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完成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第1

  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大量的现代文阅读。它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培养,包括基础知识、分析水平和鉴赏能力等方面内容。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
  (1)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2)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
  (3)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
  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中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战斗中的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在教学中要求体会和推敲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注意这两个词语,就可进一步理解这句话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这两方面强调马克思所起的作用是无人能够取代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这句话在结构上有领起下文的作用,下文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如果对这两个关键词语的顺序略作推敲,会进一步地认识到作者强调的是革命实践,这与文中第6段的理论观、科学观完全一致。
  2.立足文本,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鼓励学生与教材对话:
  (1)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
  (2)与作者对话: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
  (3)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比如,茅盾在《风景谈》里描绘了“桃园即景”的画面,然后有一段精警的议论:因此,这里的“风景”也就值得留恋,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人创造了第二自然”语出高尔基,指劳动创造了世界,也指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文化。联系上文作者在第四个画面中描写了两个情景:荒山石洞雨天里,两个青年促膝读书;城市公园角落中,西装革履与旗袍高跟鞋在谈情说爱。在第五个画面中,描写了桃林“风景区”里聚友、读书、畅谈和休息的青年男女,那么“人创造了第二自然”是为了表现城乡青年精神文化生活的差别吗?是为了抨击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的平庸生活吗?不,联系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来看,这句话是在歌颂革命青年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他们不但可以创造世界,还能改造世界。
  3.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与创新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
  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挖掘课文的深层意蕴。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比如,《药》中夏瑜有一句名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它的含义?首先要搞清楚,夏瑜是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讲这句话的。他身陷囹圄,危在旦夕,还在劝说牢头红眼睛阿义造反,确实反映出夏瑜是一位舍身取义的革命者。然而,红眼睛阿义是什么人呢?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和爪牙,对他宣传革命道理反映出夏瑜分不清敌友,颇有些“咸与维新”了,而这恰恰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弊端。鲁迅先生正是通过塑夏瑜这个人物来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的。此外,这句话里还有民主性和民族性的意思。清王朝的天下大家来坐,这显然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专制是针锋相对的。“大清的天下”是异族统治,推翻它,正符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精神。
  4.注重诵读,联系语境
  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和质的选择。
  联系语境,反复筛选就是对一句话中哪个词语更有助于把理解导向深入要经过筛选,而且有时要多次筛选。孤立地只看到一句话,是难以确认理解,只有对上下文形成一定的综合了解以后才能真正把握住关键词语,而且随着综合了解的不断深入,对关键词语的把握也可能有所调整。

推荐访问:现代文 轻松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