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滕华涛,奇迹制造者】奇迹制造者 动漫

  “电视剧我并不是不做了,只是转变角色,担任制片人或者监制这样的角色。”滕华涛强调。  从电视剧《浮沉》开机到播出,滕华涛在各个场合表达了这将是他的最后一部电视剧,从此转投电影。这位《失恋33天》票房奇迹的制造者,在电视和电影圈中不断切换,但又自认为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子,在电视人看来,他清高、骄傲,在电影人看来,他“就是一拍电视剧的”。
  电影对电视的倨傲,在两个圈子中间筑 起无形高墙。许多成功的电视剧都曾经号称要进军电影,大多不了了之,而恰恰是认为电影和电视没有区别的滕华涛,获得了不仅是电视圈,而且是电影圈中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成功。
  为什么?
  怀疑
  最后一部电视剧?
  滕华涛已经不是第一次表示要告别电视剧,在《蜗居》做后期的时候,他已经告诉身边人和投资方,他不想再拍电视剧了。但《蜗居》拍完后,用滕华涛的话说,他自信已经站在电视剧的山顶。
  不过在当时,没人把他的牢骚当回事。在《蜗居》之前,他凭《双面胶》和《王贵的安娜》已经大获成功,而在《蜗居》后,滕华涛更是名声大震,进入公认的一线行列,一名购片人员曾表示,滕华涛、郭靖宇、刘江是电视台的“免检产品”。这些人的电视剧仅凭借剧本和卡司,就能引发电视台抢购,例如《浮沉》,网络版权搜狐花了3000万买下,“开机前就卖了一个多亿。”滕华涛表示。
  滕华涛对这样的厚待感到不安,“长期自己监督自己,总有一天会放松,而那时你已经没有免检的资格了,这又何必呢?”
  这样的金字招牌,突然说不干了,谁信?
  “当时想过这个问题。好不容易出来了,挣了钱了,又要去拍电影了。但是,就像我说的爬山,已经在山顶了,下山很容易,有太多的人会让你冲昏头脑,投资人、媒体,但你跌下去的时候他们撤得最快,骂得最狠。”滕华涛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每一个作品都要全心全力,但这不符合现在的电视剧市场规律,太快了。”
  完美主义者滕华涛也对电视台表达了失望:“一个作品费了很长时间呈现,而电视台会很随意地处理,电视台挣了那么多钱却从来没有改善过播出的条件,没有高清、立体声,全都没做,一直在十年前的条件下播放;最后片尾曲,我们所有工作人员都会被广告挡了。我觉得电视人自身没有对自身的尊重,这让我非常不满,但我不满也没有用。”
  “我的电影和电视本质上没有区别”
  滕华涛公开宣布不再拍电视剧,是在去年秋天的北京电视节期间,两个多月后,他的电影《失恋33天》上映,890万投资,3.5亿票房,奇迹诞生。
  这似乎为他转投电影找到了合乎情理的解释,人们也愿意相信,导演既然已经证明了他能在电影圈立足,自然不会再回到电视剧。但滕华涛认为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首先,早在3年前他就萌生了这个念头,即使是公开宣布,也在电影大卖之前;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大家有很多怪念头,比如拍电影的方法和拍电视的方法,我觉得这种提法是可笑,是外行的。从来没有任何的区别,只是电视剧的体量更大,比如《浮沉》,需要电视剧的量才能全景展现,而《失恋33天》可以在两个小时内把事情说明白。”
  也顺便回击了《失恋33天》“像”电视剧的质疑。
  在滕华涛看来,“所有剧讲的都是一个事:在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和价值观冲突”——《双面胶》从婆媳关系出发;《王贵与安娜》描写最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三十年的价值观变化;《蜗居》更全景化,上到市委秘书、商人、下到面临拆迁的老太太,都是悲剧;《裸婚》切入点是80后婚恋状态;《浮沉》则讲外企白领,中产阶级,以及那些渴望成为中产的职场新人。至于《失恋33天》,“他们说《失恋33天》是个都市爱情,其实完全不是,她要说的跟我的那些电视剧是一样的,只不过又换了一个侧面,关注的人群也没怎么变化。”滕华涛说。
  在中国,电影和电视剧总是有一种若即若离又暧昧不清的关系,在很多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里,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们会用不屑的口气劈开电影与电视:“电影是艺术电视剧不是艺术,就这么简单。八大艺术里头没电视剧,这话可不是我说的。”他们把电影当做理想,电视剧只是为稻粱谋的生计,即使在《失恋33天》成功以后,评论也不乏醋劲:“又来了一个拍电视剧的。”
  滕华涛说:“电视圈,电影圈,我都不熟,我从来不去各种研讨会,也不走红毯。”
  定论
  在质疑声中成为旗帜
  其实滕华涛出身电影世家,也拍过电影,2006年,滕华涛拍华谊的《心中有鬼》,1500万投资,范冰冰、黎明、刘若英主演,陈国富监制,票房1300万,没有收回投资,“2006年大家都这样做电影,一个投资人拿个本子,搭个台,大牌演员,金牌摄影,两岸三地,应该没错吧?但故事没想清楚。”五年后的2011年,滕华涛再拍电影,发现圈子的运转规则还是这样:“大家都觉得不行,每天都要面临很多质疑,最多一天开了5个会,从早到深夜都在解释我为什么要用这两个演员,为什么要拍这么个故事。”
  在《失恋33天》成功后,滕华涛可以痛快地表达对工业化电影的不屑:“如果按照工业化的流程拍个烂片出来,那么所谓的制片人中心制没有任何意义,说白了,我们还是一个看盗版碟的市场,离电影工业非常遥远,你只能把相对于好莱坞不同的东西拍好了,就不错了。”
  现在看,2006年成为滕华涛的一个转折点,他回到电视剧行业,“我从1995年刚毕业出来拍戏,哪怕拍电视剧也是按学校里那种艺术电影的方法拍,拍得很奇怪。一直到2006年,《双面胶》,才真正抓住自己要表达的,但之前的东西,我也不认为那是失败的,因为那是过程。”
  拍《双面胶》,投资530万,只花了62天,没有媒体探班,没有老板“莅临指导”,等到播出的时候,也是上海台临时凑的一个最不好的档期,片方华录百纳和电视台说,导演和演员时间都说好了,要做宣传他们能来,结果被取笑了一番:你这破电视剧,还做宣传呢?但《双面胶》恰恰成为了他电视剧金牌导演之路的起点。   这种滋味在他拍《失恋33天》时再次袭来,身边不断有人提醒他,这个明星会带来多少票房,多少植入广告,而他上一次的票房成绩,为方方面面的质疑提供了口实,滕华涛说,“和《双面胶》一样,都是在极端不看好情况下,我却很有信心,这样外界的影响力降到最少,演员的心态也是心无杂念,这种创作状态是非常可贵的。现在再拍一个成本不高的电影,你找来的工作人员心态就不一样了,会觉得我们是一个3.5亿的制作班底了,演员也会觉得,上滕华涛戏了,会有什么好处?”
  《失恋33天》首映当天全国影院排片9185场,此后每天加场,到周日一天排片17210场,收入的增长如此真实可触,比面对电视剧的收视折线图更刺激,更挑战。
  再也不用愁投资了
  在一些学院派的教授为滕华涛究竟是第六代还是开创了新的代际而争论时,滕华涛已经拍完了电视剧《浮沉》,启动了新的电影项目。《浮沉》要把外企中的邮件战争影像化,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如果它是一个很容易改的剧本,说不定我还不做了呢。”
  起码,现在的滕华涛已经不需要再为投资发愁,在《心中有鬼》过去6年后,华谊电影又向他伸出橄榄枝。在电视的山头远望电影,江湖犹在,宝刀更利,有表达的欲望,也有说故事的能力,这也是经常被糊弄的中国观众,最为质朴的要求。
  从《痞子英雄》看人物基情动作片成功法则
  黄渤+赵又廷=卖点+笑点+暧昧点
  难得一个台湾导演能把黄渤的黑色幽默真谛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从黄渤口中说出的台湾人设计的台词没有呈现出半点的水土不服,他的耸,市井小人物的气场十分贴切他的个人气质。这和黄渤的演技也很有关,管他是什么台湾、大陆合拍片,管他什么海陆空大战,黄渤的任务就是淋漓尽致地发挥出他自身的气场,就足以奠定影片基调。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神经大条、头脑简单,黄渤曾靠对这些标签的经典演绎在多部国产片中完好诠释一个人的独角戏,这次与警察中的拼命三郎配合,他和赵又廷相辅相成,他的萌映衬赵又廷的愣,赵又廷的一根筋更突显黄渤的可爱。猫捉老鼠的故事屡见不鲜,当老鼠不像老鼠,猫不像猫,这样的追逐,是不是更有看点?
  黄渤 赵又廷
  桥 段
  最大的亮点无疑是赵又廷拿手铐将黄渤的一只手和自己的另一手锁在了一起,双生儿式的打斗让场面一下变得滑稽起来。警察防止匪跑掉,用手铐将其和自己连体的桥段在警匪片中屡见不鲜,在《痞子英雄》中,黄渤和赵又廷的身高不一,高对矮,强壮对瘦弱,这样的组合在连体打斗时产生的效应是,赵又廷横冲直撞,黄渤只能钻空子躲闪,边躲闪边在骂街,往往刚刚化险为夷,又迎来一段新的危机,黄渤只继续躲,在躲的过程中他又凭借自己的小聪明试图助赵又廷一臂之力。这种肢体不协调的不对等是动作戏中产生滑稽的法宝。手铐这个桥段运用,是使得这对痞子英雄情得以发展的开端。
  台 词
  挑逗,是黄渤和赵又廷里两人之间台词互动的精髓。黄渤一直在用痞子气的语言触动赵又廷的神经。比如他直称赵又廷是“条子”,常常骂赵又廷,在与赵又廷的交流中,黄渤常常是自问自答。赵又廷的台词并不多,台词直接冷酷,关键时刻才会对黄渤抛出“如果你不想死,就跟着我跑!”的指导性言语。两人的感情发展线营造中,从来没有靠台词拉进过关系,通过无回馈的交流,让两个人的真性情在彼此和观众面前都展现无遗,这实为一种挑逗。直至最后一场戏中,两人面对大海分手之时,台词上的煽情挑逗也恰到好处—赵:“你走吧,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犯人从我手上走掉。”黄:“嘿,你这个条子,真有意思嘿,虽然我从不和条子说再见,不过这次我想说再!见!”
  身 手
  硬打,是赵又廷的特征,胆小怕死,是黄渤的特性。视死如归VS贪生怕死,这两种极致状态之下所呈现的身手处处是笑点。黄渤与赵又廷的组合,他的身手基本为零,赵又廷飞车,他在车内惨叫,两人从高楼处要顺着绳索从楼外滑下地面,黄渤只好以一种极其猥琐的姿势抱着赵又廷,双眼紧闭,依附着赵又廷完成这项极具身手的行为。有一场仓库内爆炸的戏,赵又廷姿势好看地用肩膀保护着Angelababy,此时黄渤只能孤零零地蜷缩在角落,双手抱头。在日益深入的打斗戏中,黄渤慢慢学会靠智取,将处境化险为夷,并时不时向赵又廷抛个眼神显摆一下,刚柔并济,让这场仗打得好看。
  基 情
  黄渤和赵又廷有基情吗?废话,在动作戏中,搭档之间的“基情”是传统。首先,在赵又廷还没有弄清黄渤的底细之前,就誓死保护他,带他飞车,让他抓紧自己的身体带他跳楼,还拿手铐锁住他不让他脱离自己的身体。没想到黄渤背叛了赵又廷,扔了盒子要和自己心爱的女人跑路,跑到一半于心不忍,又折回来留到赵又廷的身边,单凭赵又廷看着他的那刻复杂眼神,和嘴里吐出的“叛徒”!两字,哇,真是四射啊!紧接着两人就上飞机参与争夺行动了,且不管飞机如何被弄破了一个大洞,结果是赵又廷要爬到飞机外面去完成一项任务,黄渤的任务是拉紧系在赵又廷身上的绳子,那一刻黄渤的表情啊,简直是心痛和敬仰并存,一句“你还年轻,至于这样嘛,唉,我死也会抓住你的”。就连导演都说了,他要的就是“最后战斗结束飞机停下来时两个人的笑容,是最棒的感觉。”
  南都娱乐×蔡岳勋
  “我是一个很有纪律的疯子”
  南都娱乐:《痞子英雄》叙事很宏大,剧本的结构是一开始就一锤定音还是反复修改过?
  蔡岳勋:一开始就确定了这样的叙事结构,要玩大的。要拍一个高节奏的动作娱乐片,我把我心目中的商业娱乐电影的新样貌都表现在了这部戏中,让观众在娱乐中感受到人物内在的情感,就是我想做的事。
  南都娱乐:弃用电视剧版出演重要角色的仔仔,换成黄渤和赵又廷搭戏,是这次合拍片中最明智的选择吗?
  蔡岳勋:不是说弃用仔仔,而是我决定要把《痞子英雄》拍剧本的同时,也在和仔仔的经纪人协调,他身上有两部戏,走不开,巧的是那个时候决定要起动台湾大陆合拍片的华语片计划,所以我只能忍痛把原来的剧本放弃,弄一个新的剧本,找来黄渤加入,这也是形势所需,讲的是电视剧《痞子英雄》开始的三年前的故事。
  南都娱乐:黄渤在大陆的喜剧表演很接地气,这次是台湾式制片模式,你并没有将他的接地气变得水土不服,这其中有磨合吗?
  蔡岳勋:黄渤真是太好笑了,我和他磨合的时间很少,他和赵又廷之间的默契培养速度也很快,我们一开始就达成共识要创造没有界限式的华语电影的共享,黄渤是疯子型的演员,我有特别警告过黄渤,赵又廷开车很疯,当时黄渤完全是一种不care的表情,但当他拍完坐赵又廷车里飞车的那场戏,出戏后脸上的表情仍然是“我靠!你有病啊!这样开车!”,所以戏里戏外的黄渤其实是共通的,戏外他也是这么和赵又廷说:“你现在刚红起来,你有必要这么玩命吗?有病啊!”
  南都娱乐:感觉片中的女演员Angelababy和关颖像是打酱油的?这种感情线也可有可无?
  蔡岳勋:在速度很快的动作片里,很难给感情线有发展空间,这是一开始就想到的结果,塞不进去了,但别的我又不想放弃。
  南都娱乐:你这次拍《痞子英雄》,有评价说这是台湾电影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评价很高,是否是赚钱和口碑双收的里程碑?
  蔡岳勋:受限于过去技术的发展,台湾市场没有这样商业片氛围的培养和建立,创作的想象机会在台湾电影中比较少出现,当我决定拍商业动作片,也认真想过怎么去做,这是一次尝试。有幸我在十几年前拍了《流星花园》,了解到共通性与戏剧性语言的重要性,我们试图把市场扩张,现在做合拍,就是想让华人都接受,而不是总是说台湾本土小清新特色。我拍电影的打算就是提供娱乐和美好的满足,这些年我都会走在这个路线上。
  南都娱乐:《痞子英雄》如此高信息量的呈现,让人难免质疑是否电视剧痕迹太明显?
  蔡岳勋:电影要考虑的场面调度、镜头运用,我们都尽量去掌握电影结构所需要的层次,我不认为我是在拿做电视的套路来做电影,而且这也并不对立。这次投资7600万新台币,不算小,但我是一个很有纪律的疯子,我会冒险,此次走快节奏、高信息量,也可以说是一次冒险,光是那台飞机就2800万新台币,特效2000多万新台币,后制也花了2000多万新台币,这次都不是电视剧的卡司,我们是在研究新的商业电影路数,以后我做的东西会比《痞子英雄》的投资都大,我有市场拓建的责任,哈哈。

推荐访问:制造者 大话 奇迹 滕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