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解题能力大赛试题 浅谈阅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训练

  摘 要: 语文阅读试题由于其在考查学生语言思维、领悟、表达等综合素质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中考语文阅读试题所占的分值越来越高。本文主要训练语文阅读试题在考试中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训练 语文阅读 解题技巧
  
  对于阅读试题,由于阅读试题的题型多样,出题角度宽泛,涉及的面广,所以解题方法和技巧越来越灵活,难度越来越大,很多考生为此失分很多。一方面是由于阅读试题自身的难度确实较大,另一方面也有学生没有掌握恰当的方法和策略的缘故。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语文阅读试题呢?
  下面就以一道中考阅读试题为例,来训练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试题: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11}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12}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一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 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2. 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3. 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4. 品读第{11}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5. 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6. 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香”。读了本文,请谈谈你的感受。
  在把上面的题目都做完后,如果我们掩卷反思自己的做题过程,能否根据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总结出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笔者认为,对阅读试题主要抓住下列三个方面。
  1. 使答题思路有条不紊
  从答题思路上看,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①细致阅读材料,整体了解材料大意。读完全文,把所有段落的意思连起来想一想,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运用了哪些典型的艺术手法;文章的结构怎样;等等。比如上例,全文十二个自然段,就要停顿十二次,分别想想各个自然段的大意,然后把十二个段的意思连起来想一想,就能概括出全文的大意。②审读题目要求,读题目一定要细心,分清问题的个数,作答的具体要求。③把答案要点与题目要求对照找差距,再带着差距去研读材料,边研读边修正、补充答案。
  2. 把握语言和题目的隐含信息
  隐含信息常见的有五种方式:①语言变异处,②语言空白处,③运用象征处,④引申升华处,⑤着意写景处。例如上例中的第{11}段,它是独句成段,看到既然是“乞丐”又是“富有”的人的“矛盾”表述,就知道这里有许多隐含信息,第4题要求“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就是要求考生发掘这些隐含信息,只有把这些隐含信息都挖掘出来了,才能顺利作答。联系前文,尤其是第⑧段,不难回答:因为坏的物质条件没有遮敝他精神的清明,即使在物质上很穷,但他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再如第5题,要求指出“梅香”的含义,条件是结合⑧⑨段,仅仅理解成梅花的香味,太浅表化,作者在第⑨段已经明确指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这才是“梅香”的真正含义。要说明的是,有时对题目中的隐含信息,可以根据分值来推测答案给分点数目,以避免要点不全而失去本不应该丢失的分。
  3. 使答案作到准确简明
  常用的技巧有三种:(1)摘录。就是用阅读材料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原原本本地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抄写在答题处就行了。虽然有的考题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但肯定不能抛开原文尤其是原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来作答。事实上,这类题目必须摘录文中的关键词语并按照题目要求重新组织就能解决。如上例第2题,只要找到第⑤段,摘录其中的关键语句“他震惊的是”、“另一个震惊的是”就能回答:穷人也会赏梅花;富人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因此原则上,如果能用原文相关原句作答的,应尽量用摘录的方法。试想,如果自己另外概括,失分是令人十分心痛的。因为可能题目并非不会,答案也可能绝非全错,甚至可以说是对的,仅仅不合“评分标准”而已。(2)改造。就是学生在原文中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句子太长不符合书写要求(字数等)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实际上上例第2题的答案,我们对原句还是作了点改造。(3)概括。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整体把握选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义的基础上才能悟出答案,或要求结合自己实际谈体会,就要用概括的方法。做这类题目,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来表达。如上例第1题,要求概括“叙述的故事”,就需要归纳概括: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再如第6题,谈读了该文的感受,也需要概括回答。
  总之,语文阅读试题的答案要点表述,如果仅仅结合原文或题目要求作答,一般只能得个保底分,想要得高分甚至满分,则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当然,书写工整、清楚,卷面整洁,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则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推荐访问:解题 浅谈 试题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