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说到品牌,马鞍东路婆婆们的粽子战争]粽子的传说

  离端午节还有一周,成都“粽子一条街”马鞍东路已经人声鼎沸了。这条街上,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数目繁多的粽子摊十有八九都是以“婆婆”命名的,吕婆婆、陈婆婆、杨婆婆……马鞍东路上的真假婆婆们,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以粽子为武器,发起“战争”。
  一条街有两张脸
  从马鞍南路与马鞍东路相交的路口望过去,“粽子一条街”的车行道堵得水泄不通。右手边红底白字的布制招牌迎风招展,大红色的遮阳伞将半边街道染成红色。“杜婆婆粽子”、“廖婆婆粽子”、“正宗杨婆婆粽子”……三十余个卖粽子的商家无论店面大小如何,皆以“婆婆”为自己命名。每个遮阳伞下都悬着包粽子的棉线,几个人围着一个硕大的簸箕熟练地包粽子,从簸箕中盛出拌好的粽子馅,两三个动作将粽叶包好,扯下丝线绕几下,一个粽子就完成了。而街的左手边人气就差得多,连包粽子的人动作都要慢一些,因与路人闲谈,包粽子的大姐包着包着就忘了怎么把粽子包下去……
  关于这条街,及这条街上每年端午前后卖的粽子,有这样一个传说:马鞍东路以粽子闻名,全靠20年前最早开始卖粽子的几位婆婆。4位婆婆被今天的卖家尊敬地称为元老,她们是李婆婆、马婆婆、梅婆婆、任婆婆,如今李婆婆已去世,剩下的三位婆婆因年龄太大难以负担高强度的劳动,今年没有出山。
  临时挂上去的红色招牌,遮挡了每个店面原本的名字,童装店、成人用品店、鞋店……统统为粽子让路。打着“胖婆婆粽子”的招牌,守着摊子收钱的果然是体态丰满的胖婆婆。名叫“廖婆婆”的店,当问及廖婆婆在哪里时,男老板直言不讳:“我们住在建设路,不住这里。”可马鞍东路“粽子一条街”的名声,本来自这条街上13号院里做粽子闻名的4位婆婆。
  听说任婆婆常常被来打听“四大元老”的人迎面撞上,每当对方问到四个婆婆的下落,她装傻说:“不认识,不知道。”
  第X代“长老”陈婆婆
  马鞍东路第13号院声名远扬,这个四川省建筑第九公司的职工家属院在成都粽子界的地位无异于武侠界中的少林寺。13号院的实际面貌和外人的想象略有出入,和热热闹闹的街对面不同,13号院的门口冷冷清清。院子深处,一群中年女人与婆婆满头大汗地在包装粽子,点数的婆婆点着点着就忘记了,不好意思地朝人一笑:“有个单位订了1600份粽子,我们忙死了。”仔细问,这群忙碌的人打的招牌是“付四妹”,从字面上看,属于13号院的后起之秀。
  四大元老隐退的日子里,粽子江湖新人辈出,所谓新人,至少也有50多岁。在院子里打听了一圈,谦虚的众人都推荐陈婆婆:“你去找陈婆婆嘛,她的粽子包得好。”低调的陈婆婆在13号院的门口摆了一个小摊,慢悠悠地给白味粽子捆上线。“白味粽子一千多个,今天都卖完了,”陈婆婆说,“今天晚上又要熬夜。”
  陈婆婆摊位旁边卖粽子的大姐说:“买13号院的粽子吧,我们是正宗的,最早卖粽子出名的,都是我们院子的人。”她又撇了撇嘴,“对面的,做的是临时生意,牌子也多是‘山寨’的。”大姐展示了一张大院居委会自制“专用证”,今年,担心外来粽子商家毁了马鞍东路名声的13号院的居民们,给本院老资格的粽子商家每户发一张证明自己是老字号的专用证。陈婆婆说:“我今天没有带出来,前几天我们还要穿统一的制服。”
  陈婆婆不止在端午节前后包粽子,从单位退休后,原是医生的陈婆婆每天都在院子门口包粽子,一卖20年,因此,她是许多顾客心目中的马鞍东路代言人。问起曾经“四个元老婆婆”的故事时,隔壁摊位上的大姐补充道:“第一代卖粽子的人,早就不包粽子了,算到陈婆婆这里,也不知算是第几代。”
  粽子战争
  从价钱上,也能看出粽子“战争”的端倪。白味粽子的价格从7元一斤至15元一斤不等,顾客欲讲价,如某婆婆表示价格有商量,多属于非马鞍东路原住户的临时卖家;如某婆婆脸上写着“不买就算了”,多是在这条街上卖了许多年粽子的老住户。同样,从白味粽子的销量也能看出“战况”,13号院门口摊位的白味粽子,明显卖得比街对面的好。
  生意好的,一家一天要卖出上千斤粽子,必须动员全家老小一起包粽子才能满足销量,即使是生意不好的商家,沾了这条街的光,一天也要卖几百斤。火爆的场面,从端午节前半个月左右持续至端午节第二天。
  在这条街上,真真假假的婆婆们既互为朋友,可随时向邻居“借”一小块豆沙,也互为“敌人”,批评对方的粽子不地道。她们以包粽子、卖粽子或者仅以“形象代言人”的方式参与这一年一度的盛事。1980年,最早卖粽子的4个婆婆从火车北站买来粽叶,抱着卖不出去的担忧包完25斤糯米,她们可能想不到,这也能成一桩生意,甚至是一条街一年一度的“战争”。

推荐访问:东路 粽子 婆婆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