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悲剧意识 动人的艺术魅力_悲剧意识

  杜牧的这篇文章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谈到本文的写作缘起时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据《旧唐书》敬宗本纪载:唐敬宗李湛十七岁即继位,沉湎酒色,酷爱游猎,荒理国事。青年杜牧(当时只有23岁)在唐敬宗与秦始皇之间发现了历史惊人的相似之处,写作《阿房宫赋》借古讽今,以秦警唐,怀有强烈的悲剧意识,以动人的艺术魅力将《阿房宫赋》这篇不朽的散赋呈现于世,表现出一个真正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深刻的沉思,无限的悲慨,酿成了不凡的笔力。“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本文起笔便见不凡。四个三字句,斩钉截铁,铿锵有力,犹如飙风惊雷,忽然而至。具有力敌千钧,涵盖全文的气势。这也正是秦王朝曾经有过的气势。六王俯首,四海归一。多么自豪,多么气派。只这一个“毕”字,就已经把秦王朝的强盛显示殆尽。正是在这样壮阔雄伟的背景上,作者展现出蜀山一空,阿房崛起的景象。“兀”和“出”这两个动词用得特别突兀,特别有力量,好像一个特写镜头,一下子就把气势磅礴的阿房宫推到了人们的眼前。粗看起来,区区阿房宫如何能与四海之大相提并论呢,可作者只是用这干脆利落而又一字千钧的十二个字,就使你不能不相信能凿空蜀山以营造阿房宫的非秦莫属,只有能统一中国的大秦帝国,才能创造出如此壮举,这正是文章先声夺人的力量之所在。然而,这也是为透露秦帝国纵心恣意,导致灭亡而设下的伏笔。难怪前人说:“起四语,十二字,便将始皇帝混一已后,纵心意志写尽,直突兀而起。”
  作者就从这直突而起的背景上飞速旋转起来,由大而小,由远而近,广阔而具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寥寥数笔,阿房宫的总貌已矗立于目前。有山有水,亦纵亦横,上蔽天日,下覆三百余,曲曲折折。特别是几个动词,“覆压”、“隔离”、“北构而西折”,写活了阿房宫,给整个静态的宫殿都赋予一种动势,为“蜀山兀,阿房出”作了最形象的说明。尤其可称道的是“直走咸阳”的“走”,这一“走”,仿佛那阿房宫在“北构而西折”之后,竟化为一匹骏马,直奔咸阳而去。这几句虽然只是对阿房宫总体轮廓的总写,可字里行间仍可分明地感觉到那抑制不住的奔腾之势,充分体现了秦帝国的巨大气魄。
  至此,阿房宫建筑之宏伟,气势之浩大,已写得洋洋洒洒,可谓粗笔的大写意手法,而接下来,作者又采用细腻的工笔手法,对奢华的内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摹和刻画。“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极写阁楼之密,“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状摹廊腰的曲线美和飞檐的结构美,“盘盘”、“��”,则是形容楼阁的奇形怪状;“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覆道行空,未霁何虹?”连续的排比句式和精巧的比喻,则把长桥和覆道写得扑朔迷离,无比壮丽,竟使人不辨东西。这一段描写,四字句、三字句、八字句,比喻、铺陈、夸张、设问、反问,夹杂而下,抑扬顿挫,音调铿锵,有声、有色、有形,今天人们心目中的阿房宫,与其说是秦始皇征用七十余万民夫耗资费力营建起来的,不如说是杜牧用他的笔勾勒出来的。
  宫殿如此灿烂辉煌,宫中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如果说,作者在描摹阿房宫时还可以尽可能地不露声色,一味地写始皇帝的纵心溢志,而写宫中生活就不能不写到人,这时,强烈的历史悲剧感使作者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了。首先他有意避开秦国的宫人不写,却先着笔写被灭六国的公子王孙、妃嫔媵嫱在国破家亡之后,辞别故乡,来到秦国,居于阿房宫中,朝歌夜弦的情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连用六个“也”字句,却描绘了多么扑朔迷离的气氛,多么绚烂媚人的色彩,把宫中生活的华丽、奢靡写得那样浪漫酣畅,好像天上人间一般。可就在这一切华美、绚烂的描写达到高潮之后,作者却突然笔锋一转,写这些雍容华贵、尽欢尽乐的宫人,并非是在做客,而是在国破家亡之后,才不得不卖欢笑求悦秦皇的。“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立而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这几句写尽繁华兴盛的背后,却藏着辛酸,隐含着悲哀怨愤,酝酿着焚毁阿房宫的火种!
  接下来,作者又以急促的节奏,笔锋直指秦的奢靡挥霍。“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取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这几句话,看起来依然是那样绚丽,读起来情感的分量却很不一样了,可以说是一字一叹,一句一感慨,一句比一句更为沉重,它凝聚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极为深沉的感受,极为深刻的思考。那曾叱咤风云的秦帝国,在灭六国,平天下的时候,是何等强盛,何等豪迈,而一旦“六王毕,四海一”,竟只知一味贪图享乐,恣意挥霍,因而作者特别点出,阿房宫之盛,全在六国之“收藏”、之“经营”、之“精英”。而秦人竟以为可以毫不足惜。将宝鼎视为饭锅,美玉视如石头,黄金视如粪土,珍珠视如瓦砾,这不正是秦王朝毁灭的悲剧之源?!作者用音调低抑的“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收束上文,该是包括了多少难以尽述的感慨啊!
  作者之所以重彩浓笔泼写阿房宫,其意不在炫奇夸富,而是为抒发议论作铺垫。这时,作者再也无法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悲愤,笔锋急转而下,由含蓄深沉的描写一变而为愤怒的谴责,大声疾呼:“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也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六国之人念其家而不得有家,秦人横征暴敛而用之若泥沙,能无怨怒乎?其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接着,作者又用排比句式,以六个形象比喻,一件件历数秦统治者的罪行,说明秦王朝终于以它的所作所为激怒了“不敢言而敢怒”的人民。“戍卒叫”则是人民的必然行动。作者只用“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几句话,就生动而简洁地表现了秦末农民起义摧枯拉朽的迅猛之势和秦亡宫焚的可悲下场。
  作者在揭露秦统治者荒淫罪行的基础上,连用判断、假设和反诘等三种不同的句式,精辟地分析了秦氏王朝急剧灭亡的根本原因。作者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种见解是十分独特的,立意超卓,颇富哲理,使人耳目一新,这里凝聚着足够让人们回味思索的东西。作者又进一步强调指出:假如六国和秦都能恤民、爱民,珍惜民脂民膏,则他们都不至于国亡族灭。统治者不能爱民是六国和秦走上灭亡道路的根本原因。秦因不鉴六国衰亡的教训而重蹈六国的覆辙,则后世之人如果不鉴秦的教训,也必将重蹈秦的覆辙。这是确凿的历史事实,也是血的教训。一个“鉴”字言尽而意不尽,点出了本文主旨所在,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悲剧意识,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阿房宫赋》总共不过六百来字,却写出了极厚重的内容,表现了极为动人的艺术魅力。它将议论与描写融为一体,全文结构严谨,层层铺叙,层层渲染,层层深入,最后才直逼主旨;而它的笔法又跌宕腾挪,变化莫测。有时是浓笔重彩,有时是淡描轻写;有时是大笔挥洒,有时是工笔细雕;看似写尽之文,却又翻出了新意;而且文章大气贯注,跌宕生姿,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的深刻悲剧意识!

推荐访问:悲剧 动人 意识 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