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倒角法 浅析解析几何中的角度求法

  例1:已经知圆C:(x+4) +y =4和点A(-2 ,0),圆D的圆心在y轴上移动,且恒与圆C外切,设圆D与y轴相交于M,N两点,问:∠MAN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MAN的弧度数;若不是,说明理由。
  
  分析:判断角是否为定值,只需判断该角所对应的某一种三角函数值是否为定值即可,采用余弦定理可求得余弦值,采用到角公式可求得正切值,均可进行判断。以下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区别。
  解:设圆D的圆心为(0,b),半径为r,则M(0,b+r),N(0,b-r),由于圆C与圆D外切,
  ∴2+r= ,即b -r =4r-12。
  方法一(利用余弦定理): AM= , AN= ,MN=2r。在△MAN中,利用余弦定理得:cos∠MAN= = = ,将b -r =4r-12代入得:cos∠MAN= = ,所以∠MAN= 。
  方法二(利用到角公式): tan∠MAN= = = ,
  将b -r =4r-12代入得tan∠MAN= ,所以∠MAN= 。
  例2:椭圆 +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F ,P为椭圆左准线上的一个动点,问:当P处于何位置时,∠F PF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此最大值。
  
  分析:求角的最值问题时同样需要借助该角的某一三角函数值,同时还需结合三角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判断,采用余弦定理应用余弦函数单调性、采用到角公式应用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均可解决问题。
  解:依题意可得F (-1,0),F (1,0),左准线为x=-4,设P(-4,y),y>0。
  方法一(利用余弦定理): |PF |= ,|PF |= , |F F |=2。在△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F PF = = =
  = = ≥ 。
  
  ∴当cos∠F PF = 时,
  ∠F PF 取得最大值,为arccos ,此时y= ,即P(-4, ),由对称性知处于x轴下方的P的坐标为(-4,- ),所以当P(-4,± )时,∠F PF 取得最大值为arccos 。
  方法二(利用到角公式):∵k =- ,k =- ,
  ∴tan∠F PF = = = ≤ = 。
  
   ,∴当y= 即y= 时,∠F PF 取得最大值,为arctan ,此时P(-4, ),再由对称性知处于x轴下方的P的坐标为(-4,- ),所以当P(-4,± )时,∠F PF 取得最大值为arctan 。
  注:以上两题对利用余弦定理及到角公式两种解法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到角公式不仅减少了运算量,同时还降低了计算过程的技巧性难度。
  例3:如图,直线 + =1与抛物线y =2px(p>0)交于M(x ,y ),N(x ,y )两点,求当a=2p时,∠MON的大小。
  分析:由于此题涉及的未知数较多,利用余弦定理必须求得三边的长度,过程繁琐复杂,计算量大,采用到角公式则可减少计算量,过程简单。
  解:把M(x ,y ),N(x ,y )代入直线方程得: + =1, + =1,
  所以x =a- y ,x =a- y ,再联立 + =1y =2px可得y + y-2ap=0,
  ∴y +y =- ,y y =-2ap,
  ∴k •k = • = =
  = ,把a=2p代入得原式=-1,所以∠MON= 。
  例4:椭圆 + =1(a>0,b>0)的离心率为 ,F 为左焦点,A为左顶点,B为上顶点,C为下顶点,直线CF 与AB交于D点,求∠BDC的大小。
  分析:若采用余弦定理,则在求BD,CD的长度时就相当麻烦,而用到角公式时借助A点就可求得k ,k ,显得简单。
  解:∵e= = ,所以a=2c,
  又a =b +c ,
  ∴b= c,
  ∴tan∠BDC= = 。
  将a=2c,b= c代入得:tan∠BDC=-3 。
  ∵∠BDC∈(0,π),∴∠BDC=π-arctan3 。
  综合上面几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求解与角度有关的问题时,虽然两种方法均可以解决,可无论是解题的计算过程复杂程度,还是技巧能力要求方面,到角公式均有其优越性。
  解析几何因其考虑问题方法多样,计算过程较为繁琐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较为畏惧的一部分内容,而作为高考的必考题型,掌握相对简单便捷的方法则是考试顺利解题的关键。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求法 解析几何 浅析 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