农村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的最佳技术措施。该技术使农业生产的诸要素得到最优化集成。
  2、主要技术模式
  大豆45cm双条技术模式是在“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为增加密度,行距由65~70cm缩小至45cm,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具体的模式内容是以半矮棵品种为核心,深松、深翻、深施肥为基础,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保证,缩小行距(由65~70cm)扩大株距(由6.8~8.0cm增加到10~12cm),双条密植(双行间小行距10~12cm,大行距33~35cm),密度增加30%(公顷保苗株数由20~30万株提高到35~45万株)的一项平播垄管少耕的机械化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3、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增产机理
  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主体现在增加了叶面积,改善了光分布,使植株个体及群体在田间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而干物质产量和籽粒产量于中上层叶面积比例和中上层光照强度均成正相关,光和面积增加和光分布合理是这项技术高产的重要生理原因。
  增加了单位面积根瘤数、根瘤重量:由于增加密度,单株的根瘤数和重量减少,但是单位面积内群体根瘤数在节荚期和鼓粒期均与密度成正相关,根瘤鲜、干重除结荚期外也与密度成正相关趋势,根瘤数的显著增加,提高了根系的固氮能力,增加了根系的养分吸收,这也是大豆高产的重要基础。每平方米根瘤鲜重可较常规垄作增加2.7g、3.4g、3.8g;根瘤干重增加1.3g、2.0g、2.5g。
  增加了单位面积干物质重量;据多年来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尽管单株的干鲜重下降,但群体的干、鲜重在不发生倒伏的情形下,呈增加趋势。
  4、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创新点
  种植方式上实现创新,营造出匀株的高光效群体结构。
  将传统垄作65~70cm行距缩小至45cm,其平均行距由32.5~35cm,株距从6.8~8cm提高到10~12cm,双行间小行距10~12cm,株距也是10~12cm,从而构建出“等距、匀株”的群体结构,在保证群体优势的基础上,使大豆群体内单株营养空间趋于更加合理。
  品种筛选与应用上实现创新、实现了“高密、高产”的栽培技术新路线。
  改常规喜稀植中高杆较繁茂型品种为半矮秆耐密抗倒伏品种,目前筛选出和丰42、红丰11、肯丰16等一大批适于该技术的当家品种。将常规垄作公顷保苗20~30万株提高到35~45万株,有效解决了当前大豆生产单位面积保苗株树不够的弊端,突破种植现有品种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植密度难以增加的禁区。
  耕种制度实现创新,集成全新的大豆抗旱少耕节能栽培技术体系。
  改传统春起垄或原种为机械化伏秋深松旋耕或耙茬整地不起垄,减少了土壤散墒面积;改传统垄作播种为平播垄管,随播随起垄、播后重镇压。抗旱保墒,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我省大豆生产春季一次抗旱播种保全苗的技术难题;改传统田间管理3~4次中耕为2次,保护了土壤结构;减少了作业环节,一般亩可降低机耕费8.6~14.0元。
  技术集成与组装实现创新,引领大豆生产新技术。
  确立农肥与化肥相结合、N、P、K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促控结合、分层测深施肥的最佳施肥组合和施肥技术;进一步完善配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实现了农机农艺配套。应用现有农村18或24马力等常用拖拉机均可实现牵引作业,2BTG(2)3型通用播种机实现精量播种,常规犁具按照45cm行距要求可完成深松趟地起垄作业。

推荐访问:密植 栽培技术 大豆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