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三类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男同志群体状况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化,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而且这些学生群体已处于90后阶段,大多属于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状况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状况。本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贫困生、外省学生心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就业 贫困生 外省学生 心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下文拟对毕业生心理、贫困生心理、外省学生心理等三类学生群体的心理进行分析,旨在从另外一个方面促进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水平。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体现
  1.自负心理。
  产生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较好、综合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凭着求职简历,他们往往被用人单位认为是勤奋好学、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代表,相对而言,这类群体各方面条件优越,自我意识强,他们认为自己比其他人优秀,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在面试时,他们有时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使用人单位难以接受。不少这类学生的就业心理定位偏高,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2.自卑心理。
  这种心理与自负心理相反,这部分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缺乏信心,低估自己,认识不到自身的长处和优势,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往往缺乏勇气、优柔寡断、过于拘谨,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这使得他们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再者,相比与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学历较低,一些成绩较差或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这种心理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面对当今社会日益尖锐的激烈竞争,处处觉得自己“比上不足,先天不足”,做事缩手缩脚,参加面试时心理忐忑不安、表现不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差。
  3.依赖心理。
  一是依赖家人,部分高职毕业生出生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尤其是来自城市的学生,他们常年在家庭的呵护下成长,从小到大,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办,面临就业压力时,他们选择了逃避依赖的心理,把找工作的全部希望寄托于父母和亲友身上。二是依赖大多数人的从众心理,在就业时,他们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行业、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没有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劣势,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虚荣心和侥幸心理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自我期望,而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选择,一窝蜂地追求经济发达地区,热门单位,忽略了个人条件和可能性,给求职带来困难。三是依赖政策,他们依赖学校,坐等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或者是等政策对毕业生有更好的的优惠政策,这使得这些毕业生失去更多就业的机会。同时,依赖心理也反映了这些大学生缺乏开拓能力和竞争精神。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体现
  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身心反应症状明显比非贫困生群体要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比非贫困生群体低。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卑、孤独、焦虑、嫉妒、缺少看管等方面。
  1.自卑心理。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轻视自我的态度体验,具体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常常抱怨和责备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调查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贫困生会因为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在能力和成绩等方面超过自己而感到自卑;一小半的贫困生在和同学、老师交往时感到自卑;少数的贫困生在接受贫困资助时会感到自卑。可见自卑是贫困生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
  2.嫉妒心理。
  嫉妒是指个体在某方面不如他人时而产生的一种怨恨或不满的情绪体验。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的贫困生会在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会出现嫉妒心理。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身为80后、90后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看着家庭富裕同学阔绰的花钱,享受着父母给予的优越条件,这让贫困生既羡慕更嫉妒。一些贫困生这种心理不平衡的想法,若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会发展成只要看到比自己强的同学都会嫉妒,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
  3.孤独心理。
  孤独是指孤单寂寞的心态,通常渴望与人交往,但对他人有戒备心理。调查结果显示,有少数的贫困生会因贫困而感到孤独,一半的贫困生会偶尔感到孤独;有个别的贫困生不愿意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活动。经济的贫困,使一些贫困生性格比较内向、保守,当他们进入大学开始新的集体生活时,他们很难适应,在学习和生活中朋友圈很小,有的甚至拒交朋友。这导致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出现不满情绪和挫折感,他们觉得真心朋友难求,孤独心理油然而生。
  三、高职院校外省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体现
  高职院校外省学生因离家较远,和家人沟通不方便,且跟本省学生之间交流也比较少,偶尔会出现排斥他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排斥等一些不好的心理。
  1.问题行为的普遍性和偶然性、稳定性
  问题行为的普遍性是指问题行为的范围问题。绝大多数的外省学生来的院校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社交上不适应和学习上的困难,即已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行为。但这类问题行为的程度不严重,往往是暂时的、偶然的,经过教育是能及时矫正的,因而这样的行为不足以构成问题行为。只有那些在学生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扰乱性较大,对学习效率有较严重影响,需要耐心、长期教育的行为,才属于问题行为。当然,那些程度不严重的,暂时的偶然性行为,如果继续任其发展下去,则也可能变成问题行为。
  2.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人格是人的所有心理特点的总和
  它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体心理倾向性和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向成功的舞台,在这里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会如何做人。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体特长发挥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去获得成功。在一点点的成功中获取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感,使他们自信心、成就感的不断积累,不断放大。
  因此,我们要做好对高职院校外省学生心理、贫困生心理、毕业生心理的勘察和就问题做出分析,及时做好监督,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更加健康,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人才。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 编号2010SJD880114)
  参考文献:
  [1]刘春风.浅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15).
  [2]戴嘉宝.浅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06).
  [3]黄珍军.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调适[J].民营科技,2010年第8期.
  [4]许尔湘.大学生择业心理倾向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5]赵苏星.外省大学生心理分析及调适[J].理论研究,2008年9月.

推荐访问:浅析 三类 群体 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