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

  摘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必须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高校管理必须适应形势变化,确立依法治校理念。  关键词:高校 依法治校 制度建设
  依法治校是推进我国全民素质教育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维护高校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增强学校领导、教师和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是依法治校
  1.依法治校是实行民主管理、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具体体现
  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是人才之家,高等教育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原则。高质量的教学和高水平的科研,需要由高质量的民主和谐的创业环境。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增强。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必须充分满足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要求,让他们知校情,参校政,督校务,充分发挥每一位教职工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积极性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让他们所思所想所需所要充分展示出来,集思广益,民主集中,真正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使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思想得到具体落实。
  2.依法治校是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需要
  学校的主体是广大师生员工,在依法治校过程中,必须体现师生的主体地位。依法保护师生对校内事务的知情权、批评权、建议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保护师生的利益和个人发展的合法权益,是高校保持内在活力的关键和最终动力。高校离开了教职工的辛勤劳作和严谨治学,就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质量有所下降。有些高校制定的校纪校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处罚学生随意性大,学生权益受到侵犯,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救助。因此,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也要求依法治校。
  3.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迫切需要依法治校
  近年来,在高校中,由于缺乏法制,许多方面无法可依,也有许多方面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校园环境缺少一种浓郁的民主和法制氛围。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校务公开等各方面都缺乏规范正当的程序,出现了一些乱象,这些乱象反过来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产生这些乱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制缺乏、缺漏并轻视法制的结果。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加快依法治校进程
  实践证明,制度建设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不为领导人的更替及其意志的改变而改变,是依法治校的长效机制。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进程中,应当明确政府的责任是宏观调控,高校自身的责任则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努力建立“学校自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民主管理”的格局。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依法治校工作的责任制度,成立一个由学校主要领导、校内有关部门如工会、纪检监察、教务处、学生处等负责人组成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及时了解和解决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问题,明确机构,责任到人,归口管理,综合协调本校依法治校的相关工作。
  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制度体系的建设要服务于学校改革与发展,服务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此,在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的原则。建立领导分工负责制度和奖惩机制,增强领导的责任感;高校要在章程的统领下,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党委和行政议事制度、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规范决策和研究工作的程序,使民主集中制原则得以贯彻执行,以保证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民主和科学;建立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学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产后勤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制度,形成公开、公平、公正、客观的学术评价和人才竞争机制,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依法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建立融教育、服务、咨询、保障为一体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保证各项规章制度与文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依章办事,严格执法,违法必究,使管理者置于法规制度之下,使法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实现校内各项工作有序管理,依法而治,全面提高管理效率。
  内强素质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干部是高校管理的主要力量,他们在管理中能否严格按照法律和制度办事,关系到依法治校的效率。因此,提升高校干部的法律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选拔使用干部时对其法律素质也必须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

推荐访问:浅析 依法 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