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因课制策] 行测课

  摘要: 试卷讲评课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高效优质的试卷讲评课能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促进理解,提升能力,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试卷讲评课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分析试卷讲评课的误区所在,并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建设绿色高效的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课堂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语文试卷讲评误区应对策略
  
  试卷讲评课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尤其在高三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学生而言,他们通过练习中的反思来整合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能力;对教师而言,练习能反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讲评则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和提升。因此,高效优质的试卷讲评课能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促进理解,提升能力,从而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和不必要的课业负担,符合课改要求,体现新课程精神,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反之,低效劣质的讲评课则会使学生对讲评课提不起精神,甚至恹恹欲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了。
  纵观现实,在新课程不断推进,对课堂教学的效率非常重视的课程改革过程中,试卷讲评课常常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分析试卷讲评课的误区所在,并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建设绿色高效的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课堂有重要意义。
  
  误区一:重分数轻试卷。
  
  分数是现在教育评价体系中最显性、最容易操作的指标之一。追求高分数、好成绩成了很多教师与学生乐此不疲的事。在考试结束后,教师总要忙着统计成绩,计算平均分,统计各分数段学生的数量,然后作横向的、纵向的比较。在这种比较之下,教师在进行试卷分析时常常重分数而轻试卷本身,而基于此的讲评课是无法完成检测目标的。
  新课程认为,检测,就学生而言,是检查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发现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知识技能方面存在问题,以便下一阶段进行修正;同样,检测对于教师而言,既能反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能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实践。由此可见,检测是教学活动动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阶段性的总结,也是下一阶段教学实践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结论。教师对成绩的认识应该是理性的,重点在于分析成绩背后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在一个问题上出现偏差的原因,如何让学生正确看待与解决这一问题等。这些问题也是讲评课上重点应该解决的问题。
  应对策略:调整分析重心,立足试卷本身,认真分析学情。
  首先,对试卷本身进行分析,分析试卷的难易程度、考点分布、结构特点等,通过分析明确试卷的重点难点,为进一步分析学情做好准备。
  其次,结合学生的解答,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如:
  1.选择题,通过统计选项,明确重点错误选项,从而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
  2.语言运用、诗歌鉴赏等理解鉴赏类题目,在批阅试卷过程中可以摘抄学生的典型答案(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将其中的错误分类,以备试卷分析和讲评时使用,通过典型错例分析能发现学生出错的关键,从而对症下药,使讲评试卷时有的放矢。
  3.作文,批阅试卷过程中归纳学生的主要问题很重要,选择部分优秀的学生例文或准备老师的下水作文同样重要。
  最后,将试卷分析与学情分析相结合,确定讲评课的重点难点,以及恰当的讲评方式。
  
  误区二:重全面轻重点。
  
  很多时候我们讲评试卷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哪怕是正确率极高的题或识记类的字音、默写等内容也要占用一定的讲评时间。这样做一套试卷讲评下来往往要花上三四课时才能讲完。看似认真负责,实际浪费了学生时间的同时,消磨了学生的兴奋感,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收益甚微。
  应对策略:大胆放手,突出重点。
  一张试卷学生作答的时间是两个多小时,讲评时间应控制在两节课左右。我们不可能一题不漏,面面俱到,因此讲评时必须有所侧重,根据试卷和学情分析,对识记类内容、正确率较高的题大胆放手,如字音、字形、成语、名句名篇的背诵等,学生在看了答案或者是通过自行查阅资料就可以解决的,教师就不必多花时间去讲,尽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对考纲重点难点及学生错误率高的题或知识点则必须突出精讲,讲通讲透。
  
  误区三:重教师轻学生。
  
  新课程提倡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得最不理想的恐怕就是试卷讲评课了。在讲评课上常常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甚至是忙于记笔记,结果教师成评书先生,学生成书记员和誊写工。事实上,讲评课是对学生最高效率的主动独立思维过程(即考试过程)的评价,是学生对知识技巧等的印象最深刻的时候之一,教师一讲到底的讲评容易造成学生“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在“填鸭式”的讲评课上,学生的主动思维完全被压制,其不良后果远大于“填鸭式”的新课讲授。
  应对策略:搭建平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考试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更容易形成个人的观点。因此在讲评课上,教师更要搭建好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提高学习的能力。
  在进行了以试卷为本,以学生学习现状为据的试卷分析之后,试卷讲评就有了互动的充分且必要条件。例如,语言运用题的讲解过程可以将试卷批改和分析时归纳的典型答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打分、评讲,学生对同学的答案兴趣很浓,分析时常常有出人意料的收获,在多数情况下,学生能发现关键问题并较好地解决。这种分析方式能使学生在自我的辨析和找错中寻找出知识的误区,从而加深印象。而这种讲解的一个衍生效应则是能督促学生改掉答题粗心所犯的诸多毛病,毕竟答案是要呈现在“公众”面前的。
  
  误区四:重答案轻思维。
  
  高三有大量的试卷讲评课,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常常用PPT投影参考答案来辅助讲解,但发现投影答案后,很多学生的课堂关注点就落在了答案上,热衷于赶紧把答案誊写在试卷上,而对答案为什么是这样,如何得到这样的答案等过程性问题兴趣锐减,即使我提醒“不要急着抄答案”,学生也仍乐此不疲。更明显的现象体现在选择题,学生对ABCD的热情远远高于为什么是ABCD。
  这一重答案轻分析过程,其表象在学生,但根源却在教师。怎样得到答案的思维过程相对是比较难以检测的,所以教师往往将学生对答案的记录情况作为评判学生讲评课听课情况的标尺,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认识。而这种错误认识直接影响的就是讲评课的课堂效率。
  应对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化过程意义。
  学生做完一份语文试卷,经历了从识记、理解到鉴赏、评价、表达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效非常关注,这也在情理之中。但试卷讲评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体系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因此,试卷讲评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在讲评课上教师如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的参与中强化学生审清题目、找到思路、规范答题的能力,学生的听课重心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如在进行文学类文本阅读讲评时,首先由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然后结合问题分析答案。这样在把发言权交给学生的同时,能促进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题目的解答也能在分析中迎刃而解。
  
  误区五:重讲评轻巩固。
  
  讲评课是以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讲评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澄清某个问题的正误和对试题进行单纯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借助讲评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事实上我们的讲评课在试卷讲评完毕后就戛然而止,常常忽视一个重要环节――跟进巩固。
  应对策略:趁热打铁,巩固拓展。
  在一堂试卷讲评课结束后,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及时跟进巩固,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对讲评内容理性归纳,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只有从试题训练中总结提升出同类问题的理性解题规律,才能举一反三,应对各种相似相近相关问题的解答。如,对试卷上的文言文,在讲评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早读课多朗读,形成较好的语感,还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课内文言文做重点词句的归纳整理,坚持这样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很有帮助。如,在诗歌鉴赏题讲评后教师可以补充类似题型或题材诗歌的鉴赏练习。此外,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组织关联训练、变式训练、二次训练,以期强化该知识点或能力点的巩固和灵活运用。
  所谓“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析以实质,试卷讲评之走出误区,追求绿色效益既是“弗牵”、“弗抑”、“弗达”的教学精神的再现,又是新课程知情意统一的体现。它有效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素质与能力并重,已知与未知共联这一特点,从而增强了试卷讲评“举一隅以反三隅”的生成效应。

推荐访问:误区 走出 课制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