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可以治疗失眠吗【针灸治疗失眠症62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合用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选用百会、印堂、涌泉、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等为穴针刺,留针 30 min,每天 1 次,10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愈25 例,占40.32%;显效 18例,占29.03%;有效12例,占19.35%;无效7例,占11.29%;总有效率88.71%。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方法安全简单、疗效确切。
  关键词:针刺 失眠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92-02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也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具有的常见表现[1]。目前治疗以镇静催眠药物,我科在2007年5月—2011年5月间采用针灸治疗的62例失眠症患者,疗效确切,方便经济,避免了口服镇静催眠药物的药物依赖性、慢性毒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我科2007年5月—2011年5月治疗的62例失眠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任脉组、督脉组、常规组各40例。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40.6岁。病程最长者18年,最短者1个月,平均13个月。轻度失眠14,中度失眠31例,重度失眠17例。治疗开始即停用其他疗法。
  1.2 分级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①轻度:睡眠时常觉醒或睡眠不稳,晨醒过早,但不影响工作;②中度:睡眠不足4 h,但能坚持工作;③重度:彻夜不眠,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1.3 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症状所致;②躯体疾病所致;③酗酒或精神药物滥用所致。
  1.4 疗效标准[3]。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5 治疗方法。患者安静仰卧位,取百会穴,常规消毒,用32 号毫针以15°夹角进针,捻转使针下有酸麻胀感得气,留针30 min。分别针刺印堂,涌泉、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等穴,均在刺入后捻转酸麻胀感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5天后,重复第二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其疗效。
  2 结果
  62例病例中,治愈25例(40.32%);显效18例(29.03%);有效12例(19.35%);无效7例(11.29%),总有效率88.71%。
  3 讨论
  失眠是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而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一类病症。失眠中医谓之不寐,与心、肝、脾、肺、肾的关系密切。形成不寐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阴虚火旺、肝阳扰动等因素,导致阴阳失交,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总而言之,心神受扰是失眠的主要原因,其病位主要在于心,五脏功能紊乱、五神失藏为其主要病理基础。
  百会位于巅顶三阳五会之所,是督脉经穴,督脉 “入络于脑”,而 “脑为元神之腑”具有益脑安神的功效;印堂为镇静安神常用穴,具有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的功效;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此穴的作用尤在于推运肾经经气,能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4]。有学者认为[5]“卫气之行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其入于阴也,常从足少阴之经而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是为一周,如此二十五周”,足以见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等穴阳入而阴藏,寐得始神得安之功效。以上诸穴位相互配合治疗失眠,使心神安宁,临床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范瑞明,杨丽.失眠症的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149-15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1993:18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86
  [4] 李艳慧,朱砂外敷涌泉穴治疗失眠[J],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4,5(4):289
  [5] 黄元御.四圣心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4

推荐访问:失眠症 针灸 临床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