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尖尖才露角_小荷“应”露尖尖角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主要活动形式,其效果如何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着重要联系。要想让语文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体现主体性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学习好奇等积极因素,激活其“自主发现”意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凸现其个性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21-01
  
  新课改指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激活学生 自主发现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她们既有“向师性”,也有相对的“独立性”。我们既要珍惜儿童的“向师性”,更要尊重她们的“独立性”,尽快帮助她们建立起初步的自学意识。
  如学习声母“�”时,我出示图片和字母卡片,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图片和字母,让她们看出什么就说什么。一时间教室里小手如“林”,“我发现�很像鸽子嘴里的橄榄枝”、“我发现字母0的旁边加一根拐杖就是�”、“在数字9的下面加弯就成了�”、“�很像小鸽子的头”……。于是各种顺口溜、儿歌应运而生,“9字加弯���”、“橄榄树枝像个�”、“鸽子头形���”……。尽管层次不一,但我仍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谁能说,她们是一群没有自主意识、完全依赖老师的无知孩子呢?
  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主,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三方面入手,采用多种联想的方法来掌握这三方面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训练,师生共同归纳出了几种分析字形的方法:有编口诀识字法,如坐,二人土上坐;有加减笔画法,如大,加一横成天、加一点成太;有加减部首法,如口,加力字旁成加;有改换部件成字法,如去,将上面的土换成八成公;有形声字识字法,如请――清……。更令人惊喜的是少数学生还有独特的记忆方法。有一位学生在记忆“雨”时,她说我把“雨”字看成一幅画,好像一个人撑着伞,四个点就是一滴一滴的雨水。咦,她这么一说,我和其他同学啧啧称赞:像,真像!教室里掌声如潮。经她一点拨,又有一位学生说,我把∩看成是一座房子,一竖好像一个人站在屋檐下,一横是屋顶,点是雨水。每每此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感叹:孩子们的想象力比我们成人丰富多了。孩子们也从我赞赏的目光、高高翘起的大拇指中,也体味到了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自学的愿望和兴趣。
  二、激发学生 自主学习
  并不是每一个孩子对学习都有兴趣,但每一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表现欲。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也是一种智慧”。在课堂上,我从不吝啬,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决不扼杀孩子的“真情流露”。
  首先,我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表现自我的氛围。德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因此,我换以亲切诱导的激励性语言,“没关系,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坐下想想再举手,你一定能回答得更好。”这样就及时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热情。当他第二次、第三次举手时,回答仍有不足之处,但这是极大的飞跃,我不失时机地称赞他:有进步,声音响亮多了!棒极了,通过认真的思考有了自己的看法。这些话语会给孩子心中注入暖暖的春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表现自己。低年级学生不善于表现。当老师没请到他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教室里“听取哎声一片”;当别人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他还兴高采烈地跟同桌谈着,既影响了别人的表现,又常常错过了精彩的言论。此种情况下,我会教给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方法:⑴要学会倾听。⑵当一只医术高明的啄木鸟,像啄木鸟大夫消灭害虫那样把别人错误纠正过来;⑶要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
  在课堂上,我往往不急于对学生的某一回答给予评价,而是给予学生自由分配的时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当学生提出一种识字方法后,我让大家倾听第二种、第三种……,再给学生自由评价哪种方法好,好在哪儿;当我引导他们品味析句时,我总是让他们“找一找你最喜欢哪句话,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再读给大家听”、“你觉得自己读哪句话读得最棒,能让我们欣赏一下吗?”……因为孩子们喜欢的东西,他们必定充满了感情,而这感情正是在有所体会之上产生的,这体会就是理解的结晶。
  三、凸现学生 个性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既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注重个性发展。因此在教案设计中,就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个性品质呈多样性的特征,注重因材施教的策略。比如提问:“你读懂了什么?”、“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还想问什么?”……,诸如此类提问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达见解的可能,个性也在回答中自然显现,一些独特的理解、想法,也体现了自主创新的意识。
  学习《鲁班和橹板》这一课,我吸取以前讲解课文时所提问题多、碎的教训,精简提问:
  1.学习1―2自然段时,思考:鲁班为什么要发明橹板?自由读课文后,让学生体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最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3―4自然段,思考:⑴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呢?同桌互读、讨论、交流;⑵鲁班怎么会想到发明橹板的,受谁的启发?指导读出鸭子游戏时的欢快。
  3.自由读全文,思考:⑴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他还发明了什么?⑵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
  读完全文后,一位同学提了一个问题:老师鲁班为什么不用细木棍非要用粗木棍做橹板?我随即组织全班同学来讨论,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问题却被孩子们讨论出了精彩的课堂生成。有的孩子说因为细木棍不结实,不但起不到省力的作用,还帮不了艄公;有的孩子说木棍太细就没法把它上半截削成圆形,下半截削成扁形,就不像鸭子的脚了,老艄公摇几下就断了……。一个看似微小的问题,却被孩子们讨论、解释得如此精彩,这是任何苍白的讲解、说教所无法达到的。
  孩子们在看、读、想、说的过程中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我们应鼓励每一个孩子开发自己的资质,唤醒孩子的学习潜能和愿望,让自主学习能力走进低年级的课堂。

推荐访问:尖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