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了两年的工资 [二次创业,两年亏掉350万]

  激情下的决策  经商十六年,从事制造业,在行业中一个窄小的分支,我们进入全国十强。  2009年,我在重庆市一个工业园区买了十亩地,简易的修了三千多平方厂房,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项目来做,又不愿意出租,总想找点项目来折腾。
  2010年4月在东莞行业的展会上,我带着跟了我十年的程经理去参展,见山东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天天被参观者挤得水泄不通,是什么好产品这么无敌?敏锐的嗅觉让我看到商机。向该公司内部人员打听得知,这家企业生产的是一种新型机械产品,在展会已经订出大约二十多台,一台设备的售价在6位数以上。而该企业只有60人左右,月产销不到二十台,交货周期四十天以上。
  60个人,一年创造的产值上亿!这晚,我失眠了。同样是制造业,我们成天活得像孙子一样,买材料求人,加工求人,销售更求人。
  这个看得见的商机,又一次燃起我久违的斗志。我决定:拼。尽管对这个行业是白痴。
  第二天我问程经理对这个项目的看法,程经理说:干吧,老大。需要资金,我回家去卖房子......主意已定,我对程经理说:兄弟,这个项目,你全权负责,我来投资。程经理早已豪情万丈,两个大男人,激动了半天,又是碰杯又是发誓的。
  在广州的几天,我和程经理天天晚上仔细研究在这个陌生行业中如何找切入点。后来,我们一致认为,第一专业人才。我们筛选了三家广东做这个产品的企业走访,最终,确定了一家合资企业。于是天天蹲守在这家公司门口,看见下班的工人出来,便打听哪些是四川人。最后选定了三个四川工人,动员他们回老家发展,还买了机票请他们到重庆看工厂。经历一个多月,我们挖了两个熟练的装配技师和一个车间主任。
  接下来,我们又买到了机器的全套图纸,请了一个设计师,班子总算是搭起了。我任命程经理为公司总经理,给了他20%的干股,授权给他全面管理,我只管方向,管融资,完全放手让他拼。
  (对陌生行业不调研不全面了解,盲目进入,把重任委以手下,却没有监督,没有入股却实行股份化,还没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经理人离去,公司受初创
  半年时间,一百万投进去,很快花光。我又拿出一套房子,去银行贷款,继续投资。2010年10月,模仿出第一台样机,拉到广东湛江去参展,机器现场调试了三天,样机无法正常运行,失败而归。
  这一次出师不利,我只有不断给下面的人打气,尤其是程经理,让他不要泄气,让他放手干,失败了我来承担。
  公司的流动资金也是有限的,为了尽快让产品成功,我不断的找银行贷款,大半年过去,只有不断投入,没有一分钱收入。
  而就在这半年时间里,公司内部也出现了不团结,程经理与几个装配技师,因性格和技术闹得水火不容。到了2010年底,程经理提出辞职,无论我如何挽留,他执意要走,挥挥手绝情而去。
  没多久,程经理就带着从我工厂走的几个人开始做这个项目。同时他还带走了与之相关的全部资源和全套优化完善的图纸。而这一切,我没有任何防备。
  2011年春节后,我开始接手这个项目,以前我是两个月来一次,对公司的一切一筹莫展。
  开始上班时,制造部就有人来辞职,给什么条件都不愿意再做。对于这个行业我完全是外行,一点不懂,于是又开始物色懂行的经理。这期间来了不少职业经理人应聘,但我不敢再乱用。经过一周的了解,我决定启用设计部留下来的林工程师,由他来全权管理。
  (盲目自信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程经理跟随十多年,却对他没有更多的了解,给他极大权力却没有相关的约束。)
  险境之下断尾求生
  新上任的林工学理工出身,专业技术没得说,但没有管理经验。公司勉强捱到三月份。我抽空了老公司的流动资金投入新项目,不断改进产品。投入,研制,产品报废,再投,再研制,几套住房抵押了贷款,沉重的贷款利息压得我喘不过气。
  四月,产品完善,并顺利销售出第一台设备,我看到一点希望。但设备运到用户那里,三天两头出故障,只得退货,赔损失。
  很快,又有了第二台设备的订单。为了能交出合格的产品,公司所有人拼命技术攻关,一天只睡四个小时,五月,第二台设备如期交货。
  但这时公司所有资金全部用光,再生产就需要再投入。比资金更要命的是机器的高成本。因为重庆没有配套的零件,80%的零件外协外购,而机器零配件数量多工艺要求高,量少,大工厂不愿做,小作坊又做不了。同行一个月出二十台设备,我们两个月才能出一台,高成本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我们新入行,产品没有任何知名度和客源,要想卖出去,唯一的狠招就是低价进入,售价又比别人便宜了10%以上。我们的制造成本一台是42万,成交价是38万,按销售行规,要扣15%的质保金一年后付,加上运费,销售代理费和服务费用,卖一台设备要倒贴10万。还不算税收和公司综合运营成本。
  一年多,已亏损了200万,是收手还是血战到底?
  重庆的初夏已热浪袭人,我静静的呆了一宿,思绪万千,就这么收手,骨子里的真不甘心。
  想想十五年前,我一无所有,从小县城来到大重庆,第一次创业,我睡过防空洞,一天只吃一个盒饭……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为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制造企业,在窄小的市场空间里,公司一年二千万的产值算是非常不错,但随着行业的竞争,利润能达到百分之三算是烧了高香。表面上看过得风光,实际是温水煮青蛙。不求发展真是等死。
  思考了几天,我决定拼下去,毕竟,现在投这个行业是朝阳产业,迎面而来的将是缕缕清新的阳光。商人,天性爱赌,我要再赌一次,再一次唤醒心中的豹子,勇敢的做一次自己。
  断尾求生!我没有了退路,只有血路。
  (从商业的角度,亏本生意是不能做的。创新和打开市场,是建立在能力与把握的基础之上。要命的是成本已经红灯高悬。)
  资金链断裂,公司遭重创
  要命的是,重庆2011年初夏限电严重,一周来二天电。春交会订出去的货根本无法如期交,只得双倍返还定金。公司又一次大伤元气,还丢失了比钱更重要的信誉。   而我又过高的估计了林经理的能力。在技术开发上,他是一个专才,但经营管理确实不懂,成天被艰难的配套、采购、工人的琐事搞得昏头转向,工厂一遍混乱,停工等待是常事。我天天为融资、市场网络、挖专业人才忙得团团转,还要全国各地奔波,全力开拓销售市场。生产管理一昧依赖林经理,这简直把公司直接带入死路。
  打造一个企业,十年不算长。毁灭一个企业,也就在一瞬间,或许是一个错误的决策,或许是一个小小的事故,但最大灾难是资金链断裂。
  七月份,贷款到期,承诺大于天,诚信大于命。这是我做企业十几年的理解。所以,贷款不得不还。做企业的朋友多,但是朋友就不要和借钱扯上关系。何况,家家都有一本用钱缺钱难念的经。无奈,我又拿出工厂的土地证做抵押,贷了160万,撤东墙补西墙的应付过了这一关。
  如期还了银行的贷款,把房产证解了押,又递上贷款申请。银行审核了公司一年多的账,亏损得一塌糊涂,加上九月份又爆发温州等地多数老板跑人的事件,国家又加大调控力度。银行给我的答复是不再续贷。
  我彻底崩溃。重庆的大小银行,中介机构,跑遍了,也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贷款。
  半停产状态时,林经理要报考公务员于七月离开,工厂的事务无人管理,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
  我一筹莫展,又乱抓了一个做销售的李经理来全面管理工厂。尽管他努力发挥,但毕竟是外行,只有一边交着学费,一边学习。
  好在产品性能慢慢稳定,配套、装配也开始理顺,但2011年的金融危机又导致产品滞销,从八月份开始,生产出的设备,一台都销不出去,上半年签了合同的,也不提货。
  设备销不出去,钱就回不来,但公司却仍然需要每月十几万的运行费。我仍然只有到处借钱,四处举债。
  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2012年一月,仍无一分钱回笼。车间的成品,半成品,严重积压。年底了,员工眼巴巴的等着钱回家过年,此时我已欠了员工两个月工资。
  2012年一月份,我找朋友几万,二十万的借,终于在年三十,付完了员工的工资,付了一部分配套商的钱。
  大年三十,我一个人孤独的走进机场,放弃了陪父亲和儿子过年,去了广州。呆在广州的家,静静的发呆,寻找突破口。
  经过春节的十天考虑,我决定放弃,不再坚持。谈了几个合作商,均因种种原因流产。最后,我决定卖完这几台设备,把工厂租出去。
  听说我不再做了,配套商纷至沓来,堵大门的堵大门,堵车间的堵车间,抱东西的抱东西。在这关键时,我外侄女俩夫妻,拿出他们的住房,通过政府渠道申请了一百万的无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月底,我结清了所有员工的工资。还了一部分高利息,也结了欠配套商的部分货款,留给我的是几台设备和十万的尾款。
  一年半时间,亏损了三百多万,如何在一年多时间还上,这是今后要做的事。所以,我只能思考过去,剖析内心,分析未来,等待机会,积蓄力量,伺机出击。  这次失败,我收获了另一种心态,再一次更深的理解,成功不是靠投机,更需返朴归真,牢记做企业最原始的定律:能力。有了一次大落,我会谨小慎微,战战兢兢走好以后每一步路。
  (愿赌服输。商场是战场不是赌场。老祖宗早就制定好了游戏规则。)
  编后:创业难,守业也难。不管是成功者还是普通人,都有着许多认识局限,对某些事物认知不够或因为成功而带来的自我膨胀都可能给自己的判断带来局限,这种自我认识的局限在许多做大事业的人身上也常见。许多时候,人们自认为有很好的判断力,很好的掌控能力,却通常会忽略最根本的规则。基本方法,是成千上万人血水、汗水、泪水的结晶,它是创业者与守业者的天条,不懂或忘记都可能在迷失的路上越陷越深,直至前功尽弃。

推荐访问:两年 二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