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掉队的意思

  所谓数学后进生一般是指智力正常,在正常的教学情况下,数学水平偏低,数学成绩较差,根本达不到或很难达到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各学段的要求的学生。   一、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社会原因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抬头,导致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对学生的学习心灵产生了消极影响。
  2.家庭原因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打骂,家庭缺乏温暖;有的对子女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使孩子养成了自私、独断专横的性格;有的家长凭自己有关系、有门路、有票子等为孩子将来工作夸下海口,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另外,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家庭经济的贫困致使一些学生对学习和追求上进失去了勇气和信心。
  3.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分散,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无学习目标,缺乏必要的是非观,缺少吃苦精神。单凭主观上的兴趣、欲望、好奇行事;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
  4.学校因素
  在应试教育压力下,以分数定优劣,以成绩分好坏,优等生成了教师的宠儿,倍受教师的喜欢,一些后进生较少得到教师的关爱、赏识,甚至成了惩罚对象,使学生极度反感;恶化师生关系,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简单、落后,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对学习缺乏兴趣。
  二、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后进生的形成是许多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核心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特别不能忽略一些“后进生”,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转化后进生呢?
  1.在低年级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与其花大力气去转化后进生,不如提前预防产生后进生,做好学生学习的全程管理,排查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找出对策,加以解决,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两天养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反复训练,但又不是完全的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关键在小学低年级段要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低年级教师要抓住关键期,从一年级开始,使每一位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为高年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保证。
  2.激励自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学生的学习会有不同层次的出现。高年级出现了大量的数学后进生,教师要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有效的方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
  后进生常常被同学鄙视,他们会产生一种压抑感、厌学情绪,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缺乏学习的信心,认为“努力也学不会”,“破罐子破摔”。具有极度自尊和极度自卑两极化倾向。一方面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一方面又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自卑感很强,怕上黑板,怕老师提问,怕出洋相,他们对失败经历太多了,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教师的经常批评也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要改变教育方法,换个角度对待他们,充满信心和爱心地尊重他们,用心发现他们的优点,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从自暴自弃中解脱出来,座位排列注意以好带差、上课要多提问、当面批改作业,多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多鼓励,少批评等给他们上进的信心和勇气。
  3.教会方法
  (1)加强直观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它的抽象性是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运用直观形象来弥补后进生抽象思维的不足,提高后进生学习的成功率,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严格要求,循序渐进。
  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如在新课的引入练习中,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引新,新中有旧,为后进生探索新知、迁移转化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在新课的巩固练习中要注意练习的坡度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形式要多样化。如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混合练习。针对不少后进生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迟到或逃学,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问题,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后进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大部分后进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多次反复,及时矫正。
  后进生的接受能力较慢,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为了让他们与全班同学有一个共同思考的基点,我在教学中注意让这部分后进生笨鸟先飞,提前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随时了解他们当前学习水平与存在问题,至少组织两到三次的信息反馈。如:新课讲完后,我让后进生试说今天学了什么,应注意什么,接着让两位后进生上黑板做模仿练习;全班评价后,又请一位举手的后进生来做稍有变化的习题;最后,在作业中优先巡视后进生。评价时,我特别应注意后进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后进生上进,增强学习的信心。这样多次反馈,我掌握了后进生学习的进程,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得到了及时的评价,成功地方得到了肯定与表扬,失误的及时进行矫正,使后进生也获得成功感。
  后进生遗忘快,学习上漏洞多,上课思维往往容易“卡壳”,教师在学习指导上应对他们采取适当优先的“倾斜政策”。教师可让后进生优先答题,优先板演,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生批改。在课堂上要分层次教学,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努力做到每一课、每一问题、每一句、每一字都让后进生听懂理解。
  总而言之,只要后进生自尊心不泯,上进心犹存;只要教师对他们充满信心,富有耐心,倾注全部的爱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后进生就会转化为学优生。教师应该更多地去关心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推荐访问:掉队 不让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