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要培养学生哪些科学素养

  【摘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科学素养明确界定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由此可见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实践能力是科学素养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那么,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试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 学生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由文化素养引申而来的。素养和素质含义接近,但素养与素质相比更强调后天修习涵养的作用,即学习提高的重要性。国务院2006年3月20日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把科学素养明确界定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由此可见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实践能力是科学素养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那么,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试进行探讨。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人的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激发人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乐于学习,把枯燥的学习转化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好奇心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生来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尤其是对自然界那些有生命的生物充满了好奇心,对形形色色的生命现象充满了热情,并在探索生命规律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充实感和兴奋感。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将这种好奇心保持下来,并将其转化成为对科学和学习科学的正确态度。
  动物行为学创始人达尔文、摩根、发布尔、巴甫洛夫。他们都是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对动物的行为进行细致地观察、研究,创立了动物行为学。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也是溶菌酶的发现者。一天,患感冒的弗莱明在观察培养皿中的菌种,鼻涕不断流出,突然他灵机一动,取了一点自己的鼻粘液加到一个培养皿中。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粘液周围的细菌几乎立刻被溶解了。显然,粘液中有某种东西对这些细菌有致命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物质是人体抵抗病菌的天然防御物,因为它像酶,能够溶解细菌,弗莱明便命名为溶菌酶。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认真思考的习惯。免疫学奠基人詹纳,发现挤牛奶的女工不患天花病,进一步研究,他发明了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病,开创了近代免疫学的先河。一战后的一天,弗莱明正在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突然发现,一个培养皿中原来生长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变成了青色的霉菌,而且凡是与青色霉菌接触的地方,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变得半透明,最后完全裂解了,培养皿中呈现出干干净净的一圈。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弗莱明意识到可能出现了了不起的东西,进一步研究,他发现了青霉素,于1945年获诺贝尔医学奖。
  3.培养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生物学的发展,凝结了科学家艰辛的劳动。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如达尔文冒着生命危险做环球考察,虽历尽艰辛,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巨著《物种起源》;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花费了整整27年的时光。生长素的发现历经了半个世纪。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是从1979年4月开始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使他们找到了胃溃疡等疾病的“元凶”,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说,“现在已经得到普遍证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超过80%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这一发现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胃炎等疾病的认识。让人们不再仅从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中寻找胃病的原因,而是着眼从临床角度使用新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大大提高了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彻底治愈的机会。
  4.养成大胆质疑和勇于创新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怀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如果没有当初沃伦对“正统”医学理念的质疑,也不会有后来幽门螺杆菌这一研究成果的问世。解剖学的奠基人盖论,对人体结构从事长期研究,他的理论当时和《圣经》一样,成为人们信奉的信条和依据,被誉为“解剖学之父”。但是,他的一部分观点有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后来维萨里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并大胆的修正了盖论的错误观点,推动了解剖学的发展。
  5.提高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创新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的最大特点之一。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的关键是创新,包括实验方法设计、对照实验的确定、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数据收集等方面的创新。教师对此应逐步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尝试、总结。实验操作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点点滴滴做起,切实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重视方法、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生物学 科学素养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