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捷径】一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假设导读,关注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着力于学生的兴趣发展,创造提质的语文课堂。老师要学会倾听,蹲下身子面对学生;要学会发现,放大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要学会激励,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课堂呈现生命的活力,让孩子们永葆学习语文的张力和热情,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健康的种子。
  一、合理解读文本,有效解读文本内涵
  挖掘文本特质,立足课文的言语特点展开教学,目前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扎根于读,指向于写,读写结合,也已成为课堂比较普遍的模式。然而,在实践中发现:不少时候,老师所挖掘出来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学生一时难以理解,难以下笔,我们的教学有"拔苗助长"之嫌。这当然不是教学理念出现了问题,而是在解读文本、确立读写结合训练点时出现了偏差。如何确立更为合理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呢?通过实践发现:言语训练点,只有与学生的言语积累产生必要的联系,与学生的言语发展的方向一致,对学生言语运用能力的提升有实实在在的帮助时,它才真正是有价值的。否则,就只能是空中楼阁,美丽而难以追求。这就特别强调我们在解读文本,寻找文本特质时,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及情感需要,不能一厢情愿要"教给他们点什么"。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古诗《山行》、《枫桥夜泊》和《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因为历史的久远,文字的简洁,要想让三年级的学生诵读、背诵都不成问题,可要想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文字的精彩,情感的真挚却很难。因此在学习诗文之前,我们就要充当编者,引领学生去充分了解诗人的性情,生存状态等相关背景,并以"如果你就是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甚至还会做些什么?......"从而使学生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角色,"我与角色同一"。角色的喜怒哀乐,就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露。因为之前背景的铺垫,渐渐地,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按所扮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维,从而和作者一样,发出最真实的感叹:秋景也有绚丽夺目的一面。张继看到的秋色自然是落寞的......所谓情景交融,原来是这么回事!有了感情,景色才更美;有了感情,景色才更入人心。因为角色扮演,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的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喜诗人之喜,悲诗人所悲;尤其知道了,原来景色也是有情的,从而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同时,学生也充分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一个"愁",一个"独"完全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真是妙不可言,神奇无比。
  二、引进生活之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些时候,或许由于知识匮乏的原因,我们的语文课堂存在着"窄化"的趋向。把教材当作全部,利用宝贵的时间条分缕析,这样容易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深深的厌倦。因此拓宽课堂广度,引进生活之源,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假设"(情境)中愿学、爱学,成为了当务之急。
  《军神》这篇课文讲述了刘伯承不用麻醉进行眼部手术的故事,歌颂了他顽强的意志品质。对课文第四小节(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我们可这样来引导学生感悟:
  (1)初步感知谈体会。在出示这一小节后,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这时学生亦能从"一声不吭"、"紧紧"、"汗如雨下"等词语中,初步感受到刘伯承此时正承受着剧烈的疼痛。学生普遍知道,进行如此大的手术竟然不用麻醉真是难以想象。不过,对于学生而言,这还只是"他人之痛"。
  (2)入情入境,引领学生想象。接着,引导学生交流交流自己曾经受伤(划破了、磕肿了、流血了等等)的经历,这样的经历学生肯定有,而且印象比较深刻。师:是啊,切肤之痛,骨肉连心,怎会不疼呢?可你知道吗?刘伯承手术可是在不用麻醉的情况下,将眼眶里的腐肉及新长的息肉一刀一刀挖去,这又是怎样的疼痛呢!此时此刻,你看到手术台上的刘伯承了吗?生1:我看到刘伯承眉头紧锁,紧紧地咬着牙。生2:是的,他的嘴唇一定被咬破了。生3:我看到刘伯承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绷得紧紧的。生4:我好像看到刘伯承脖子上、手臂上的筋都快爆了。(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更详实的资料打开学生思维的窗口,再想象手术台上刘伯承的样子,更真切、更细致地感受其承受的苦痛,坚强乐观、无所畏惧的人物形象便逐渐形成。
  三.整体解读教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以什么样的目光迎接走进教室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度。当老师总是呈现给学生一成不变的课堂时,学生那蓬勃的生命力必然会在压抑、刻板中沉闷。因此,一个成功的教师总会给课堂必要的"微波",让教学变得"曲折"起来。老师要整体解读教材,强调在解读过程中"蕴变化之妙"。这就是说,通盘思考一个单元的教学,适当变化教学的顺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的注意力聚焦至学习内容,从而引领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
  苏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有这样几篇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我们为其取名"自然之歌"。在学习这组文章之前,老师对这个单元进行整体性解读,确立单元教学目标。此后,教者结合第一首诗歌引起学生对整个单元文章的关注,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作者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引领学生关注"大自然里有什么",再给学生阅读的自由,让他们自读后面的三篇课文。此后,教者给学生选择的权利:挑大家最喜欢的课文来学(挑选课文的过程,也是学生陈述理由,畅谈自己预习感受的过程)。这样,老师和学生就从共同感兴趣的课文开始了学习。学完感兴趣的课文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将其他课文与之进行比较,对比阅读,发现其他课文的有趣之处。由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是高度、高效参与的,因此学习的自学性、自主性很强,学习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假设导读下的语文课堂,学生很难再游离于课堂之外,他们真正走进了文本,想人物所想,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也让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当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运用语言的舞台,当学生不断地从内化课文语言,内化课文写法中体验到成功的时候,语文学科必将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推荐访问:捷径 导读 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