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秘方”,让造句鲜活起来]鲜活造句

  课堂上,我常常看到学生为了造句苦思冥想,然而造出的句子或简单短小,或内容陈旧乏味,甚至不合常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制约,造出的句子形式、内容单一,千篇一律。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造句呢?通常,我们的做法是在理解词语的意思后造句或模仿例句造句,这虽然可行,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是能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架设好一把顺利前行的梯子,学生的造句能力就能一步一步地往上“走”。以下是我的“造句秘方”。
  1.设铺垫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与生活阅历的限制,对词语的理解比较肤浅等因素影响,有时候他们虽然弄清了词语的意思,但要真正造起句来,还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几个人迟疑着举手,所说的句子也基本与例句相似,不过换了主语而已。怎么办?可以先指导学生组词扩词,然后用短语造句。如学习用“精彩”造句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在学生理解“精彩”词义的基础上,先让学生扩词,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我问:“谁能说出带有‘精彩’的词语来?”学生回答:“精彩的节目。”“精彩的作文。”“精彩的比赛。”……经过这样的铺路搭桥,减少了造句的坡度。接着,我让学生根据所说的词组扩写成完整的句子。学生很快就造出一个个句子:“星期天,老师带我们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今天,我看了一篇精彩的作文。”“我在奶奶家看了一个精彩的电视节目。”就这样,用“精彩”扩为“精彩的节目”、“精彩的作文”、“精彩的比赛”,再用这些短语造句就比较方便了。
  只要教师作好铺垫,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生就能造出很多内容不同而又具体的句子。
  2.多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低段学生对充满神奇和变幻莫测的童话故事尤其感兴趣,喜好新奇的事物。教师应引导、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把同一个词运用到不同的对象上,不同的语境中,力求打破常规的想法,让孩子们的思维飞跃起来,造的句子更加丰富多彩。如:
  在一次课上,我让学生用“坐”说一句话。有孩子马上举手说:“我们坐在教室里认真地上课。”随后,孩子们陆续站起来说:“我们坐在位置上写字。”“我坐在桌子前看书。”“爸爸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等等。之后,我表扬了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接着,我故作神秘地说:“其实除了人,小花小草小动物们也会坐呀!”说完,我用手指了指教室外开得正艳的杜鹃花,又说:“你们瞧,杜鹃花正坐在窗外看小朋友上课呢!”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都笑了。这时,班里一位男生高举小手道:“老师,我知道了。”“好,那你来说说吧。”“铅笔盒坐在桌子上和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句话引得大家又一片笑声,也让更多的学生举起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
  “小草坐在树下乘凉,听小溪唱歌。”
  “星星坐在蓝天上,眨着眼睛。”
  “字坐在格子里乐呵呵地笑着。”
  “大房子坐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孩子们造出了一个个富有想象又充满童真的句子,把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美妙的事。虽然起先几个内容简单、缺少生趣的句子使学生的思维钻进了胡同,但当我把窗外杜鹃花的样子说成“正坐在窗外看小朋友上课”,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也触动了学生那根想象的神经,使他们的思维活跃了,话也不雷同了。
  3.巧打扮
  低年级学生造句常出现模式化,即“一呼百应”的现象。如果一个学生说“花儿好看”,那么后面的孩子就是“草儿好看”、“树儿好看”……这些句子不是模式简单,就是内容干瘪。虽然从语法角度讲,这些句子都没有毛病,但从训练目的看,意义不大。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要让孩子学会“打扮”句子,把句子说具体,如:借助“(?摇)的(?摇)或(?摇)地(?摇)”等形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才能把句子打扮得花枝招展。
  另外,在“打扮”句子时,还可以添上表示时间、地点、天气、心情等的词语,如:一位学生在用“认真”造句时写道:“我认真地写字。”我提醒他:“你什么时候在哪儿写字?”他想了想,说:“今天,我在教室里认真地写字。”接着我又引导孩子加上字写完后的心情。他思考了一下说:“今天,我在教室了认真地写字。写完以后,我看着写好的字,心里真开心!”
  人需要打扮,才会更美。句子经过“打扮”,也同样会变得美。只要学生知道如何来打扮句子,就不愁他们写不出好句子了。
  4.求变化
  这里的“变化”,指的是句式上的变化。学生学过各种类型的句式变化练习,为避免句式的单调,我让学生把这种本领用到造句上来。同一个词,可以用在句中、句首,也可以用在句尾;可以用陈述的口气,也可以用疑问、感叹的口气。经过指导,学生就造出了句式不同的几个句子,如:“精彩的唱歌比赛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这次的唱歌比赛真精彩啊!”“这次的唱歌比赛精彩吗?”这三句话,分别是陈述句、感叹句和疑问句三种不同形式。
  在指导学生造句的教学实践中,他们不断地给我一些意外和精彩,不禁让我思索:造句是“小儿科”吗?回答是否定的。小造句里有大世界,它是学生对生活的反映,是学生自我情感流淌的小河,更是学生语言积累至丰厚的法宝。
  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就可以为学生的造句开辟出一个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广阔天地。

推荐访问:造句 鲜活 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