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_让美充盈于小学语文课堂

  美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享受,而创造美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学问。在教学中,美的境界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能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撼、行动的指引。下面结合两节语文课的具体片段,从两位教师创造“美”的做法中谈一谈如何“创造美”。
  案例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断
  (师生共同合作,反复朗读,潜心体验:“我从心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同学们,如果说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慈祥的爱,一种是严厉的爱。结合自己的实际,你觉得你想得到哪种形式的爱?
  (生自主、自由、充分地交流。)
  师:这两种爱,是慈祥的好呢,还是严厉的好呢?可以进行辩论,找出具体事例来开个辩论会,下节课来个“实话实说”,希望同学们做准备,你们一定能做好。
  师:我作为学习的合作者,今天咱们是共同学习的,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也有感受。(师轻击鼠标,优美的旋律悄然响起)我觉得“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断言教给了我们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如何面对赞扬与批评。因此,我也总结了一句话――(课件出示,师配乐朗诵)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谨慎地把握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倾覆。
  师:我把它送给同学们,咱们共勉。我相信,你们也能用一句话或两句话把你读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这就作为课后作业请大家完成。这句话,我把它制成了一个小卡片。谁愿意要的?(众生举手)都想要,不要紧,我把它交给班长,送给你们,这是我的感受,你们写出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赏析:细细揣摩,不难发现,这位教者精心设计,借用舒缓悠扬的音乐、声音并茂的语言、恰到好处的体态于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创造了“美”,凸显了“美”,掀起了高潮,绽开了一朵奇异的小花。在这境界中,“美”也凸显了许多功效:
  首先,“美”让师生之间有了平等对话,有了情感交融。教师置身于学生之间,用真诚换取学生的真心,学生乐于倾吐胸臆,乐于流露真情,乐于诉诸笔端,因而也就有了教师、学生、书本之间的心灵碰撞,激情交流。
  其次,“美”有助于学生思想的成熟与人格的健全。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认识到母亲的爱是慈祥的,父亲的爱是严厉的,并能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爱。继而在教师的“感受交流”中,认识到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并在课后的辩论中逐渐明晰,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逐步实践。可以肯定,学生思想的成熟与人格的健全将会在这美的意境中得以逐步实现。
  最后,“美”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学生读课文、谈感受、写感受,以及课后将要进行的辩论,都离不开思维与表达,而在教师创造的“美”的境界中,更是显得无拘无束,任意驰骋。
  案例二:《纸船和风筝》教学片断
  生个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6自然段
  师:(亲切地走过去,握住学生的手)松鼠,祝你幸福!
  生:(兴高采烈地伸出右手)祝你快乐!
  师:下面咱们在小组里读一读,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吧!
  (生潜心读书,潜心体会,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都看到了,送去祝福的小朋友乐坏了,收到祝福的小朋友也乐坏了,大家都乐坏了!那么,我们就在音乐声中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大家说,好吗?(生异中同声:好!)挺起腰来吧,我看谁是最幸福、最快乐的!
  (在轻快舒展的音乐声中,伴随着鸟儿的轻鸣、溪水的潺潺,学生饶有趣味读着课文,享受快乐。)
  师:正当他们沉静在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快乐却没有了,到底发生什么事呢?老师来读课文。(在深沉回旋的音乐声中,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7―11自然段。)
  师:小朋友,你想象老师这样读一读吗?(生情不自禁地说:想!)那就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吧!边读边体会,你读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自主、自由、充分地读书后交流个人体悟)
  师:听了小朋友一读,我感觉到风筝已经飘起来了,纸船已经动起来了,真美啊!可是这么美的东西再也看不到了。(师轻轻摘去贴在黑板上的纸船和风筝)那么咱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句话该怎样读呢?
  ……
  生:(齐读)“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师:读得多真诚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真诚,一只小小的纸船又起航了,风筝又飞起来了!多美啊!我想请一位同学把这种美好的感受,把这几个自然段连起来展示读给大家听听,谁愿意?(任意指一生)还有许多小朋友也想展示,是吗?这样,我们就跟着他一起来展示。好,一会儿就请你(指刚点名学生)读课文的8―12自然段。(形象的动画演示、渐次上升的字幕、轻拨心弦的音乐共同营造了美的境界,在这境界中,师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读毕,掌声自发响起。)
  赏析:美具有“发人情,启人思”的功能。这断断续续的几组教学镜头,彰显出“美”在读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诱发的作用。
  从学生真挚的语言、轻点的头脑、专注的目光、嘴边的微笑与湿润的双眼中,便可发现学生完完全全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去,胸中激荡的也一定是建立友谊时的快乐,失去友谊时的痛苦,寻回友谊时的激动。这一学习主干目标的达成,除了学生的个人感悟、心灵体验外,离不开教师用言语、音乐、画面营造的“美”的意境。尤其是音乐的渲染功能,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自主读书中,融入情境,身临其境地体会语言的神奇、内容的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更让听课的教师笼罩在“美”的氛围中,与学生一起享受课文、享受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编好这套“体操”,让学生在这套“体操”的实践中流连忘返呢?从上述两个案例中,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态度决定美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营造美的意境的前提。案例中两位教师或向学生汇报感悟,或与学生亲切握手,都是与学生和谐相处、平等交流的表现。这一切都源于教师对待课堂、对待学生的态度。“教育为本,爱心是根”,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于学习的合作者,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融入课堂。有了平等,才会有对话,才会有碰撞,才会有美。试想,教师随意训斥、冷眼相对、刻意嘲讽的课堂该是怎样的课堂?美又从何而来?
  
  二、情感诱发美
  
  情感是人的精神美的重要内容。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丰富而又健康的情感会使课堂表现得生气勃勃,兴致盎然,反之则会表现得死气沉沉、枯燥无味,更无从谈起美。当然,在教师情感的调动下,学生的情感也反作用于教师,形成循环。
  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能给学生以某种情感的暗示。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教师交流个人感悟时严肃的神情带给学生的将是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同样,在《纸船和风筝》这节课中,教师绽开的笑脸、眼噙的泪水对学生情感的体验也有推波助澜之效。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从何而来?除了自身素质与文化修养外,课前还得潜心读书,细心揣摩,耐心体会,这样才会游刃有余。
  
  三、语言充实美
  
  在案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教师在音乐声中向学生交流自己课文后的感受:“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一定要谨慎地把握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倾覆。”听这一句话,就像在欣赏一首小诗,真是一种享受。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情感的熏陶,更有身心的愉悦、美的享受。诗一般的语言将会让学生铭刻于心,并努力实践、完美自己的语言,文学修养也随之加强。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堂语言(口头语言与书面语气萎)使美有了内涵。因而教师要精心设计,让新颖有趣的导入语、简洁自然的过渡语、充满诱惑的提问语、极具鼓动的评价语充实课堂,如课堂熠熠生辉。
  
  四、音乐渲染美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心灵语言”,教师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渲染气氛,可以使学生“耳悦”、“心悦”,两则案例中教师利用音乐渲染的美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音乐或热情奔放、或哀怨低沉、或安定平和、或扣人心弦,恰到好处地随着课文跌宕起伏,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画面凸显美
  
  整洁工整的板书、色彩明丽的板画、极具动感的动画都能在课堂中凸显美。如在《纸船和风筝》一课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板画出缓缓流淌的水溪,活泼可爱的小熊、松鼠,以及飘荡的风筝,漂流的小船,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神奇的童话世界。学生在真真切切地感悟到直观形象的美的事物后,看到教师轻轻摘去“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心情也将随之沉重。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营造出美的境界,使学生自始至终在美的笼罩下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享受乐趣。

推荐访问:充盈 语文课堂 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