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小说

  每到期末,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老师头痛,令学生厌烦。具体表现在:一是复习的内容如同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二是复习的方式僵化、呆板,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地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如何改革传统的小学语文复习课模式,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打比方说: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塌了的建筑物,而是为了加固原来的结构,并且添建一层新的楼房。这两位教育家精辟的话语中都提到了一个“新”字。可见,复习不是单纯地机械练习旧知识,而应该把复习看作一次更主动、更认真、更深刻、更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
  一、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化复习
  兴趣是一个人行为的内驱力,好似发动机。我们要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动机,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如果学生对一问题感到好奇,并渴望有所发现,只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情境创设,他们就能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复习的“好胃口”。
  低年级复习课更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运用讲故事、提问题、玩游戏、小测试、看录像等导入复习课,在情境中串起一堂课的主线,缓缓铺来,让学生主动进入深一步的学习。
  二、自主梳理建构:展现个性化复习
  “看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做一遍”,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梳理过程,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牢固、扎实、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这一整理过程,如果用课中十几分钟的时间来展开,就可能会因内容多、关系杂而导致过多地由教师包办代替。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整理过程提至课前实施。
  1.课前整理,课中赏析。复习课前,我们可以布置整理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来复习和整理已学知识。这样,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来构思和串联知识网络。由于是个人“杰作”,就可能因人而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文字式、表格式、框架式、图画式……课中,教师可组织学生把“作品”进行展示、交流、欣赏、评析。一次比较,就是一次复习;不同的比较,就有不同的感受。
  2.课前理错,课中“献丑”。复习课还应该让学生复习平时在学习中犯过的“错误”。其中,有“账”可查的更多的是练习中的错误。有些错误属认知方面的,有些错误则是非认知方面的;有些错误具有典型性,有些错误虽然不是共性问题,但或许对其个人是体会深刻的。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学习中的错误,然后筛选自感值得一提的“病情”,在课中自我剖析……课中,学生的“献丑”活动,对于自身是一次反思和巩固的过程,对于别人则又是一次提醒和复习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嘴讲出自己学习中曾经的疑惑和困难,属个体性的问题,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好奇;属普遍性的问题,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这来自学生真实的声音,学生爱讲、爱听,远比由教师一味地苦讲的效果要好得多。
  3.课前编题,课中练习。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根据复习内容自编习题或试题,课中可以选择“得意之作”当众点将,让其他学生来解答,然后由这位学生评改;也可以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换自编题,相互“考试”,相互批改,相互评析。这种“礼尚往来”的练习形式深受学生欢迎,时间可以延伸至课后。其中,教师只需把学生遗漏的一些知识编成习题进行补充练习,并且根据知识的生长点,编写一些发展性习题或综合性习题进行提高练习。
  当然,知识梳理建构应该视年级的高低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对没有复习经验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先让学生进行模仿整理,即教师呈现梳理的模式,让学生进行模仿,自行梳理另一部分知识。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需把学生未涉及的一些知识重点、难点或注意点进行精讲即可。
  四、把握内在联系:经历系统化复习
  现在的人教版教材多是以主题归类,再辅以统一的阅读方法训练。由于课文常常是独立成篇,文本的体裁不一,所以阅读方法也缺乏序列性和完整性,学生所习得的知识和能力往往是一个个点或块,没有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的知识网络。所以,在进行复习时,我们要将一些零散的知识像珍珠串成项链一样,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形成知识网络。通过启发性的复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将零散的知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沟通,掌握知识共性,形成能力,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
  总之,对所学语文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既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形式。复习课不是知识的终结,而是某一知识新的开始,教师们万万不可忽视复习课的地位。
  [参考资料]
  1.周 飞《课前复习的改进》 [J](《小学语文教学》2007.3)
  2.曾宪一《评价语文复习课的着眼点》[J](《语文月刊》2008.5)
  3.余映潮《穿插引进,巧用资源》[J](《语文教学通讯》2006.4)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潘桥第一小学)

推荐访问: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