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科学的教学体会】内科学第八版电子书txt

  [摘 要]内科学是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为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内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认真备课,认真施教,以促进内科学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多元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给学生知识,授给学生技能。
  [关键词]内科学;临床学科;医学模式;主动性;积极性;知识;技能
  
  Simply Analyze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Clinical Practice
  PENG Gui-he
  Abstract:Clinical practice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clinical subject. In order to meet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essors of clinical practice must prepare and carry out their lessons omni-directionally and conscientiously in teaching. Then, clinical practice is promoted to be changed from the single biomedical mode to new plural medical mode. Thus the teaching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teacher will impart more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abilities to students.
  Key worlds: Clinical practice;Clinical subject;Medical mode;Initiative;Enthusiasm;Knowledge;Technical abilities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整体性较强,涉及知识面较广的一门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重要基础,又与临床各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出现了许多心理医学和社会医学方面的知识,对内科学等重要临床学科学时数挤占的现象,从而导致内科学课堂教学课时少,负荷量大,但实用性又较强。作为医学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了解和掌握内科学的全部知识是很不容易的。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知识更快、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是我们内科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人从事内科教学工作多年,现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同仁们探讨。
  
  一、确立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内科学是临床各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知识量大,学好它可为其他基础课和临床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的知识渗透和发展的密切联系,并举临床实例说明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临床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激发了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认真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扎实练功,有备无患。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教法,备学法。在教材处理上要站得高,挖得深,拓得宽。要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充分吃透教材,包括教学大纲及阅读参考书、收集有关的资料,了解教材的内部联系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上课时讲清、讲透,重点突出。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如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及时调整方法、内容、深度和进度,随时准备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实现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
  
  三、精心设计,认真施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要想上好一堂课,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认真讲解外,课堂设计非常重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讲解。
  (1)利用教育心理学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情绪场所。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轻松、愉快和乐观的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关心、帮助学生。尊重学生,以情感人,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内科学除了讲解理论知识外,约1�3的时间是实践,如临床见习及病案讨论,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以平等的关系与学生进行交谈,给他们讲学习内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在此过程中尽可能掌握学生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沟通师生关系,为教学活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乐观的情绪场所。
  (2)采用形式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段,突出重点,讲透难点。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按教学目标认真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过程。可采用讲座、病案分析讨论会、临床见习、多媒体、示范及现有的教学资源,如挂图、X光片、医疗文件等多种教学方法交互使用,例如:对于一些比较抽象复杂或经验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对各章节的概论、重难点、概念,影响到后面的相关内容,多采用讲授法教学,认真详细讲解,多讲解;而次要的内容则少讲,并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突出重点、讲透难点。如讲肺结核的临床类型时,本人采用绘图讲解法及X线阅片法进行讲解,这样,就使学生一目了然,记得快,记得牢。在教学中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
  (3)多举生动有趣的临床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临床实例,不仅加深学生的记忆,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活跃,求知欲望高。如长期、大量饮酒会引起哪些疾病?对人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但课本里没有举出具体实例,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意识到人体的健康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教师应心情轻松愉快,充分发挥授课水平,从而取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重视课的导入和结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笔者常采用巧设悬念、启动思维、语言引导、复习前次课的重点内容及教具等方法导入新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临床实际,笔者常采用巧设悬念,提出问题,以此来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例如,为什么消化性溃疡病人呕血与肺结核病人咯血的颜色不一样?如何区别?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将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积极去思、去想、去探索,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高度的求知欲听课,去一步步思索、分析、探讨,最后从所学知识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此时学生觉得十分满足,既获得了新知识,又提高了分析、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仅有一个好的开头还不够,还要有一个好的结尾。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及讲授内容,巧妙设计生动有趣又行之有效的结尾,就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结尾的方法很多,笔者常用方法有:
   ①总结式结尾。在课结束前几分钟,对一堂课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使学生明确重点,从而达到巩固、加深和强化作用。
  ②引趣式结尾。就是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讲故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胆囊的位置时,可以讲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老是吹嘘自己为许多病人做过胆囊手术,可当别人问他胆囊在人体腹部的那个位置时,他说,这个都不知道?“男左女右”嘛。同学们在哈哈大笑声中愉快地结束了一堂课。同时,也加深了“胆囊在人体右上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课堂的导入和结尾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这些方法还有待于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总结、去应用、去挖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医疗服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推荐访问:内科学 浅谈 体会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