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践,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灵活运用教材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是一门极富创新内涵的学科,数学教学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三个元素。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的超前意识,才能抓住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创新成果。
  1. 了解数学的发展,使学生志趣创新。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数学史中的一些辉煌成就,如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介绍对数的发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和贡献,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应用数学和数学应用的发展,如海湾战争实质上是一场数学战。通过大量的事例,让学生感受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动力,让学生知道创新能力人皆有知,使他们增强创造信心,树立创新志向。
  2. 创设问题情景,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欲望。例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我先给学生讲一个历史典故:在国际象棋的64个格子中,从第一格起放一粒麦子,每后一格所放的种子是前一格的两倍,依此类推,共有可放多少粒种子?答案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麦子,若把这些麦子铺在地球表面,竟约有9mm厚。如何能简便、快捷地计算出这个64个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和?通过这样的历史典故创设等比数列求和问题的情景,设置悬念,使学生觉得新奇、有趣,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为发展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3. 鼓励学生质疑,诱发创新动机。
  “学贵有疑”。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而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关键又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设计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和问题,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广阔的置疑问难的天地,诱发他们的创新动机,使他们在探索中学习科学方法、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对学生的积极争辩、刨根问底和标新立异应加以赞赏。
  
  二、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只有创新意识是不够的,创新是在未知中求索,不可能一帆风顺,还要不怕失败和挫折,敢于创新,具有创新精神。
  1. 介绍科学家的生平和事迹,启迪学生树立创新精神。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很多事例反映了数学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为此,在学习数学内容时,我给学生讲述了三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高斯的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成果的取得是一个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做了大量的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能得到的,鼓励学生要学习数学家们那种科学求实、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
  2. 注重数学活动的探究性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个体的创新是建立在自己独立思考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维活动的非模仿性和独特性,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有自由表达自己解决问题思路的宽松氛围,有与同伴交流的机会……那么他们就是从事一种“开窍”的活动,这有助于发展其创新精神;相反,如果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模仿、记忆、识别、练习”等“对号入座”式机械性学习活动,那么他们就是从事一种“闭窍”的活动,而这将逐渐消退学生的天性中所包含的创新意识。因此,对课堂上每一个数学问题的设计方案力求多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规律发现的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特别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形象化地表示数学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尽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大胆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并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可以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例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一节中,多安排一些实例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让学生用自己收集到的真实数据来检验和否定他们的错误认识,才是有效的教学途径。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让学生走出思维定势的束缚,培养对科学方法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
  
  1. 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数学的例题教学中一题多解,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敢想、敢做、顽强、自信的求实品质,拓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分析2:已知式为两数和的不完全平方,联想完全平方式,可将其恒等变形,然后再进行和差与积的互化得另一解题途径。
  
  一题多解,既符合素质教育摆脱“题海”的要求,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得的知识纵横联系、广泛迁移、灵活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深刻理解概念,克服循规蹈矩,善于多向思维的良好思维品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课程改革是教育的必然趋势,只要更新教育观念,把握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