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情感概念隐喻 答辩 概念隐喻认知模式下的英汉“死亡”委婉语对比分析

  摘要: 本文认为委婉语中也大量的存在着隐喻。借用概念隐喻的理论来分析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并从概念隐喻的模式下对比分析英汉“死亡”委婉语,发现两者存在很多的共同点,都借用“休息”、“离开”、“与神灵在一起”、“结束”等概念来表达“死亡”的概念。同时也存在着各自的个性特点:英语中多用“最后的事情”来婉指死亡;而汉语中可以用“自然界万物的凋谢、陨落”等来婉指死亡。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委婉语 死亡委婉语
  
  引言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各个民族、不同时代都采用的表达手段。委婉语不仅仅指委婉词语,它更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交际方式。任何用来避免粗俗、不雅、尴尬、冒犯、不礼貌的表达方式都是委婉语的运用。因此,委婉实际上是人类的心理现象,对委婉机制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类认知心理的解释。然而,传统的委婉语研究主要是在传统符号语义学和修辞学等的基础上展开的,它把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认知能动性排除在外,因而存在其局限性。由于委婉语的委婉性并不是语言符号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它涉及到人们对它的认知处理,因此抛开这种认知处理就无法真正了解其实质。最近两三年来,有些学者注意到了这方面的欠缺,积极展开了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揭示委婉语的机制。邵军航、樊葳葳(2004,4)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委婉语的构造手段进行分析后发现,委婉语的委婉机制在于转移听者的注意焦点或分散听者的注意力,极端的做法是暂时中断听者的理解进程。谌莉文(2006,8;2006,12;2007,7)分别探讨了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以及借助概念合成理论阐释汉英委婉语意义构建之异同。在前辈学者的开拓下,本文拟侧重实证的角度来分析认知模式下的委婉语。
  1.概念隐喻认知模式
  按照Lakoff(1987:68-76)的论述,认知模式是在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可分为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认知语言学经验观认为概念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是思维的基本特征,是认知科学的一个研究重点。(Lakoff & Johnson,1980/1999)Lakoff把隐喻定义为“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我们的思维大多数是隐喻的,即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另一种事物。隐喻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也存在与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讲是隐喻式的(莱考夫)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有赖于人的联想,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通过人的联想,在隐喻结构里,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里对他们产生了相似性联想。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本质。这里所谓的相似性并非基于客观物理特征的相似性,也并非仅指外表或内涵上的相似性,主要是基于认知主体感知、体验、情感、态度、感受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相似性联想。这种联想具有创造性。
  Lakoff认为隐喻思维涉及两个两个认知域: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是跨认知域的映射,是以始源域的经验来理解目标域的经验,始源域的部分特征被映射(mapped)到目标域上,后者因为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映射的内容就是基于认知主体的相似性联想。所以隐喻的使用均是在认知主体的作用下进行的。王文斌(2007:99)将使用隐喻的认知主体定“施喻者“,认为施喻者使用隐喻并不是信马由缰或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他必然会遵循某种内在的隐喻使用指导原则,并同时又受这一原则的约束。这一原则就是自恰性原则(self-negotiation)。我们赞同这一观点,并认为自洽性原则在概念隐喻中要求尽可能凸显始源域和目标域相应语义概念的相似性。
  2.委婉语的生成机制
  委婉语是随着禁忌语的出现而产生的。禁忌语是人类把语言符号与某些自然现象或生理现象联系起来而产生的言语形式,而后来逐渐为委婉语所替代。根据Odgen和Richards的“语义三角”理论,一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并无直接联系,而是通过人脑的思维间接联系的。然而这种间接联系一旦在人脑中确立起来,就成为一种十分顽固的习惯。换言之,当人们听到见到或想到某一符号时,就会立刻联想起它的所指对象或想起它所指的不快或不雅的事物,将“能指”等同于“所指”。而委婉语的特有功能就在于把这种直接联系有效地加以曲折,从而达到委婉的目的。这种曲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的思维即认知功能(马若飞,2007,2:62)。
  委婉语是一种充分利用人类的联想功能,在日常语言中突出显性语言从而掩盖隐性语言的思维过程。委婉语为了达到委婉的目的,使用委婉语的人就要离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与实际上的内容有一定的距离。委婉语虽然是随着禁忌语的出现而出现的,但是在其出现后,人们也用来谈论并不需要忌讳的事物或事情,而是为了是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优雅、好听。束定芳(1989,3:30)认为委婉语的构造原则有三个:距离原则、相关原则、动听原则。总的说来就是委婉语的使用是为了在听者的心理上或思维上设置些许阻碍,使听者不会一下子由语言符号联想到符号的所指。如果把委婉语看作是始源域的话,那么委婉语的实际所指就是目标域。为了让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联系更加曲折、隐晦,自然地,语言使用者就会凸显始源域,尽可能地隐藏目标域。由此可见委婉语生成机和制概念隐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只是委婉语追求的是两个域之间最隐晦的联系可以是相似性也可以是关联性,而隐喻追求的是两者之间最大的相似性。委婉语隐喻的认知基础是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之间的相似性联想。其认知理据表现为源域中的概念与目标域相应概念的语义相似性减弱,通过凸显源域概念扬升语义,由心理可及性较强的源域概念映射到心理可及性较弱的目标域概念,实则凸显后者(谌莉文,2006:8)。
  由此一来,委婉语的构成手段就多种多样,但是我们认为邵军航和樊葳葳(2004,4:21)的概括比较科学,且覆盖面广,尤其是符合人类的心理特点。他们认为委婉语的构成手段主要有概念隐喻、转喻、模糊词语、语义畸变与拼写变异和借用外来语五种。再对这五种手段构成的委婉语按机制分为三类:注意焦点的转移与分散、文化意象的转换和认知过程的暂时阻断。
  3.委婉语的对比研究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普遍现象。但不同民族的语言在委婉语的涉及范围,构成方式上是有差异的。要揭示委婉语的普遍特征,或更好地解释某一语言委婉的特殊性,就必须通过对比的方法。(束定芳,1995,5:20)委婉语的对比研究除了可以揭示委婉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对外语教学、翻译和双语词典的编纂等应用语言学学科。以下本文将采取对比的方法来研究英汉“死亡”委婉语。所依据的理论就是上面所说的概念隐喻认知模式下“死亡”委婉语的构成。选择“死亡”委婉语作为对比的语料,一是因为英汉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都非常多,都跨越了较长的历史,具有代表性,而且也很容易搜集;二是“死亡”的委婉语从认知的角度没有很多人做过分析。本文中英语的“死亡“委婉语来自刘纯豹主编的《英语委婉语词典》(2001),汉语的委婉语来自众多学者的论文。
  3.1英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的隐喻的共同点分析
  (1)死亡是休息。
  将“死亡”隐喻为休息,凸显了始源语中的“休息不再到处奔波、劳累”这一含义,从而隐藏了目标域中“永远也不能起来,死了”的真实含义。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减弱。将听者的注意力暂时转移了。
  如to be at rest(安息),to have found rest(得到安息),to be called to one’s eternal rest(被上帝招去永远安息)等。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如:长眠、安眠、永眠、安息、永远地睡了等。
  (2)死亡是和上帝、神灵在一起。
  源认知域中的“上帝”、“神灵”在宗教中是非俗人的精神的存在,生活在高高的天堂里。和“上帝”、“神灵”在一起就意味着不再具有血肉之躯。这个概念隐喻将我们的认知视点转移到宗教故事和信仰中去了。而上帝、神灵是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能和敬仰的对象在一起应是一件好事。所以,该概念隐喻凸显了和敬仰对象在一起的积极的方面,而将死亡的其它可怕的方面掩盖了起来。
  如to be in heaven(在天国),to bewith the God/the angels/their father(和上帝/天使/圣父在一起),to be among/join the immortals(加入不朽者的行列),join the angles,to go to heaven,join one’s dust,say hello to Charon(Charon是希腊神话中在Styx河上摆渡亡灵去冥府的船夫),be taken to paradise,be gathered to one’s fathers,be promoted to glory等。
  汉语中也有大量的与宗教有关的“死亡“的说法,只不过中国文化的神灵不是上帝,而是仙人、如来佛祖等。例如:升天、归真、上西天、见如来佛祖、见马克思、归西、归天、见阎王、下地狱、上天堂、仙逝、仙游、仙去、成佛、圆寂等。
  (3)死亡是旅程,总是在离开某个地方,抑或是前往某个地方。
  这里实际上是以人生来隐喻旅程,死亡是人生的终点,也就是将死亡隐喻为旅程的终点和目的地,或者是没有回程的旅程。始源语“旅程”用来隐喻目标语“死亡”,一是可以使目标域得到隐藏,减少听者的伤心;二是可以美化“死亡“这一结局。让人的注意力转移而达到委婉的目的。
  如the last sent-off(送别),to have gone out(已经走了),to hop the last rattler(跳上货运列车),to take a one-way ride(单程旅行),the last voyage(最后的航程),gone to better place,go to one’s last home/own place/grass,go the way of all flesh,be home and free,to depart with the world,to leave with the world等。
  汉语中也有很多表达:命赴黄泉、走完了人生的旅程、生命中的最后一站、回到大地的怀抱、命归黄泉、归土。
  (4)死亡是放弃。
  如:死亡意味着生命的消逝。生命的消逝就让人类不得不放弃在世界上的一切,所以说中西两个民族的人民都会用放弃来表达死亡的概念。如:
  to pass away,to be gone,to go beyond,to be no longer with us,to go west,to lose one’s life,shut one’s light off(逝世),to cross the bar(死去),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to pay one’s last debt(寿终),to slip away(悄然逝去)等。
  汉语中:弃朝、弃平居、弃……而去、撒手人寰、放弃了生的希望、舍生取义、伤生丧命、与世长辞、去世、过世、走了、逝世。
  (5)死亡是结束。
  如to expire,to end,to come to an ultimate end(夭折、短命),to be cut off(因疾病等夺去……的生命或使夭折),to close one’s days(终其天年)。汉语中的表达:寿终正寝、完蛋、不在了、没了、亡故、毕命。
  3.2英汉语中“死亡”委婉语隐喻的个性分析
  (1)汉语中死亡是自然界事物的消逝、死亡、陨落。
  夭折、凋谢、兰摧玉折、星陨、薪尽火灭、油尽灯枯、香消玉殒、魂飞魄散、就木、蜕化、羽化、物化、老了、崩(古用,指山坏了)、薨(古用,指房子倒塌事发出的声音)。
  (2)英语中“死亡”有响应上帝、耶稣等的召唤。
  如:answer the final summons(最有一次应诏),be called to God,be called to the beyond(被召唤到遥远的地方)。
  (3)英语中的“死亡”还可以是“做最后的某事”。
  始源域中“最后做的事”都是隐喻“死亡”的最后的时刻,这两种概念域中的相似性十分弱,但是委婉的程度却是比较高的。因为它掩盖了死亡,听者的认知会在一瞬间被阻隔。last send-off,last taboo,last voyage,go to one’s last,answer the last roll call(军队里的委婉语),pay one’s last debt(还最后的债),hop the last rattler(跳上最后一班车),breath one’s last等。
  4.综合的分析与讨论
  概念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概念隐喻的基础是人对于外界的感知和体验的意象图式。出于对“死亡”的禁忌,人们通过概念隐喻的方式构建了大量的委婉语,以始源域的凸显来转移人的注意力来达到隐藏或是美化目标域“死亡”这一概念。这种非直接的认知过程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从而达到委婉的目的。由于这是人类都共有的思维方式,所以英汉两个不同的民族才都创造了大量的关于“死亡”的委婉语。
  从对“死亡”的隐喻来看,两个民族的语言中都把“死亡”看作是“休息”,是“离开”,是“与上帝、神灵在一起”,是“终结”,是“旅程,可以离开或是前往某处”。这是因为英汉两个民族在对死亡的感知和体验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汉语里,死亡更多地被隐喻为大自然万事万物的消逝、凋落、陨落和死亡,而英语里基本上是没有这种类似的隐喻。这是因为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相信“天人合一”的道教观点,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达到和谐才是生存的最高境界。所以,“死亡”隐喻中有很多用大自然中事物的死亡来隐喻人的死亡。英语里有死亡是相应上帝、神灵的号召和最后做某事的说法,而汉语里基本上无此说。这是因为西方的宗教对人的影响很大,他们所信仰的是要按照上帝的旨意去行事,所以响应上帝的召唤就是和上帝在一起,就是“死亡”的美化说法。同样的道理,英语中有用“做某件最后的事情”来隐喻“死亡”,也是源于其宗教信仰对其人民认知的影响。
  
  小结
  
  本文通过对英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的对比,委婉语中也大量地存在隐喻。并且委婉语中的隐喻是尽力凸显始源域来达到隐含或者是隐藏目标域,使两个域之间的相似性尽量减弱,让认知的另一方在解读的时候注意力要么被转移,要么被阻隔,从而达到委婉的目的。并且英汉两民族关于“死亡”委婉语的隐喻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概因两民族对于死亡概念的感知是感同身受,是一样的,因而表现在委婉语中,不约而同地产生了类似的隐喻。但是两民族文化毕竟是不同的,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所以“死亡”委婉语的隐喻就同时呈现了各自的特点。本文因为笔者的能力有限,有很多的问题没有深入下去。对于委婉语中的隐喻和概念隐喻中的隐喻对相似性要求是否总是一样,都没做过深入的讨论。
  
  参考文献:
  [1]谌莉文.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
  [2]谌莉文.汉英委婉语跨空间映射认知对比考察[J].外语教学,2007,(7).
  [3]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1989,(3).
  [4]马若飞.委婉语的认知阐释[J].大连民族学院,2007,(2).
  [5]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1995,(5).
  [6]邵军航.樊葳葳.委婉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J].外语研究,2004,(4).
  [7]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Lakoff,George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9]Lakoff,Geoege.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推荐访问:隐喻 委婉 英汉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