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角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与思考:大学生创业的理性思考的问卷调查

  摘 要:本文以校园英语角活动为视点, 借问卷调查表了解普通院校大学生个体对英语角的宣传、参与态度、准备情况、活动表现等。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揭示学生活动的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目的在于引起对包括英语角在内的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思考和关注。
  关键词:英语角 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 自主学习 语言输入
  
  一、引言
  
  语言习得有赖于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但对于处于非英语语言环境下的学习者而言,除了在正式的外语教学环境里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及训练外,第二课堂的学习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我院大学英语教学部组织举办英语角,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完全符合“在用中学”的学习规律,也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学生在这个完全脱离课堂有限时空限制的环境里,究竟是怎样进行学习的,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外部观察,笔者发现,英语角活动的参与人数极不稳定,而且经常随着学年的开始重复由多到少的循环。为了解释这个现象,笔者对学生的英语角活动作了一个调查,借此了解学生个体的活动情况。通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希望能够给学生英语角及第二课堂学习带来一些思考和关注。
  
  二、概述
  
  为了了解学生在英语角的学习活动情况,笔者在怀化学院东院的部分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接受问卷调查的有八个系部的学生,有效问卷400份。问卷问题为笔者自己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个体对英语角活动的认识、参与目的、态度、活动表现及效果,力求真实地反映学生英语角语言交际活动的现状。笔者对所获资料进行认真地归纳和整理,并列表反映有关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英语角已经在校园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加强在班级内对英语角的宣传。而宣传海报作为每期英语角对外宣传最重要的窗口,要在宣传内容上下工夫,使海报的内容详细又不失特色,避免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而且要扩大覆盖面。
  
  被调查者中51%的同学表示想提高口语,学点东西,而29%的同学表示是出于各系部学习部的规定,被迫参与。参与者中,74%的同学表示参与英语角是无备而来。英语角每期的海报都将topic提前3-4天打出,目的是为了参与者能提前准备,到英语角当晚能与他人分享个人观点,达到有目的地练习口语的目的。参与者本身也是学习者,水平不高,如果不事前作准备,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那么参与当晚即便搜尽枯肠,也只能收获一般,或干脆当听众。
  对于英语角的举办形式,47%的被调查者表示接受以英语聊天为主,穿插些小游戏这种形式。对于英语角的四大主打板块,61%的同学倾向free talk,选择topic discussion的只有8%,56%的被调查者认为每期的topic的内容还可以。英语角作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系列之一,对大学英语第一课堂的教学起着扩展、补充的作用,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英语角每期的topic都是根据大一、大二的教学进度制定的,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目的是便于参与者能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口语,学以致用。但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这部分还有待加强。此外,参与英语角的人群应当多元化,在学校这个特殊环境下,我们英语角的参与人群主要有全院在校学生、外籍教师、大学英语教师这几个群体。
  
  从实际数据来看,英语角只要认真组织好,还是能够起到大学英语教学应有的效果的。
  
  四、分析
  
  笔者认为,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效果不显著,其主要原因是:
  1.对英语角活动认识不足
  在主观认识上,不少学生把英语角简单地看成是以英语为交际手段开展的一种课外活动,并没有主动地把它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语言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课外活动被一贯地认为是丰富知识、开发兴趣的一种途径。它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具体课程的任务学习,无需刻意作出努力来完成。所以在对待英语角活动时,大部分学生视它为接触英语的途径,以接受“熏陶”的态度进入英语角,希望在与别人的交际中能更多地感受语言,获取信息。由于他们大都没有进行任何语言或话题内容上的准备,交际中容易出现信息含量不够或表达不自如等问题,从而影响交际欲望和兴趣,较难产生大的收获感,也不易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
  2.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的频率、活动前的准备情况,以及交际中出现的问题,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学生明显的被动参与的倾向。这一方面与对英语角的认识有关,另一方面折射出传统教育模式的残留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注意驱动学生内在的认识动机,使他们主动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消极接受信息的被动地位,造成学习自主意识和能力不强的缺陷。这种缺陷反映到英语角活动中来,使学生不善于以英语角为契机,就指定的主题主动寻找各种渠道积极进行准备和积累,以促成所学知识在交际中的有效应用。
  3.不善于运用各种交际策略实现交际意图
  交际策略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可“保持交际渠道的畅通,使交际者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Tarone,1983),”又可以“增强交际信心,克服焦虑感(Savignon,1983)。”(转引自高海虹,2000)而参与英语角活动的学生,除少数口语交际能力比较强外,不少人因缺乏对交际策略的认识及运用能力,在遇到诸如话题、主动打开话题或双方程度差距大等问题时,通常只是放弃,即退出交际、转换语言,或舍难取易,回避话题,以获取语言相对的准确性或保护自尊心。其结果使交际过程过早地结束,妨碍了双方交际意图的实现,也影响了目标语言的习得。
  
  五、结语
  
  综合前文的调查、讨论和分析,可以说,学生参与英语角活动的效果不显著,是导致参与人数不稳定局面的直接原因。大部分学生入学时本着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参与活动,但由于认识、态度及学习策略上的偏差,造成目标与实际效果的反差,由此产生焦虑和挫败感,进而对英语角活动本身失去兴趣和信心,由积极参与者渐渐变成稀客,最后甚至不再踏入英语角。所以,笔者认为,关注英语角的问题,适时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角学习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有关国外教学动态的报导指出,国外外语教学模式已将课堂教学重心转向第二课堂。这说明,通过第二课堂学习将教学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使其成为外语教学的主体,有利于发挥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扩大知识面,培养外语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Savignon,J. S. 1983.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Theory and Classroom Practice. MA: Addison-Wesley.
  [2]Tarone,E. 1983. On the Variability of Interlan guage Systems. Applied Linguistics , 4:143-63.
  [3]高海虹.交际策略能力研究报告――观念与运用.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

推荐访问:英语角 问卷调查 思考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