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摘 要: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的主流。本文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状况,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探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生;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99-01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一直停留在教师空讲道理,把现成的答案教给学生死记硬背上。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教条的套话,不知道有什么用,更不知如何用,因而厌倦品德课。江总书记曾强调:“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如何让思品课有声有色,且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任务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情境
  在教学设计中,选择合理案例解决的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的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氛围。
  如在九年级“党的基本路线”一框的教学中,我设置这样一个情境:除夕之夜,小强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爷爷深有感触地说:“我年轻的时候,只能听广播。”爸爸接着说:“我年轻的时候,要跑到几里之外才能看上一场电影。”小强自豪地说:“现在,我可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奶奶兴奋地说:“现在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哇!”……请问:1、这则材料可分解为哪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当时的国情的?2、举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你家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我将学生回答的各种答案让全班同学评议、争辩,最后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当学生看到了教材中叙述的内容与自己的看法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脸上充满成功的笑容。这就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要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二是要根据所授的内容,安排贴近学生实际又刺激思考的情景,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整个课堂充满创新的气氛。
  二、改变学习方式,鼓励求异思维
  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从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学会合理消费”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组的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第一组:青少年学生消费群体调查小组;第二组:老师消费群体调查小组;第三组:家长消费群体调查小组。这样拟定好调查活动的对象和目的、内容、要解决的问题,各调查小组集中汇报调查情况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欲望。把原来一言堂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在活动中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效果更好。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鼓励学生质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异思维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营造民主气氛,让学生“活”起来
  教师怎样看待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活跃程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精神。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自信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其次,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化解学生害怕出错的情绪。要允许学生出错,并给予学生重答、补充的机会,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耐心倾听,不随便打断学生的思路。对于学生的新奇念头,要给予赞扬和保护,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比如在教学《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课时,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置了四个颇具研究性而又具有梯度的环节:
  1、前准备一杯净水,一节废电池。学生纷纷猜测,注意力集中到了讲台,兴趣骤至。2、课始,我把废电池放入净水中,随即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杯水有没有受到污染?学生纷纷议论,各抒己见。3、我把废电池从水中取出,问:你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水受到了污染?学生开始讨论,有的学生说用观察的方法,看看水质就知道了,还有同学说用仪器去测试一下……4、在同学们热情高涨时,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说一说你身边环境受污染的情况,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请学生代表发言。我认真听着他们的发言,不时为他们精彩的“演说”而喝彩。在这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唤醒,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四、重视活动教学,在社会“大课堂”中培养创新精神
  思想品德教科书的每个框题中都安排有若干活动,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培养创新精神的又一重要渠道。
  如九年级思想品德《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这一课,第一个活动是科技改变生活。说的是一家三代通过观看“科技改变生活”的专题片,感受科学技术的力量,畅想未来通信工具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我在上这课前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参观、访问、做调查,多渠道搜集科技改变生活的事例。在上课时通过汇报、交流、讨论、辩论等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过程。最后,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把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撰写成科技小论文。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巩固了新知。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在课堂中感受不到的东西,达到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中 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