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app修改破解版 浅谈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体育精神是中国体育的灵魂和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晶。本文从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和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两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教学;运用
  一、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一)规范有序的竞争精神
  体育运动本身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则,是在这些规则的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活动。体育教育工作者通过体育教学要教育学生尊重事实、辨别是非、遵守纪律遵守规则。对待事物的看法时,要做到错的坏的批评摒弃,好的支持,从而培养学生客观理智的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
  (二)辩证的实用理性精神
  体育教育的作用明显,它能够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辨证公正的观察、分析问题,有清晰的思路和条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人格、实力、技巧智慧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达到获取真理,取得进步。
  (三)超越自我的自信、乐观精神
  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很多优秀的品质,如:培养学生超越自我、自强不息、自尊自爱等品质。因为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都要求学会自己和尊重别人,而且要有自信,超越自己去完成平凡中的不平凡。
  (四)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团队精神
  体育运动中有很多项目都需要集体完成,如篮球、足球这些被众人热捧的体育运动都需要团队精神都需要良好的配合。学生在进行集体体育运动项目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好的机会,充分发挥教育效果,要求互相帮助、密切合作、有纪律、有组织共同完成。所以,集体项目能够表现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许多情感、态度和思想。并且合作是建立在队员和队员之间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这还要求个人利益要服从团体利益。一个个体人是不可能完成社会的所有角色,一个人想得到成功不和别人合作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强健体魄的爱国主义精神
  亚运会、奥运会等各项赛事都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每场赛事都能够激发人们的激情,运动员的成败人们也是备受关注。国与国之间的体育赛事,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国民身体素质,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爱国主义精神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主要有为国家争取光荣和保卫祖国而锻炼身体两个方面。
  二、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整体实力,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体育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通过体育实践把很多好的体育精神向学生展示,从而让学生了解体育的魅力,弘扬它的精髓,接受它的思想。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强身健体,更可以“强国”。
  (一)严格课堂教学,强化体育精神教育
  熊斗寅在其论文中谈到:“顾拜旦认为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他倡导把体育纳入一般教育,进而把一般教育纳入人类文化的生活过程中。”教学一定要有规则,一定要严格考勤和考试制度,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端正体育学习的态度。比如:在组织球赛时对出现故意或危险的动作停下比赛,对事件参与者批评教育;对违例犯规进行严格的判罚,及时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
  (二)寓体育精神于体育活动中
  寓体育精神于体育活动中,必须要多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包括很多方面,如:课外活动、课间操、早操等。课外活动是向学生进行体育精神传播的途径之一,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在养成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课外各项活动中,要开展文明裁判活动、精神文明队员、精神文明队等,这些有利于向学生进行体育精神教育。群众性体育运动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课外体育的推动,课外体育促进全面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自尊自爱的体育精神,而且可以提高运动成绩。
  (三)组织运动竞赛活动,张扬体育精神风采
  体育运动能够使很多人参与进来,教师让学生在运动比赛中分担各个角色,有计划、有目的培养智慧与应对、勇敢与奋斗、竞争与合作的体育精神,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在获得胜利时不骄,失败时不馁的体育精神。当前的大学生参与各类竞争,喜欢迎接各类挑战,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善于与他人合作。所以,体育教师要强化学生这些优点,锻炼学生冷静、沉着的判断、应对精神。这些素质都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筹码,也往往是取得成功必杀技。教师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时,学生会得到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调整,尤其学生在紧张、落后的情况下,教师要激发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励他们要奋力拼搏,动员学生树立敢打敢拼的决心和信心。还要不责备、不埋怨、多支持、多鼓励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懂得只有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通过各项体育活动,使学生团结协作,增进友谊为集体荣誉、集体利益而凝聚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张末梅.现代体育精神的启蒙和实践[J].江苏地方志,2008(3).
  [2]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3]熊斗寅.顾拜旦体育思想研究系列之一顾拜旦与奥林匹克理想[J].体育与科学,2003(5).
  (作者单位:葛艳明,河北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焦 杨,保定学院)

推荐访问:浅谈 高校 体育精神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