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谚语_概念隐喻视角下的中英情感谚语共性解读

  【摘 要】情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抽象的、难以描述的现象。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表达情感的谚语,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们,本文试图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来对其进行认知解读,并借此探讨隐喻与语言、思维和认知的关系。
  【关键词】概念隐喻 情感谚语 认知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07-02
  
  一 引言
  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聚焦于隐喻研究。传统的修辞学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自从1980年Lakoff与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以来,隐喻现象背后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就成了语言学家开始着手研究的重要课题。新兴的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凭借隐喻这一认知手段,语言学家试图从语言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并反映人类思维的规律。在语言表达上,不同民族的隐喻思维和认知具有共性。情感谚语作为语言的精粹,同样能够反映出人类对情感这一抽象概念的隐喻思维与认知的共性。本文以中英情感谚语作为研究对象,把概念隐喻视为理论框架,试分析情感谚语所隐含的隐喻特征共性,以便揭示中英两个民族对于情感这一抽象概念在认知思维上的关系。
  二 概念隐喻及情感
  概念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最初源自《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后来在论文《当代隐喻理论》中莱考夫(Lakoff)阐述道: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莱考夫把这个具体的概念域称为始源域或原概念,抽象的概念域称为目标域或目标概念,且认为“隐喻是原概念向目标概念的映射”。莱考夫把该隐喻称为概念隐喻,其核心内容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人们普遍认为映射不是任意的,它根植于人体、人的日常经验及知识,而所有这些又与环境和文化密不可分。莱考夫声称“隐喻映射的普遍性有所不同。一些似乎是具有共性的,另外一些是广泛的,还有一些似乎是某种文化特有的”。笔者认为,这源于环境及文化对人们认知模式的影响。借助概念隐喻,语言学家试图根据不同地域人们语言的表达方式来探究隐藏在情感谚语之后的认知模式的共性。
  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包括刺激情境及对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及生理唤醒等内容”。由于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人类的认知和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对人类情感的研究构成了探索人类认知研究的基本部分之一。由于情感的抽象性,人们常常借助于概念隐喻对此类谚语进行表达。
  三 中英情感谚语的概念隐喻特征共性分析
  情感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特殊感觉,具有极其丰富的、普遍的象征性含义。情感谚语作为表述人类情感的语言精粹,深受英汉两个民族的喜爱。没有隐喻,抽象的情感概念常常不能得到充分的诠释。缺乏隐喻的情感谚语,同样无法很好地、全面地阐释“情感”的主题。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以《中华谚语大辞典》《英语谚语荟萃》 中搜集来的情感谚语为研究对象,尝试揭示中英情感谚语在隐喻表达上的某些共性。
  人类思维的共性之一就是借用具体事物来描述抽象事物。情感是人类一种反应内心感受的重要现象,而这种现象又是复杂抽象的,人们要么借助于具体及有形的事物来映射描述它,要么把它归属于某种超自然的“魔力”,所以情感本身常常被隐喻化。英汉情感谚语中,两个民族往往采用相同的概念隐喻来映射人类的这种特殊感觉。
  1.用具体事物隐喻情感
  首先,情感是物质(emotion is a substance),如:
  Stolen pleasures are sweet
  Much coin,much care
  Much science,much sorrow
  Pity is a lever for quickening love
  Wrath is a transformer
  喜从天上至,祸自地中消
  爱情是美德的试金石
  人们用物质隐喻情感,是因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离不开物质的交换与流通,所以物质就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最为其熟知的东西。这种用具体形象之物隐喻抽象模糊之物的表述就源于人类最初的认知模式。
  其次,情感是容器(emotion is a container),如:
  Love is full of trouble
  Every man is a poet when he is in love
  笑里藏刀
  爱情就是五味瓶,内含酸甜苦辣咸
  人们以容器隐喻情感,是因为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人们很容易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如房子、丛林、田野、地区,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及情感也看做一个容器。“情感是容器”的概念隐喻就源于中英两个民族这种共同的认知模式。
  2.用人隐喻情感
  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其肉体的各种器官和功能就是一种语言。因此,人类在认识世界时,倾向于用身体作为媒介。人以其身体去认识世界,描绘事物,表达情感,正可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因此,中英情感谚语中都有以人来隐喻情感的表述。
  首先,情感是邻居(emotion is a neighbor),如:
  Joy and sorrow are next-door neighbors
  True love never grows old
  When sorrow is asleep,wake it not
  能为爱情系上永久的保险带的,不是结婚而是真诚、体贴与尊重
  其次,情感是杀手(emotion is a killer),如:
  Anger punishes itself
  Care killed a cat
  Fear kills more than illness
  Work won’t kill,but worry will
  气伤身,怒伤肝
  忧伤神,愁伤身
  猫有九命,忧虑丧生
  恐惧杀人甚于病
  3.用魔力隐喻情感
  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及英国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无不让人发出“问世间情为何物,只让人生死相许”的内心呐喊,这些都是情感具有魔力的最好印证。这说明中英两个民族对自己无法解释清楚的某些东西(如情感)常常借助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如魔力)来诠释。中英文以魔力隐喻情感谚语的例子有:
  Emotion is a kind of negative magic power
  Envy and wrath shorten the life
  Love makes all hard hearts gentle
  怒气使人脑失灵,是非曲直难辨清
  喜则人,怒则兽
  四 结论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概念隐喻特征分析,笔者认为在情感谚语中概念隐喻的表达上中英语言有着相当多的共性:中英情感谚语中常常采用具体或有形之物来隐喻抽象的情感概念,以使抽象的情感概念得以较清晰形象的表达;而对于那些无法用具体事物形象表达的情感谚语,中英两个民族都习惯于借助一种超自然的魔力来隐喻。显然这些共性与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模式及共同体验密切相关;它们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及文化共识。本文希望通过对中英情感谚语概念隐喻的共性解读来促进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并借此探讨隐喻与语言、思维和认知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德〕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钟小佩.从认知的角度看汉英“世界是人”的概念隐喻[C].语言的认知研究论文精选,2004
  〔责任编辑:庞远燕〕

推荐访问:隐喻 谚语 共性 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