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力军问题的思考】2020全部建设新农村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农民整体素质低新农村建设后继乏人的现状,探讨如何改变现状,培养新型农民,发挥新型农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明白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希望在青年农民。
  关键词:农民现状;新农村建设主力军;新型农民;希望;年轻一代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3(C)-0177-0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要靠广大农民。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那么,当前农村农民的基本状况怎么样?能否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的出路在哪里?希望在哪里?
  一、困境――当前农村农民的基本状况(整体素质低,后继乏人)
  目前农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这样农业生产仅是维持现状、解决温饱,难有大的发展。
  农村青年文化结构出现问题,高中毕业生凤毛麟角。原因在于九年义务教育后,上高中的几乎都上了大学,没读高中的走上了打工之路。高中文化在农村成为断层,这表明农民文化素质整体急下。过去农村文化水平较高的大多是高中毕业生,他们是农村科学种田致富的顶梁柱。如今却是初中毕业生,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必然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阻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进城打工的青壮年农民工有新老区分。老一代的农民工如果不能融入城市留在城市,可以退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他们能吃苦,有农业生产经验,有一定的农业知识技术,但是他们年龄偏大,不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而新生代的农民工都是直接从学校走向工厂,走向城市,不习惯农村生活,没有任何农业生产的经历经验,没有农业生产的技能,不愿回农村也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年轻人不愿种地;农村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欠缺,生活单调,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依恋城市,不愿回乡。
  农村农民的这种状况,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竟依靠谁,农村的出路在哪里,希望在哪里。
  党和政府近年较多关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城镇化问题、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问题,报刊杂志中探讨这些问题的文章也较多,探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力军问题的文章则不多。国家政策是明确的,我们必须清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的未来发展最终要依靠广大农民,要靠年轻一代,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出路与希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依靠年轻一代
  1、建议应优先普及农村高中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广大的农民较为贫穷,目前高中教育的花费却很高,很多家庭供养不起。初中毕业去打工,年龄太小,又没有一技之长,因文化程度太低,接受任何技术培训都是初级程度,初中毕业生对前途很迷茫。若能接受高中教育,意味着年青一代整体素质文化水平提高,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未来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自制力辨别能力增强,自主意识自主能力提高,这为上不了大学的学生之后接受较高级别的各种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奠定了良好基础。
  2、县职教中心、中职学校、农广校等应当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发展培育各级各类人才。地方职校在为城市和工业发展输送人才的同时更应该为本地发展服务。依据本地经济、农村发展的需要及长远规划,设置培训专业,如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果蔬栽培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培训对象是刚毕业的高中生及其他所有需要培训的农民。根据技术难度,学制灵活安排,根据需要可以多次接受不同的技术培训,必要时选择优秀的农村青年去高校进修培训。通过培训培养提高新型农民的知识技术素质,以适应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市场化、信息化的需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充分发挥现有的乡村知识分子科技支撑、政治参与、智力支持、道义推动、知识引领的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工作生活在乡村的教师、医生、兽医、农业技术人员、乡村企业中的科技人员是乡村中的知识分子。他们既受传统农业文明的浸染,又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教化,一般都接受了现代高等教育,是农村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是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先进力量。他们常会得到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尊重,有较高的威望,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农村的年轻人经过培训,有知识有技术,思想观念新,但阅历浅,经验少,办事易冲动有时好高骛远。乡村知识分子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威望指点指导年轻人,为其把把关,各自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为农村发展尽心出力。
  4、创造条件,吸引大学生、研究生等去农村或回乡创业,带动农村发展。政府应为大学生等创业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农村农民应敞开胸怀接纳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涉农专业的大学生凭借专业优势、非农专业的大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技术,发挥学习能力强,吸收新知识快,视野开阔的优势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形成规模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对农户技术指导,带动农户,合作经营,共同面对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5、吸引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为繁荣农村经济出一份力。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少数人文化程度高,思维活跃,在城市打工,接受了新思想新观念,他们有知识技术经验有一定的资金有想法,不甘心打工,有创业意愿也有创业能力。回乡创业,本乡本土,环境熟悉,有广泛丰富的人脉资源,有家人亲朋的切近支持,能更好的发挥才智建功立业,为农村发展服务。
  6、完善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引导工商资本发挥资本、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优势投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和龙头农业企业,带动广大农户脱贫致富。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还是依靠广大的新型农民的努力和奋斗,农业农村的希望在新一代农民。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杨玉娥(1966.02― ),女,陕西千阳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4]《半月谈》.2009年第4期.

推荐访问:主力军 新农村 思考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