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使能目标的分析与实践】

  摘要: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前提是宏观分析课题,并通过细化分解的方法,分级设立使能目标.本文通过分析起点能力、使能目标和终点能力,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步骤,促进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通过相互作用,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教学目标;使能目标;认知结构;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的特征之一是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概念,而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上.这不仅要求教师能精要地统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而且要更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方法、能力提升过程.教学中,一旦遇到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学生基础与能力过低的情形,两者的强烈反差必然会导致教学目标的失效,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使能目标的概念及分析机制
  所谓使能目标,是指从原有知识基础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次级目标.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条件.而当学生尚不具备这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时,教师必须设定具体的衔接目标,该衔接目标就是使能目标.教学实践中,当知识与能力要求跨度较大时,学生必备的某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欠缺会导致使能目标更多.
  如何分析、获得使能目标,最常用的方法是递推法.即从终点目标开始,揭示学习它们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如果学生不具备这些条件,这些条件就成为使能目标.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必须及时到位地作出分析,确定使能目标的种类,寻找达成使能目标的条件.以此为起点,步步发散,精确推理,直至推理到学生的认知起点为止.
  三、使能目标的教学实践研究
  1 分析起点能力、使能目标和终点能力,确定科学的教学步骤
  以“元素化合价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教学实践为例,在开展教学之前,充分了解到学生的普遍学情,即在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基本组成以及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实施“元素化合价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的终极目标逐步分解,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意识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息息相关,而原子最外层电子(即价电子)必须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来解释,从而建立起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使能目标.教学中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逐步达成使能目标,最终拓展更高层次的能力与科学素养.具体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
  2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互作用,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论,为我们寻找、确立、解决使能目标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通过相互作用,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就是新旧意义的同化,其结果是新知识获得意义,原有认知结构发生改组.从中不难发现,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有着重要作用.而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一般认为存在3种关系,所以,使能目标的实现应有三种方式.
  ①当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在包容程度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时,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构成下位关系.这时新知识的学习称为下位学习.例如,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学习书写具体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形成具体的概念,就构成了下位学习.如图2所示.
  ②当新知识在包容与概括程度上高于原有知识时,这时新知识的学习属于上位学习.例如,学生在已理解Si、P、S、Cl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数的基础上,要通过探究总结,得出非金属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规律,这样的学习就属于上位学习.它拓展与实现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意义”的使能目标.如图3所示.
  ③更多的时候,认知结构的拓展与思维的创新需要在分析和类比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与突跃.因此,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既不能产生上位关系,也不能产生下位关系,但是新知识可能与原有知识有某种吻合关系或者类比关系时,新知识的学习更多地采用并列结合学习法.
  3 在发展中评价使能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科学素养
  如果说,使能目标的分析和实施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理解和应用使能目标.高中化学教学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螺旋上升到过程,“化合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教学就是通过三个阶段:显性化的起点能力、分解后的使能目标和预设的终点能力实现三者间的自然连接.教学实践中需要建立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的机制与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生长,体验和享受知识获得、能力提高过程使能目标的重要性.

推荐访问:教学目标 达成 实践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