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_让学生感受语文课文的精妙之美

  摘 要: 美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审美能力,并使学生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感。   关键词: 美育 语文教学 课文之美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因为美育能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情感,培养人们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观,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到愉悦和满足。初中阶段侧重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美学的角度感受语文课文中的美,能够感染学生的思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想象力,强化记忆力和实践能力是很有帮助的。纵览语文课本,能感受到精妙之美的作品不胜枚举。
  一、感受充满活力的动态美
  一般地说,对景物进行动态描写,要么抓住它的动态特征进行描绘,要么用动态词语对静态事物进行描绘,从而使景物达到形象鲜明、动感十足的美学效果。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汽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里用了动态词语“蒸”“撼”,精确,贴切,生动形象,气势磅礴。“汽蒸云梦泽”写出了洞庭湖的云蒸霞蔚,湖广物茂,美丽宽阔;“波撼岳阳城”笔力千钧,写出了洞庭湖的波涛汹涌,古城摇动,宏伟壮观。这两句诗着意描绘动态中的洞庭湖,充满着活力与生机,让人倍感心胸激荡,似乎洞庭湖之壮阔景象就在眼前。又如林希的散文《石缝间的生命》,有一段对松柏树根的描绘:“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作者观察细致,描绘了树根在一个又一个的石缝间“扎进”又“钻出”,并“沿着”青石“延伸”,努力地“抓住”栖身的岩石的情景。这样用动态词语把静态的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呈现出漫画式的动态美,让人体会到树根的这种顽强拼搏、默默无闻、坚持不懈的战斗精神,真是妙不可言。
  二、感受温柔清新的宁静美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诗的起势轻灵、悄然,“轻轻的”连用三次,不厌其烦,然而正是在这回环往复的韵律中,表露出作者与康桥无限缠绵的感情,且渲染出日暮黄昏之时的康桥是多么的宁静。接着,开始描绘康桥迷人的景色:河畔的“金柳”如风姿绰约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心中亦隐亦现,河底摇曳的水草似乎也在轻轻地向痴迷的诗人招手致意。而诗人在这仙境般的宁静而和谐的暮色里,极甘心地做一条静静的小草。当诗人继续在康河中泛舟“寻梦”时,这梦像彩虹一样,是那么的迷人:“金柳、青荇、清潭、清波、星光……”此情此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多么令人如痴如醉。眼下,就要与康桥惜别了,一种离愁别绪涌上心头。作者虽十分留恋康桥,然又不愿打破康桥的宁静恬美,只想“悄悄的”离开,也“不带走一片云彩”,只愿它静静地、静静地立在康河上。全诗写的是何等的美妙。在这里,读者完全陶醉了,如临其境一般,享受着康桥那美丽的宁静与宁静的美丽,感悟那种对母校的热爱与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三、感受朴实无华的自然美
  就美学来说,“浓妆淡妆”总是美。然而人们有时常常偏好于淡雅、朴素、自然之美,喜欢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返璞归真的情趣。因此,景真、情真、意真的自然美,常常受到人们的青睐。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诗人以画家那样敏锐的眼光描绘进村所见的景物的画面美:村舍绿树环绕,青山斜隐村外,谷场宽敞平坦,菜园果蔬满是,故友畅饮话桑麻。这一派恬静的山野村舍景象,散发出清香的泥土气息,呈现出和谐的自然之美。试想,读者们眼前展现的难道不是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图景吗?
  四、感受匠心独运的对称美
  对称,是世间万物所共同具有的特性。人们生活在对称的环境中、观念中,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讲究事物的对称性,追求对称美,认为人体的四肢五官,座椅上的两个扶手,叶子的脉络,等等,都很美。因此,对称美自然就渗透到人们的审美意识中去。人类依照对称美的规律创造出了它的表现形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它的对称美真是令人叹为观止。(1)体现语句的对称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句式整齐,用词精确,词义相对,音韵铿锵,读起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无不体现出语言的对称美,展示出他过人的语言功力和高雅的音乐艺术细胞,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锤炼和概括能力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2)体现段落间内容与表达方式的对称美。“若夫霪雨霏霏”至“感极而悲者矣”段与“至若春和景明”至“其喜洋洋者矣”段,它们的对称美更是妙绝了,不仅内容对称,表达方式也对称,实乃创作典范。从段落内容上看,这两段形成排比,分别写出“洞庭之美景”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暗一明、一悲一喜,互相对称,形如双峰对峙。从表达方式上看,两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都是先写景,后抒情。即第一个画面,描写洞庭湖景色之阴,抒发迁客骚人之悲的心情;第二个画面,描写洞庭湖景色之晴,抒发迁客骚人之喜的心情。这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情景交融,达到了极力渲染“迁客骚人”的悲和喜的最佳效果。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意境如诗一般。这种对称能让学生在更宽广的范围内饱览洞庭一湖的气象万千之美,又从内心感受到高度概括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之妙。这两段分门别类,层次清楚,无不体现出段间的对称美。对称美的魅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同学们在这种简单之中藏精妙的对称美的引领、熏陶下,自然会对美好事物孜孜追求,达到讲究均衡、稳健、圆满、和谐的至高境界,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趣,获得美的享受。
  五、感受浮想联翩的朦胧美
  这种美是一种形象模糊、概念不确定、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朦胧含蓄的美,是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之一。它可以造成特定的意境,诱发人的好奇心,激起人的探究心理,使欣赏者通过猜测、想象和意会,在似明白又模糊中得到一种特殊的审美享受。如在汉乐府诗《陌上桑》中,作者没有从正面描写罗敷“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貌,而是以洗练的文字,从侧面虚化勾勒出人们见了她后的如痴如醉的“美”的反应:“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恨,但坐观罗敷。”至于罗敷的音容笑貌则不着一字,给罗敷的美貌罩上了一层轻纱。罗敷的美,读者只能根据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了罗敷后所产生的言行举止各自去想象,去感悟,去琢磨,并按自己的审美标准,再塑一个新罗敷。这样,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形色各异、美若天仙的罗敷,这就是朦胧之美所特有的极高的艺术魅力和神秘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也满足了中学生对罗敷完美外貌形象的期盼。
  可见,美育能培养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帮助人们获得健美的心灵和高尚的情趣,以愉快的方式让人们掌握各种知识,是引导中学生走向美好生活的途径之一。语文课文的精妙之美无处不在,只要将它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师生自会在这种耳濡目染的氛围中不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袁行霈.历代名著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推荐访问:精妙 课文 之美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