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形式美的典型构成形式] 形式美法则作业图片

  摘要:中国画艺术是一种“有意味形式”创作,虽是一种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我们知道,国画作品形式的目的在于内容的丰厚。精神内涵和意境创作是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作品的灵魂则是作品的外在形式。要想达到作品的表现目的就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理想、新颖的表现形式,而不是表现内容的丰富。也正因为如此,构图的独特美感成为中国山水画形式美的构成方式,早在唐代张彦远就明确指出为“画之总要”。
  关键词:形式美;构成;S型律动;开合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form the typical forms of beauty
  【Abstract】The art of Chinese painting is a kind of "meaningful form" creation, although it is an independent aesthetic value, but we know, Chinese painting forms to substantial content.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artistic creation is a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ent, the soul of the work is the work of the external form.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erformance works must have the corresponding ideal, new forms, rather than the performance of rich content. Also because of thi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unique aesthetic becomes the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beauty of form composition in early Tang Dynasty, Zhang Yanyuan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painting is always".
  【Keywords】The beauty of form; constitute; type S rhythm; opening and closing
  1 中国画的重要意义是形式美
  绘画艺术创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画面内部所表达的深层涵义内容,二是画面外在所表现的形式特征。前者通过画面所表现的具体的形象来揭示生活,再揭示社会本质;而后者则利用具体的形象来构成绘画形式,营造了具体形象的精神层面。内容是以具体形象作为媒介传达感性认识的形势影响下,揭示艺术家内在情感的精神追求,形式是以艺术家的内在情感寄托于具体形象中,并通过所要表达的具体形象抒发出来。李泽厚说过:“艺术的本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内容之所以成内容,也是包涵了成熟的形式在内。而且形若不存,神何以附,可见精神内涵与外在形式是艺术创作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这一基本原理运用于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中,尤其是中国的绘画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形式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形式的目的是对绘画内容的一种蕴含和积淀。在一幅山水作品中,精神内涵和意境创作是绘画作品的灵魂,绘画的外在形式是作品的内容。外在形式是传达绘画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意境创作,如果一幅作品只有外在形式不能传达艺术家的内在境界,那么这幅作品就是一幅空壳,没有实在的表现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南朝时期的谢赫提出“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传移摹写。从南朝一直到现在,六法被运用着、发展着,成为中国绘画形式美中最具有规范原则的表现手法之一。
  2 形式美的营造法则
  在中国山水画形式美的创造中,就是一个将精神内涵和意境通过外在形式传达的表现手法,而中国画讲究的线和点就是其形式美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但中国画构成意义中的点和线的艺术概念,与绘画造型艺术上的点线的概念并不相同。点与线在构成意义上,其实是对具体物象的一种抽象概括,是一种以线为造型的转换过程。是构图中解决形象排列、物体组合、形与形之间联系的符号化意象。例如在中国山水画中,需要用无数的线才能把具体的物象表达出来,如一个人、一只鸟、一块石头等。但在绘画造型艺术上,用一个点就足以表达。在中国山水画中,疏散、参差、错落的几个人、几个鸟、几块山石都可以用几个点的排列组合来表现。而在从中国山水画的整体上看,几条线条的组合就可以表达一片山岭、山坡、山水云川以及树枝。中国画的构成方式上的参差错落、穿插别致等一些因素才能从宏观上得到把握。物象与物象之间的构成形式也就由最初视觉上的复杂化关系转化为构成意义上物象组合的规则化,从中国山水画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程式中我们可以熟练掌握这些程式以后,在文人精神意境的研究中,“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地进行创作。
  3 山水画有两种典型的构成形式——经营位置
  3.1 S型律动。 众所周知,曲线是绘画艺术中最优美的艺术表现手法,因而S型的构图形式也广泛的被艺术家所认可。从中国画的角度来说,S型构图很早就在中国山水画中广泛运用,中国道家的太极图也很早就反映了这一运动规律,它的外在形象就就像两只鱼,S形的盘旋运转在一起,首尾相互接应,亲密的不可分割,动静结合,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分合相生,黑白相互呼应,对立统一。中国的山水画就是在这种动态的构成形式下受到影响,自然而然的将这种动态的构成形式运用于绘画艺术中,也自然成为中国画构成方式的典型艺术规则。
  S型律动的构成形式,蕴含多样中有统一,不仅在视觉和心理上给人以婉转优美、柔和温婉、刚柔相济的节奏与韵律美,而且可以通过表现手法的变化,使其在构成中能实中见虚,虚中见实,贯通得势,浑然一体。   S型律动在山水画的画面构成中广泛运用,并调动所有有利因素为其服务,既可以有秩序地取舍安排山石树木的组合,也可以利用落款、印章来完善构成形式。同时还可以利用对应的方式,将原来处于对称或对等形态的原生物象,进行有目的变异来显示律动的动态与气势,从而使构成形式内容充实,节律内敛又内涵丰富。
  中国山水画中经常运用到的就是S型律动形势,这种形势体现了中国画最经典的一波三折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形势具有順逆流畅,连绵不断,更具有力度和稳定的感觉。
  纵观古今之中国山水画,无论是魏晋山水画之初,到山水画之盛的隋唐,到后来文人画的空前繁荣,占据中国画大半江山,直到现代山水,这种S型律动形势被各朝各代的艺术大师广泛的运用于绘画艺术中,才使的中国山水画在手法简单、形势单一的形势下大放异彩。
  3.2 开合呼应。 开合呼应是真正站在中国古典哲学高度来指导中国画的创作了,在山水画中尤为明显,所以不能不提及。开合,又叫分合。开即是开放,是构图的开始;相应地,合即合拢。开则置物有致,合则通体联络,中有转承曲折的对应变化。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分合乃大宗纲也。有一幅之分,有一段之分,于此了然,则画道过半矣。”这里所论述的开合呼应关系,乃是“一幅之分”的大开合,还有与画面山石树木不知的“一段之分”小开合,此处仅简略提及。
  中国人很早就有天地合一的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运用于绘画的构成理论中,成为绘画开合呼应构成形式的认识论基础。传说中,世界本是合为一体的,直到盘古开天辟地才把世界一分为二,才有天和地。虽然说是神话,却包含着中国先人对天地的最早认识心态。中国人把这种对宇宙的认识贯穿于整个中华文化当中。从构图的艺术角度来看,天和地这两个构成要素本来就是结合一体的,把统一在一起的天和地分开为二,然而这两个分开的天和地在构成整体中就有了变化并且相互呼应。因此,画家把中国画的天地运用在构成绘画学中。故而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何谓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见世之初学,据把笔下去,率尔立意触情,涂抹满幅,看之填塞人目,已令人意不决,那得取赏于潇洒,见情于高大哉?”郭熙的这种说法对绘画学章法的概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但是这种章法也束缚了具体物象的布局,使画面僵硬刻板。
  中国山水画来源于大自然。上天下地,一开一合,上下合一,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中国画中的开合与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是一致的,开合呼应虽然开中有合,合中有分,但却有主次之分,开中有合以开为主,合中有分则以合为主,任何绘画形式中都必须开合呼应。
  中国画的主次关系与中国儒学的伦理道德又直接相通。任何艺术语音中都有主有次,艺术只有有了层次才会像音乐一样有旋律的美妙变化。故宋李成《山水画诀》曰:“凡画山水,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布置高低。”汤贻汾《画筌析览》说:“一图有一图之主,一幅有一幅之主。使主在人,则人非主;主在屋,则屋外皆余。”以上种种说明,主次关系在中国绘画艺术中非常重视。
  主次关系在开合呼应的构图形势中非常重要,整个画面中必须要有主有次,主次分明,二则要主次交替,相互呼应。不能无主无次,要主中求次,次中有主,只有在绘画中分清物象的主次,才是一幅好画。
  至此,除了上述所讲得两种经典形式外,在构图的形式美中,中国山水画还有多种相应程式和讲究,诸如三线交叉式布陈、画眼与构图中心的位置选择与处理以及幅式的变化等等。
  4 结语
  现阶段,中国画的传承转变问题俨然成为摆在各位国画大师面前最现实的问题,但不管怎么变,中国画的精髓不会变,艺术美的法则不会变,未来中国画的发展仍需要我们去努力钻研,去发扬我们民族不朽的艺术精神。
  注释
  [1] 《艺术美学》 雷礼锡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电子艺术期刊《艺境》
  [3] 《林泉高致》 山东画报出版社 第72页
  [4] 《中国历代画论采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85页
  [5] 来自互联网资料 http://blog.省略/s/blog_48d0684d0100watt.html
  参考文献
  [1] 《林泉高致》 山东画报出版社
  [2] 《清人论画》 湖南美术出版社
  [3] 《中国画形式构成》
  [4] 《中国历代画论采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5] 电子艺术期刊《艺境》
  [6] 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推荐访问:形式美 山水画 中国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