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


  摘 要: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了要正确认识道德素质的内涵;道德素质在社会中的作用;道德素质提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加强“四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关键词:道德素质;提升构建;和谐社会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充分彰显了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人人应该做加强道德修养的表率。
  一、正确认识道德素质的内涵
  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也关系到家庭、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里的“德”,包括政治品格、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四个方面。现阶段在我们党内,强调干部的“德”,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更加重要、更有份量。我们常说,做人要讲人品,做官要有官德。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是个人行为,在党内和社会上往往具有重要的示范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道德素质,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此外还有文化素质、心里素质、身体素质等等,是一个特定的范围词加在“素质之前”,从而确定所指素质的范围或方向。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道德素质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的体现,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长期自我修养形成的结果。如今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丑美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不讲信用欺骗诈骗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广大党员干部要给民众树立榜样,发挥道德风尚的引领作用,并营造良好的道德舆论氛围。利用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模范,评选等主题活动,或是设立道德观察专栏,褒扬美好,鞭挞丑恶,把有效的系统道德观念灌输给大家,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道德环境。
  二、道德素质的社会作用
  (一)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升华广大干部群众的道德境界,进一步增强社会和谐力
  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主要体现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精神。即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遵守法律等社会公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以及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家庭美德。新时期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二)道德的规范和引领是全面建成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
  道德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人的道德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具有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道德的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人的道德素质的社会作用。提出“德者,国家之基也”,“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德乃做人之首,道德是文化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所有这一切都表明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必需,没有人的道德素质,就没有社会和谐,也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没有人的道德素质的提升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三、道德素质提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社会管理的优劣,体现在公民素质的高低上,公民素质的高低体现在社会道德上。如果社会道德冲破底线,必然是公民素质太低而引起的,如果公民素质太低必然是社会管理存在重大缺陷引起的。道德作为一种有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调节、教育和认识等职能。道德的各项职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对社会发挥着作用。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去建立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建立、巩固和改变。
  道德属精神范畴,不仅表现为民众的行为规范,而且还表现为民众的价值信仰与精神。一个缺乏道德精神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缺乏道德精神,就会导致社会成员精神匮乏,就会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影响社会安定和秩序,使民族失去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导致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沉沦和分裂。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以道德规范为基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公民道德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道德基础。
  四、加强“四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简称人生四德,从社会到个人,“四德建设”基本上可以涵盖道德建设的内容。“四德建设”是一项特殊的工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需要我们持续推动,不懈努力才能见到成效。当今社会,我们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弱化了成人的道德教育。如今,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准和我们的祖先相比明显下滑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加强族民的道德建设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推荐访问:全面提高 构建和谐社会 公民 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