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体系的构建 我国当代大学生受挫教育体系的构建

  摘 要:在竞争日益激烈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学生受挫情况非常复杂,抗受挫能力比较欠缺。传统的受挫教育或留下了空白,或效果欠佳,需要下大力气加以研究改进,构建一个合理、全面、完善的受挫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 受挫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规律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114-04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交往等诸多问题,容易产生挫折心理。不少大学生遇到挫折后未能及时进行有效调节,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否定自我,少数学生甚至产生轻生念头,酿成悲剧。
  大学生面临的挫折情况非常复杂,传统解决大学生遭遇挫折的方式是遇到什么挫折就采取什么方式,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效果欠佳。从心理学角度看,挫折心理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行为过程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个人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陷入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动机得不到实现的时候,从而感到心理失去平衡,造成心理受挫。因此,笔者拟在厘清当代大学生遭遇挫折的主要表现并对当前高校、社会对大学生受挫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构建一个合理、全面、完善的当代大学生受挫教育体系。
  一、当代大学生受挫的主要表现领域
  当带着喜悦之情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后,未能及时适应环境的学子们便陷入了种种困惑中。他们被打破了原有的优越感而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受到来自生活上、学习上、经济上和情感上等方面的压力而引发挫折感。
  1.学业压力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第一,高校扩招,学生素质和基础参差不齐。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很多自身学习能力不强、基础欠佳的学生被大学录取。进入大学后,学习赶不上,成绩不如人意,导致其自信心大降甚至自暴自弃。
  第二,学生未能及时调整心态。部分在高中阶段各方面能力遥遥领先的同学来到高手如林的大学后,感受到身边的人多才多艺,从而被人才济济的竞争现实冲击,表现得不够自信,甚至自信心一落千丈。
  第三,学生本身自制能力较差。一些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后便能高枕无忧,没有端正学习态度,面对与高中差别较大的教学方式,一时难以适应。加之他们不会合理分配安排时间,自主学习能动性比较差,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花大量时间做兼职,严重影响了学业。
  第四,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盲目考证。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的影响,让部分学生追求考各种各样的从业证书,有的考好几个证书,认为多一张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多一份筹码。但是,不少学生并没有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只是随大流参加了很多方面的等级和证件考试。这种盲目考证风,既耽误了正常的学业,也使得学生压力增大,身心疲惫。
  第五,专业学习定位不准。有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缺少对自己报考专业的了解,有的是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他们在发现自己学习的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时便产生消极抵触的心理,一些人甚至无心向学从而荒废学业。
  2.经济压力
  当代大学生需要交费上学,大学期间学费、生活费等开支较大,容易形成经济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经济贫困及由此引起的自卑心理。从1999年6月出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后,到2008年年底国家共累计贷款337.1亿元帮助436.1万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但贷款背后,实质上我们能看到大学生们成为负债人而无形中形成很大压力,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仅需要靠助学贷款上学,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费都要靠自己解决,经济压力大大增加。一些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他们的进取心和上进心。
  第二,过度消费带来的经济压力。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正确定位,消费超前,开销较大。有的消极等待,一些人通过做兼职的办法加以解决,导致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学生之间互相攀比而形成的挫败感。高校扩招,特别是高收费学校扩招之后,家庭经济富裕的同学和贫困生生活在一起。面对那些大手大脚生活奢侈的同学,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学生容易产生攀比心理,进而产生自卑心理。
  3.就业压力
  求职、就业成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开始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多年苦读后,能够在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是每一个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当看到周围一些人毕业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理想的时候,他们也会怀疑自己的出路。当他们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后,更觉得前途迷茫,倍感挫折。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求职竞争空前激烈。随着高校招生人数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局面。200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近611万,比去年增加了50多万人,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人员,有超过700万毕业生等待就业,但是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数量却没有发生相应比例的增加。另外,研究生招生数的扩大以及海外留学生的归来使得不少本科及专科毕业生求职过程不占优势,如2008年10月,北京曾面向全国公选市规划委副主任等15名副局级干部和企业高管,这公开选拔的15个职位在同等条件下,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将优先考虑。类似现象使得我国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求职更是雪上加霜,使得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
  第二,大学生自我定位过高。许多大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能力一般,经验不足,却自身定位不准,毕业后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缺乏对就业岗位的认真研究,使得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处处事与愿违,有的学生毕业就是失业。
  第三,用人单位选材标准不当。首先,不少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社会实践、综合素质以及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人才消费的极大浪费。其次,有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度更大。再次,招聘人员使用不太规范的面试方法导致选中的人才未必合适,而真正有水平的学生未能被选中,使少数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心理受挫。   第四,就业不正之风的影响。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因素,诸如家庭社会背景和地域背景等优势会使得一些人容易走“后门”而在就业过程中走捷径,致使一些学生怀疑这个社会的公平性和自身的能力,造成较大的受挫感。
  4.情感困惑
  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的青年期,目前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大部分学生面对来自情感上的很多问题无法处理时便会陷入情感误区,其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耽误学业。一些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不能正确对待情感与学业的关系,在他们把相当大的精力投入感情生活中时容易忽略学习,甚至把爱情当成生活的重心而浑浑噩噩,毫无动力对待学业。
  第二,感情生活处理不当。许多大学生在感情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处理好复杂的情感纠葛,一旦陷入情感危机,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节奏打乱,身心受到伤害。有时他们会把情绪带到学习和工作中,从而使得自己不仅在感情生活中疲惫不堪,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不能得到师长的肯定从而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
  第三,感情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大学生无法正确处理感情上的生活,他们容易受到感情失败上带来的挫折。很多时候,他们会因为失恋的缘故变得抑郁甚至自暴自弃,容易怀疑自身价值,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偏激的人甚至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如果大学生们不能正确看待失恋的结果,情感上的挫折会给他们带来生活上极其消极的影响。
  5.人际交往困惑
  大学是小社会。不少大学生远离家门,开始独立生活,不会处理同学关系,不会与人打交道。
  第一,以自我为中心。部分大学生在高中时期各方面比较优秀,来到大学后他们不屑于处理人际关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没有准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而大摆架子。同时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许多独生子女在家里形成娇生惯养的性格,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稍有不顺就脾气暴躁。这两类学生都容易使得周围同学对其反感,从而会觉得自己遭受其他同学的排挤而自尊心受挫。
  第二,封闭的性格导致的心理误区。某些大学生因为本身的性格比较封闭,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一旦当他们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就会觉得自己并不合群,或者产生别人看不起自己的错误心理,从而导致学生自我封闭倾向严重,产生莫名的人际交往压力。由于此类学生封闭的性格使得他们形成我行我素的特点,有一些学生会因为自己一时遇到挫折没有调整好心态,他们无法找到倾诉的对象而内心抑郁,严重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当前大学生受挫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不少高校结合实际,针对学生遭受挫折的不同情况和类型,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受挫教育仍然起步较晚,比较零碎,成效不理想。
  1.受挫教育工作受重视不够,效果欠佳
  在大学生经受不住挫折而屡屡发生事故后,许多大学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受挫教育。但从总体上看,不少高校校园活动繁多,但受挫教育活动较少,学生很难在繁多的校园活动中去接受受挫教育。一些高校进行的受挫教育主要是结合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加以讨论和宣传,有些学校甚至存在盲目跟风而教,对于受挫教育要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效果,并不清晰。对于学生中的受挫情况,干预较晚,很多时候忽视了那些已经有严重心理危机倾向的同学,受挫教育缺乏前瞻性和计划性,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2.受挫教育内容零散,体系不完整
  首先,受挫教育内容不完整。如前所析,大学生遭遇挫折的情况主要包括学业、经济、就业、情感、人际交往等,受挫教育应该围绕这些主题进行。但多数高校比较重视就业、学业,对于情感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有的甚至是空白。
  其次,受挫教育内容欠深入。针对大学生容易受挫的话题,常用的方式是开讨论会、讲座等,缺少对问题的原因、表现形式、危害性和后果等方面深入细致的剖析。
  再次,受挫教育具有应急性。很多高校对于受挫教育,没有长期一以贯之地坚持,只是遇到什么问题就抓什么问题,使受挫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3.受挫教育普及不够,涵盖面不广
  从受挫教育的开展面看,系统开展受挫教育的学校少之又少。据笔者调查,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是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受挫情况进行讲座或心理咨询。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就业教育课程里面很少涉及受挫教育知识的教育是对受挫教育知识灌输的一种损失,由于这两个课程在高校中属于公共课程教育,此类课程对学生要求并不高,所以教师和学生双方并非相当重视该课程的开展,更谈不上受挫教育在该课程的注入和创新。
  从受挫教育的普及面看,受挫教育惠及面不广。许多学校在进行受挫教育时,由于受到场地、设备、人才等条件的限制,未能对在校全部学生进行教育。一些可以分批次进行的活动,学校会觉得麻烦费事等而进行简化,造成受挫教育效果不佳。
  从受挫教育关注的对象看,受挫教育涵盖面不广。一些学校会针对心理危机干预之类的计划进行受挫教育。但是,事实证明,学校关注的对象往往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大部分被跟踪的对象仅仅是少部分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而对于更多有心理危机或者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则被忽略了。
  4.受挫教育方式方法单一,效果欠佳
  从受挫教育的方式看,许多学校进行受挫教育的主要方式,大多是开设讲座、咨询之类的比较简单、传统的方式,导致老师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而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受挫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
  从受挫教育方法看,一些高校专业人才欠缺,在进行受挫教育时,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遭遇的具体挫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辅导、教育,导致受挫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当前大学生受挫教育体系的构建
  完善的受挫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大学生抗受挫的素养,增强大学生抵抗受挫能力,对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受挫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构建一个合理、全面、完善的大学生受挫教育体系。   1.加强研究,探索大学生受挫教育规律
  大学生受挫教育是研究大学生受挫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受挫教育规律的科学。客观而言,目前国内对于受挫教育的探索和研究不够深入,对于受挫教育的规律掌握不多。在组建一批经受过较好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同时,有必要围绕受挫教育及其相关问题,探索受挫教育规律。
  首先是各种挫折的产生规律。对于大学生常见的受挫现象,其产生、发展的规律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出现了什么样的症状就意味着此类型挫折的产生,需要深入研究,掌握其一般规律。
  其次是各种挫折的表现规律。各种挫折在其发生后主要表现和症状是什么,即出现了怎样的情况意味着挫折的产生,需要总结。
  再次是各种挫折的教育规律。需要深入研究、探讨行之有效的抗受挫的教育规律,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教育。
  2.完善内容,构建完整的受挫教育架构
  首先,需要构建完整的受挫教育内容。经过努力,针对大学生可能遭遇的挫折,包括学业、经济、就业、情感、人际交往等,使受挫教育围绕这些主题全方位进行,不留空白。
  其次,需要完善全面的受挫教育的内容。针对每一种挫折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使学生全面掌握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危害性和后果等。
  再次,受挫教育应该常态化生活化。受挫教育的开展一定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常态性原则,使学生树立面对挫折的正确心态。
  3.丰富形式,提高受挫教育实效
  要使受挫教育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者应深入走进学生群体并丰富受挫教育形式,提高教育的实质效果。
  首先,需要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来自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鼓励其更好地承受挫折,必须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从而帮助处在心态、情感“动荡期”的大学生们顺利度过难关。
  其次,在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的基础上,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学习情境中的自我觉知和自我信念,引导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感,能够使得他们对自己拥有更多自信,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使其成就感进一步提高。在学生缺乏自信心时,增强自我效能感能够起到鼓励作用,使学生们鼓励自己慢慢提高,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再次,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加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受挫教育知识的灌输显得尤为重要。增强教材中挫折教育知识的含量,将学科教育与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挫折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授予学生各类关于抵抗挫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面对挫折时能够较好应对。
  最后,丰富校园生活,建设外向型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让各类学生在自己优势的领域上展现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将受挫教育元素注入各类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接触更多受挫教育知识。同时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让优秀的校友重返校园与在校大学生分享人生经历和经验,为他们的困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4.有的放矢,提升受挫教育效果
  受挫教育要产生深刻影响必须坚持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提升受挫教育效果。
  首先,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作用。在受挫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学校则是引导的主体。四年的大学生活会造成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不同挫折,在他们体验到一定的挫折感后,需增强其承受挫折的情感体验。学校在发挥受挫教育体系过程中可以通过挫折教育模式的设计并通过校园氛围、教室布置和同伴协作进行,并调动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发挥教育、引导和监督作用过程中,培养其积极面对生活和挫折的态度。
  其次,在受挫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三个及时,即及时跟踪、及时干预和及时教育。学校一旦发现学生有心理危机倾向,应深入与其沟通交流并及时跟踪给予帮助,如果学生情况并无好转应及时干预并进行及时教育。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学校要秉承尊重学生权利这一原则,并适度、适量、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学校既不可以对遭受重大挫折的学生进行紧密干涉,太过紧密跟踪会使得学生产生厌烦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同时也不可以对学生的挫折避重就轻,这样也达不到受挫教育的预期效果。所以,学校能够做到在适当、适时时期对学生进行适度和适量的受挫干涉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受挫教育要坚持长期性的原则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在受挫教育实行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长期性、持续性原则,并完善受挫教育体系的系统性。引导和教育学生必须具备一套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才能在学生中产生循序渐进的效果,并逐渐将受挫教育的意识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能在学生中产生深刻影响,学生在出现心理危机现象或者心理危机趋势时,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参考文献
  [1] 郝建山,王维芳.大学生压力应对动态模型法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138-140.
  [2] 张 骞.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101-104.
  [3] 曹建琴.关于大学生学业受挫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69-70.
  [4] 王丽君.“90后”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现状研究及其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109-111.
  [5] 杨新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论析[J].思想政治研究,2009(5):129-132.
  [责任编辑:庞 达]

推荐访问:受挫 教育体系 构建 当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