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_谈教学中的发散思维

  如何培养创造力呢?关键是激发创造型思维。在当前中小学教改实践中,突出表现对发散思维的重视。�   发散思维是对同一个问题从多种角度着眼,搜寻多种可能性,从各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它不拘泥于常规,充分表现出思维流畅、变通的特点,追求独特新颖的设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导致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的结果。因此,被看作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与创造力培养又密切的关系,并被看作测定创造力的特定标志之一。把提倡发散型思维看作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是不无道理的。�
  多年以来,在中小学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集中的思路、整齐划一的行动。语文课文的分析,老师掰开、揉碎,再嚼一遍,为给学生。学生的思路与教师如有不同、甚至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印象。如此保姆似的教学方式和要求,扼杀了学生宝贵的创造精神。�
  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结果是造出许多无特点的学校和无个性的学生:你分辨不出甲校与乙校又什么差别;而号学生又像一个模子磕出来的“标准件”!�
  今天,时代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在一些教学实验的课堂上,一反过去“水波不兴”的状况。学生思想活跃,发言踊跃,各种不同的意见受到教师的鼓励。“一题多解”、“一稿多谢”,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这些实践对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提倡发散性思维,是教学方法的一项重要变革。但是,我以为如果把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之间画上全等号,并与集中性思维完全对立起来,也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规律的。在当前中小学的教改实践中,意见存在这样的倾向。�
  任课教师对多种解法的优劣不加评论,甚至对明显的错误不予纠正。一节课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如果以为这样就是培养创造性,显然是片面的。激发求异,培养创造性思维,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例子说明,创造性思维不仅要求发散,而且要求集中,即对发散思维提出的多种可能性再比较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获得较合理,较理想的一种可能。这一选择,乃是思维从发散到集中地转化切机,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极为重要的。�
  有一位教师,在课堂出现两个学生不同见解时,因一时难以判断孰是孰非,便对学生说“请你们课下把这个问题争出个结果来,下一次课上向全班同学做个汇报,好吗?”这位老师的做法,既避免了在课堂上单位太多的时间,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热情,同时不使自己失去主动。这是评价的益处。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提高了对教师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和智力)方面的要求,并且提高了对教师非智力因素(面临窘境与难题时的应变能力与风格)方面的要求。但他所获得的时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是对教师最大的酬劳吗?�
  总之,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这种思维形式的循环往复,就是创造性思维得以形成和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过程,即是创造力的增长过程。
  
  ��收稿日期:2011-11-20
  

推荐访问:发散 思维 教学中 谈教学中的发散思维 培养发散思维语文教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