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特殊性的具体例子 [科学课如何处理好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矛盾]

  我县使用的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里有一个课题《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个课题是以蚕的生长变化研究来说明探究动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周期的。虽然蚕在我们中国是一种较普遍饲养的动物,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很多学校的师生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上养蚕的内容没有蚕怎么办?
  这使我想起我从杂志上看到的一件旧事:10年前有位教师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版《自然》教材用茎繁殖植物这一内容。教材上选的材料是天竺葵,正好学校没有。这位教师非常认真,于是请求领导到处购买,算是把课上下来了。事后自己也觉得奇怪,当时居然没有想到当地种植甘薯全都是用茎扦插!
  现在看起来似乎觉得有点儿好笑,但那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当时尽管自然课改革快10年了,可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理念的影响还很大,不少人还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把课本上的东西教给学生是天经地义的,“抓纲(大纲)依本(课本)”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哪敢离开课本半步呢?所以,应该看到,那时出现那种现象是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产物,是不能简单地一笑了事的。解决“没有蚕怎么办”的问题,恐怕也得从这里说起。
   教材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而编写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分为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简单说来就是用科学的态度积极地对待生活。《科学》课不是仅仅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科学知识,而是要实现上述目标,教材中的知识是为达到这个目标来选用的,也仅仅是举例性的。所以,《教师教学用书》上“说明”的第一条就是:“实验教材是教师实施科学教学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的依据”,并提出:“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造”。这就在提醒我们:教学时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主要目标上,而不是仅仅盯住具体的知识。这就是教育观念和教学指导思想问题。
  教材中,编者也许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记录蚕的各个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了解蚕在各种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方面的一些小常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其它动物的对比分析,了解不同的动物它们小时候与母体的差异以及它们的生命周期也是不同的,另外还了解我国的养蚕历史、进行用其它植物养蚕的拓展。可以说,如果能创造条件完成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与观察、科学的兴趣和态度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但实际上,除了一部分养蚕的农村地区,要按教材的规定,经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看着蚕从蚕卵孵化,再把它养大、吐丝结茧,变成蚕蛾再产卵这样一个完整研究过程的这种学校可能不是很多。于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维:是不是一定要亲自养了蚕才是探究?是不是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得亲历实验?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是没有去强求一定得完成这个实验过程的,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如果养蚕,估计蚕种是能找的,但我校没有养育室,养在哪里?就说学生愿养吧,他们怎么为蚕找食物?养多少才能保证蚕能较好地生长?又有多少孩子能坚持20多天的养殖过程?我们的讨论最后认为:新课程本身赋予了教师教材自主开发的空间,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本身是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的。教材编者“所希望完成的任务”是:“以科学课观察活动的名义使孩子们的一系列活动得到首肯、并加以鼓励;以对蚕的养殖中的一系列观察活动经历,在观察内容的发现和开掘,观察方法的思考和改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方面,对孩子们在课内、校外的自发观察认识活动施加积极的影响,尝试初步的指导。”从这里可以看出,编者选择蚕作为材料,主要不是让学生得到蚕的具体知识,更不是为了教学生学会养蚕,而是重视养蚕过程中的“许多观察内容”,重视一系列“观察活动经历”!要在养蚕的过程中感受生命、关注生命,明白了这一点,把教育观念变过来,不斤斤计较于具体知识的传授,真正着眼于科学素养的提高,那么,即使当时当地找不到蚕,也就会找到可以代替蚕来达到上述目的的材料或办法了。于是我们回到科学课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能不能用资料分析法来代替饲养方法,用标本观察法来代替实物观察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课题进行了分析,学生了解了一些养蚕的基本条件,认识到养蚕的确没办法实施,经过讨论,孩子们提出了查资料,结合语文课《春蚕》的教学了解蚕的知识,自己画蚕,到实验室借标本进行观察等方式来进行探究和学习,学生整理的资料图文并茂,教学收到较好效果。
  最后说开去一点,如果教材上选用的材料不难找到,而且探究的方法也可行,但你发现了一种别的材料能够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出的目的,换不换材料、变不变方法呢?我主张不要拘泥于教材,教师的教也要大胆地创新。这就是教育教学观念的具体反映,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在科学教学中再遇到“找不到蚕”这类问题,就不会再感到困难了。

推荐访问:如何处理 教材内容 矛盾 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