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问题探究】正方教务管理系统

  摘要: 学分制是当前大多数高校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下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学分制能否在二级学院的顺利推行。本文对学分制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解决办法进行了一定探讨,旨在为高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分制二级学院教务管理
  
  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分为学年制和学分制。学年制指的是由学校按学科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的学习年限、应修的课程,检查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是否完成规定的课程,并将是否通过相应的考试作为能否准予毕业、授予学位的评判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则是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核心,以学分和绩点作为衡量学习质与量的计量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它允许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灵活安排学习过程。在此种模式下,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辅导和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形式上来看,学分制是一种可用来衡量学生学习量及学习效果的教学管理制度,但其背后体现出来的深刻内涵是学习自由和自主学习的大学理念,是学术与研究的自由思想在学生身上的具体表现。
  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工作量也成倍上升。为了保证学分制的顺利推行,必须提高院、系级的教务管理水平,理顺校教务处和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教务管理过程规范化、科学化。随着学分制的不断深入,目前学年制下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模式已不能够适应要求,那么学分制下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学分制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成绩管理问题
  成绩管理是学分制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以往的学年制教学管理体制下,学生成绩数据一般以班级或者学期为单位进行处理。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基本相同。除了一些选修课外,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名称也相同,学生的成绩数据相对比较稳定。在学年制下,成绩管理相对单一化,任课老师批阅试卷后,将纸质成绩单交到课程归口系,由课程归口系汇总本系的所有成绩单交至教务处,再由教务处分发到各学生所在系,最后由学生所在系的教务员逐课程登录。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地在一定范围内选课。可以说,有几个学生,就有几份教学计划及相应的教学环节安排。因此,学生的成绩数据必须在各种不同教学计划下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此外,还要面对重修、选修、休学、提前毕业、延长学制学生的成绩处理和由于年级课程的不同,一些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时数、学分数的变化等现象的发生。由此可见,学分制的条件下,成绩数据处理的工作量更为繁重。
  2.学籍管理问题
  原有的学年制学习年限是固定不变的,而学分制实行的是弹性学制,学习年限是存在弹性的,即学生可以在一定的幅度内缩短或延长学习的年限。在教务管理方面,由于没有学年的概念,势必全给学籍管理造成混乱。学生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就可以毕业,中途可以停学谋生,以后再来续学。这些都给学籍问题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学籍管理工作量急剧加大,从学年制的批量、统一性管理变为个量的交叉的复杂管理。
  3.选课问题
  学分制改革把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了以学生为中心,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选专业(就读后还可以换专业)、自选课程,只要学分够了即可毕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很难保证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不可否认学生的学习往往就是跳跃式或跨越式的。这样就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但这些困难却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目前各高校的现状来看,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教学计划弹性小,选课资源有限并且没有完全打通院系壁垒,学籍管理仍采用学年制等等。
  4.课程安排问题
  学分制实行的是选课制。在符合基本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学习过程中的进度、授课的教师和学习的方式。由于学生自主选课的增加,容易造成部分课程人数极多,部分课程人数又极少。另外,不可避免的还有课程冲突问题。原来学年制下,只需要考虑同一年级内课程不存在冲突即可,而学分制下,年级概念已经取消。因此,我们在安排课程时,要根据学生选课的分布,避免学生所选课程的冲突,这在数学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种种情况类如开课门数不足、开课方式单一、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小、缺乏学分制的选课基础、课程数量的大量增加等,给排课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排课包括老师的安排和教室的安排,需要考虑教师的工作时间分布问题,需要考虑教室的合理利用和设备检修等问题。
  5.试卷归档问题
  在以往的学年制教学管理体制下,学生的期末试卷一般按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归档处理。在学分制下,班级的概念不复存在。而且由于实行弹性学制,学生选课的自主性,使得试卷按班级归档成为过去式。在学分制条件下,试卷归档问题更加复杂。
  
  二、学分制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问题对策
  
  首先,要针对学分制的特点,对教务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各项教务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出发,结合系院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工作程序。成绩管理方面,由于学生可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课,学生的成绩数据必须在各种不同教学计划下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开发使用学分制成绩管理系统网络化软件,采用考试成绩联网登录方式由任课教师通过网络现代教学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完成考试成绩的录入工作。这样,通过信息网络,学生能轻易地查询和了解到自己各个时期的成绩情况,以便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减轻了教务处和各分院的工作压力,节省了大量时问和精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成绩管理工作的效率。学籍管理方面,要不断完善有关的实施细则。学分制下,没有学年的概念,学籍管理工作量急剧加大。从学年制的批量、统一性管理变为了个量的交叉的复杂管理。为了便于毕业生审核工作的进行,可以年级为单位,以一个学制的最长周期按系院专业对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认定。归档则按专业,以学生毕业时间对毕业学生的材料进行归档、汇总。试卷归档方面,可按学期对同一专业学生的课程试卷进行归档,这样便于试卷查询。选课方面,一方面提供足够数量的课程让学生选择,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导师制,对学生进修计划进行指导。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就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放到学生手中,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其次,要加强信息化手段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务管理工作比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而应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务管理系统,将教务信息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教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教育管理相关的知识素养,而且要具备熟练操作现代化办公软件的技能和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只有教务管理人员素质过硬,才能保证教务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顺畅进行。
  再次,安排好教学管理的进度和程序,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最后,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学习、研究、总结教务管理工作的经验,以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蒋晓玲,吴卫成.学分制下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改革与探索[J].考试周刊,2009,(33).
  [2]费文颖.谈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科协论坛,2009,(8).
  [3]杨璐.学年制和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成绩管理体系的对比研究[J].消费导刊,2008,(12).

推荐访问:学分制 探究 教务管理 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