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病及改进策略】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语文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设计教学环节,如何组织、引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一些做法存在弊病,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下面结合具体案例简单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案例一:《槐乡五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教学这段时,教师是这样引导的:1.寻找特点: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槐乡的槐花有哪些特点?学生很快从文中的描述中找出槐花的特点“多、美、香”。2.验证特点:哪些词句写出了槐花的这些特点?找出相关的语句练习朗读。3.读出特点:抓住关键词语读出槐花的特点。4.强化特点:教师总结,然后指着板书“多、美、香”,让学生齐读。诊断:问题设计便教,不利学。
  现代教学论强调以“学”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学的归宿是学生的自主发展。新课程倡导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以“学”定“教”,因“学”施“教”。显然,教师的提问是以“教”为中心来设计的,考虑的是怎样教才能顺风顺水,不出意外,而没有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课堂就不会有学生灵性的感悟,激情的创造。
  改进:以学生为主体,读中感悟,以学定教。
  1.在初读感悟阶段,让学生反复朗读,找出自己觉得美的段落,边读边体会。2.把体会到的美讲出来。3.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感情。这样的教学摈弃了繁琐的分析,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边读边体会,通过读、悟、说,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好奇心,学生进入到了五月槐乡的美妙意境之中,在审美愉悦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案例二:《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第12册)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两个问题:1.去双龙洞的路上有哪些景物?是什么样的?2.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分别有什么特点?然后围绕这两个问题讨论、交流、指导朗读,最后学生练习背诵,一直到下课。
  诊断:教学设计仅关注课文内容,忽视了能力培养。
  美国课程专家博比特说:“教材是手段,不是目的。”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本里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字就是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去理解它,揣摩它,从中获得阅读与写作的知识,接受人文的熏陶,进而理解同类作品的读法与写法。而我们有的老师,仅关注文章的内容,把理解文章内容作为终结目标。
  这篇课文学生一读就懂,对于老师的两个问题很容易从文中找到答案,而教师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究文章的内容上,显然是不对的。
  改进:学习写法,有效迁移。
  本课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这篇文章是篇游记,在了解了写作顺序,研读了重点句段后,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法写写自己游览过的地方。本文还有一个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的特点,比如,为了写清孔隙“窄小”的特点,作者从船小,乘船的姿势和船进出方式的特别,自己过孔隙的独特感受等方面来写,很具体,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案例三:教学《美丽的丹顶鹤》(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写丹顶鹤外形的一段时,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丹顶鹤的羽毛什么颜色?
  生:白色的。
  师:脖子和翅膀呢?
  生:黑色的。
  师:丹顶鹤的头顶什么颜色?
  生:红色的。
  师:什么样的红色?
  生:鲜红鲜红的。
  师:好看吗?
  生:好看。
  师:谁知道丹顶鹤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
  诊断:问题零碎,缺少整合与深度。
  有人说,过去课堂是满堂灌,现在课堂是满堂问。有的老师在5分钟就问了20多个问题,看起来学生学得很热闹,其实思维没有得到训练,语文能力没有得到发展。有人形象地比喻这是把花瓶打碎,举着一个又一个碎陶瓷片,不断问学生:“这块陶瓷美不美?”案例中的这位教师让学生看到的只是丹顶鹤的局部:羽毛、脖子、翅膀、头,在学生的眼里没有一只完整的丹顶鹤,学生怎么能感受到它的美丽呢?就像盲人摸象,永远不会知道大象到底长什么样。
  改进:整合问题,扩大教学环节的容量。
  笔者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在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内容后,只提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丹顶鹤美在哪儿呢?”然后让学生读书思考,划出相关语句。学生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丹顶鹤美丽的外形,到嘹亮的歌声,到优雅的动作,学生或表演,或朗诵,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感悟到了丹顶鹤的“美丽”。这样整合问题,扩大了教学环节的容量,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
  案例四:
  下面是一位教师指导朗读《2008,北京!》(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一句话“天安门广场早已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们还是像潮水一般涌来”的片断。
  指名读。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好,很有感情。
  生:他朗读的声音很响亮。
  生:他读书时表情很好。
  生:他读得有高有低,把“人山人海”和“潮水”读得很重,很有感情。
  师:×××读得很好,大家评价得也很好。下面让我们学着他的语气来把这句话齐读一遍。
  诊断:指导简单,不得要领。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事,它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之精妙,领悟语境之灿烂。朗读也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老师只是把模仿当作朗读指导的唯一途径,把读好重音当作朗读的目标。案例中的教师引导学生评价的目的只是找出优点,让大家向他学习。学生所能说的只是“很有感情”或“声音很响亮”等,大家学习他朗读的途径只是从语气语调等外在形式上模仿,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语调朗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改进:抓重点词语,有针对性指导。
  这是另一位教师教学这句话的教学片断:
  指名读。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好,很有感情。
  师: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得好?
  生:“人山人海”“四面八方”和“涌”这些词他读得好。
  师:他怎么读的?你能学学吗?
  生:“天安门广场早已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们还是像潮水一般涌来”。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样读就好了呢?
  生:因为这样读让人一听就像真的看到了很多人一样。
  师:你真会读书!老师奖励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给大家听。别人不看书,听他读,看你的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读句子。
  ……
  师:谁来说说,刚才你的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很多的人都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
  生:我看到原来很宽阔的天安门广场没有一点空隙了,到处都是人。
  生:我看到天安门广场不仅人很多,还有很多人从四面八方向天安门涌来。
  师:小朋友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想象画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下面我们一齐把这句话读一遍,让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的情景。
  生齐读句子。
  在这个片断中,当一个学生评价说“他读得很好,很有感情”时,教师紧接着问“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得好”。这时,学生的思维由笼统指向具体:“‘人山人海’这个词他读得好。”接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人山人海”,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想象画面的形式,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把文字变成图像。此时,课文的“符号语言”化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自然就读好了句子。
  总之,要想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好地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还需要我们不断研读新课标,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小学部)

推荐访问:弊病 小学语文 改进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