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视阈下道德教育的性别探究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xls/jxls201649/jxls20164963-1-l.jpg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学会关心”在加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背景下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主题,为世界所共同關注,这就要求研究者能从关怀伦理学的视角展开道德教育的性别研究,这既是研究的种新趋势、新探索,更是德育改革创新的推动力。
  关键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道德教育;性别和谐
  中图分类号:B82-0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40-02
  关怀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年代初的美国,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首先对科尔伯格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在科尔伯格进行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实验中,吉利根对其“女性道德发展似乎不足”的现象提出了质疑,进而提出在女性的道德思维中存在着“关怀”的道德取向,从而建构了关怀伦理学。[1]
  一、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解读
  女性主义(Feminism)始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它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从母系时代的母权制度到父系时代的父权制度后、进入到了全面向父权制度挑战以实现人类男女平等的“平权时代”。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的伦理学理论。这种伦理学将以往视女性特质的关怀上升为普遍意义的伦理学范畴。因而区别于传统的以男性为主导的公正伦理。
  卡罗尔·吉利根和内尔·诺丁斯作为关怀伦理学的奠基者,他们两位学者之间的观点有着明显的区别。吉利根曾经从历史与哲学的视角建构的全面关怀伦理学,并在理论上反思重男轻女的整个社会文化传统。她指出:关怀伦理学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的一种价值观,而不仅仅是针对女性的。强调男女都应负起关怀的责任,关注他人的需要,认识到关系的意义。[2]
  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教授在关怀伦理学中形成了完整而深刻思想体系。本文主要以其关怀伦理学及其道德思想理论作为代表来论述道德教育中的性别研究。诺丁斯的在关怀伦理学中提出,关系是人们存在的前提,而关怀则是道德的根基。她提出互相关心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关心是处于关系之中的生命状态,我们不能将关心过分地认为一种美德。诺丁斯指出被关怀者的接受才是关怀行为的完成,关怀关系存在并延续依赖于被关怀者认可了关怀者的关心。即包含了接受、认可与反应的被关怀者意识的存在。否则无论关怀者如何做,其行为都不能被被关怀者视为一种关怀行为。[3]
  二、道德与性别
  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表明,两性差别是存在的,并表现在他们道德价值重心、道德思维模式与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
  1.道德价值重心。男性与女性由于思维特点的差异而对众多的甚至包括社会、人类等主要问题有着不一样的视角与看法。对布莱拜克和诺丁斯等人的女性伦理思想研究归纳,可以看出两性的道德价值重心的迥异。(表一)
  由此表格可以看出,女性总体上偏向“关怀”,而男性总体上偏向于“公正”,但是这并不表明女性就抛弃了公正或是男性抛弃了关怀,只是彼此的侧重不同罢了。所谓“男性道德”和“女性道德”只是相对而言的,不能一概而论,其差异也并不意味着道德上两性绝对的对立不容。
  2.道德发展方式。相对于女性,男性的理性与独立的思维方式投射在在道德上则表现出相对于女性更为公正的道德取向。而关系性思维方式的女性在道德发展上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关怀取向。科罗伯斯研究证实,男性的关怀与道德发展阶段呈负性相关。如果我们理性地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女性主义所说的关爱等品质并不是简单的就可以用量化的研究方法来测量,而且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是科尔伯格量表,目前的研究不论是理论依据还是方法上的统计都依赖并倾向于解释这一理论。在长时间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环境中,女性长久的压抑自己本性的道德观,所以说实证研究结果不能否认女性在道德上的新发现。[5]
  3.道德思维模式。在思维方式上男性更倾向于将自己理解为理性而独立的个体。相对于男性思维的这种个体性与独立性,女性表现出明显的关系倾向。女性往往从关系出发把个体理解为关系中的个体。男女思维模式在道德发展上如原则性、情境性上也体现出一定的不同:男性的思维方式相比较而言更具有逻辑性,面对问题寻求答案时往往依据普遍的原则,以所处的环境和内心世界为支点出发;女性则强调依据情感、态度、情景作为推理基础。在主动与被动性上,女性更倾向于以主动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对人的关怀,男性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的被动思维方式。
  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之下,社会文化形成了以“男主外、女主内”为特点的男性社会角色分工,并在这种社会共同认同的文化氛围的规范下形成了女性的家庭主妇式生活方式,温柔、顺从、体贴和内敛成为东方女性必备的美德。这一文化传统所诠释的两性道德发展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对女性的偏见,也带来了女性道德价值的压抑。因此,男性和女性在道德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从本质上看是由构成社会的文化环境与传统决定的。
  人类的道德有“男性道德”和“女性道德”,在人类的生活中背负着不同的使命,二者相携相生共同构成了人类的道德结构。但是,在伦理学、社会学和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贬低“女性道德”、抬高“男性道德”的形式长期存在,主要有显性歧视、隐形歧视和反向歧视三种表象形式。[6]社会上部分群体、个体公开宣称男性优于女性就是一种显性的性别歧视;隐形歧视就是采取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而这些标准和要求就是从男性的角度进行出发和考虑的;反向歧视就是通过赞美女性的某一特征而把女性仅仅局限这一特征的领域。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是隐形歧视,即采用男性的评价标准衡量两性。
  在道德理论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的同时,在道德实践中也同样存在,具体到教育领域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对于道德方法,柯尔伯格认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则探讨了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榜样(modeling)、对话(dialogue)、实践(practice)和认可(confirmation)。榜样在道德教育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在关怀伦理学看来,榜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关怀关系中,关怀要被关怀者所感受,要让被关怀者知道自己被关怀、被尊重,展现的是人性化的关怀;对话是开放的、自由的,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对话是真实感情,彼此之间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充满关心的关系从而得以建立;其次,因为关心的观念与态度是由实际经验形成的。实践可以给人们提供锻炼关心技巧的机会,并给发展每个人的个性提供成长的机会。实践的领域应尽可能是多领域的,并强调实践的无偿性。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经揭示了男女两性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们对此并不否认,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相关伦理,根据两性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不能进行“一刀切”教育,构建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
  在多元化时代的境遇中,人们价值判断也趋于多元化,对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研究让我们以更活跃的思维去开拓道德教育的空间。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视角浅析道德教育中的性别问题有待于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希望能开启一个关心和了解未来道德教育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鸿燕.关怀伦理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4).
  [2]肖巍.女性与伦理学[J].哲学动态,1998,(4).
  [3]邵建芝.诺丁斯关心理论及其对我国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7.
  [4]欧阳文珍.品德心理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183.
  [5]Krebs,D.L.,Vermeulen,S.C.,Denton,K.L.,&Carpendale,J.I.Gender and Perspective Differences in Moral Judgment and Moral Orientation[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1994,(1).
  [6]龚群.关于道德价值的概念及其层次[J].哲学动态,1998,(1).

推荐访问:伦理学 道德教育 探究 关怀 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