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写话能力】如何培养和提高管理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话;个性发展;实践;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72—01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作了如下要求:“对写话要有兴趣,要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也就是说写话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而个性的发展不仅是写话的需要,而且是学生身心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促进学生写话的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呢?下面笔者谈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引导学生加强实践活动,从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中丰富说话和写话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写话个性
  长期以来,课堂似乎就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教学方式、方法往往被模式化、标准化,教师们惯于用统一的材料来统一学生的认识,这致使学生的思维长期受到束缚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自从《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后,我认真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反复学习和实践中,努力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开展手工艺制作,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到公园捡拾垃圾,清理电线杆上粘贴的广告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在充分感受自然美的同时,获得对周围事物新鲜而美好的印象。
  二、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兴趣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心、好胜心强,且喜欢被表扬。因此,我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适时地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例如,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我让他们向其他同学作自我介绍,从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诱发他们身上潜藏的积极情感。只有这样,语文学习的过程才能成为学生展现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
  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加强说话、写话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贴近实际,促进学生说话、写话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让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经验,从而使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做、看、听、读等途径获得,因此我们要注意采用开放型教学,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身体力行,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在“看”的方面,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影片、图片或参加各种展览,要求学生对所见、所闻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为写话打下扎实基础;在“听”的方面,可引导学生多听广播、故事或与人交谈,要求学生会听话,能把握要点听懂大意,会进行简单的复述和写话;在“读”的方面,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儿童读物、报纸、杂志等都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品一品,并要求学生摘录优秀词句进行积累,为写好话做好准备;在“做”的方面,可以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如课本剧表演、故事演讲、舞蹈编排等,要求学生边做边想,做后把经过说给父母、老师、同学听,然后熟练地写下来。
  2 注意方式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能说会写。低年级的写话训练,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里的循序渐进应包括两个方面,即纵向面和横向面。纵向面指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因此训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易到难地进行。关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按学段提出了要求。横向面指在同一年级的训练过程中,要把握从整体到细节、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去书写,使他们在开放、自主的语文学习中发展个性。
  编辑:刘立英

推荐访问:培养 能力 提高 学生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