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我国语文教参研究综述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参考书”(简称“教参”)是“按照每册教科书的内容编写的辅导教师教学的用书”①。语文教参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多数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常用的工具书。本文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参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笔者检索了“中国期刊1999—2007年全文数据库”,检索项“篇名”分别输入检索词“教参”、“教学参考书”、“教学用书”,逐篇阅读筛选得到有效篇目101条,依学科归类,制成教参研究论文分布表(表略)。
  从表中我们看出,这些论文的分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分科论述占了绝大部分(90.1%);第二,学科分布面较广,涉及10个学科,其中语文科研究论文一枝独秀,占六成;第三,研究主题相对集中于“知识点指瑕”和“教参功能及使用”这两方面;第四,语文教参研究覆盖主题最多,相比之下,其他学科研究主题比较单一。可见,在中小学各科教参研究中语文科目的研究论文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研究最为活跃。
  
  一、三十年间语文教参研究热点分述
  
  鉴于语文教参研究最为活跃,笔者将视角聚焦于此,并将关注的时间段延伸至1979—2008年,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手工查阅《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学》等语文教育类期刊,试图比较全面地观照、反思语文教参研究的得失。由于笔者视野所限,难免挂一漏万,或有重要文献疏漏,谨致歉意。
  1.指出语文教参所呈现的知识的瑕疵,提出商榷意见,是最持久的研究热点。
  针对语文教参中某一知识点提出商榷意见,是三十年来语文教参研究中最为热门、最为恒久的主题,具体内容包括:
  ①针对教参对课文尤其是文言文的释义提出质疑。司凤兰的《孟子“平等思想”考——〈孔孟〉及“教参”相关内容质疑》(《中学语文园地》2003年第10期)指出,黄仁宇先生在课文中引用“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明显失误,而教参对“低水准”解释有望文生义之嫌。朱红梅的《“燕赵感慨悲歌之士”何指?——与人教版教参商榷》(《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4年第3期)认为,韩愈强调的“燕赵感慨悲歌之士”不是那种徒有报国之志,“常常放声悲歌来宣泄自己胸中的郁闷”之人,而是那些不仅有报国之心,更有报国之行,不计个人荣辱,忠心耿耿为国效力的人。乔正康的《说“白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对教参中《登鹳雀楼》“百日”的释义提出了质疑。这类论文很多,如刘璞的《〈与朱元思书〉中几个注释的商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张树岚的《〈五蠹〉几处译注的商榷》(《中学语文》1989年第9期)等。
  ②指出教参中语法、修辞方面的解读有误。张建民的《朝东而望不见西墙——对新人教版教参关于〈白杨礼赞〉中一处修辞技巧的再批评》(《修辞学习》2001年第6期)指出教参对修辞技法的理解有误;穆俊浪的《〈论积贮疏〉教参辨误——也谈“宾语前置”》(《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年第2期)认为,教参提供的“宾语前置”习题答案不正确;谭荣的《两处指为比喻句的质疑》(《中学语文》2002年第7-8期)指出,教参对《我的空中阁楼》中一段话的比喻的赏析正误各半,而对余光中《乡愁》的分析欠妥,乡愁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形象之间不存在相似点,构不成比喻,这四个事物是作者从生活中提炼出的典型意象。类似的文章还有刘守军的《“别了,司徒雷登”不是主谓倒装句》(《语文知识》1993年第3期)、文小燕的《是“文化遗产” 还是“外来文化”——关于〈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比喻的本体》(《中学语文》1996年第7期)等。
  ③对教参中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解读提出异议。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之后,新的文艺理论大量引入语文教学领域,本世纪初颁布的课程标准对于阅读作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确认,倡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②,语文教师对文本进行了多元解读,与教参中原有的表述形成鲜明反差。如对教参中鲁迅作品解读提出质疑的有皇甫亚丽的《〈孔乙己〉主题、人物新辨》(《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1期)、郑益民的《对〈少年闰土〉教参资料的一点看法》(《教育科学论坛》1999年第3期)、周航的《对〈药〉中康大叔身份的质疑》(《中学语文》2000年第9期)、梁艳的《鲁迅〈药〉的主题再探》(《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第3期)、陈雪连的《略论鲁迅作品主题教学的多元解读》(《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4年第1期)等。《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引起研究者的争论,如吕盈盈的《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的“无效分析”的批判——以周朴园形象分析为个案》(《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年第10期)、陈永军的《情感领域中的“雷雨”——解读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2期)。有研究者以新视角重读古典文学作品,如王向辉的《自由的呼唤 积极的精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探讨》(《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李正坤的《〈陌上桑〉中使君形象小议》(《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杨培勤的《如此任性为哪般——浅析刘兰芝悲剧命运的主观因素》(《中学语文》2004年第6期)。对《项链》教参解读提出异议的有方位津的《错位到复位的女性——重读〈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形象》(《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1期)、赵清泉的《谁是“资产阶级”?——对语文教参〈项链〉解读的一点异议》(《内蒙古教育》2008年第15期)等。
  ④直陈教参对课文写作特点的概括有误。谌忠恕的《〈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是车夫吗?——同中学语文教师商讨》质疑教参对小说主人公的认定(《中学语文》1981年第6期)。类似文章还有魏良福的《也谈〈藤野先生〉的线索》(《安徽教育》1993年第5期),陈学正、冯全祺的《〈岳阳楼记〉属何文体》(《语文教学通讯》1989年第12期),杨宝生的《〈第二次考试〉的体裁应是小说》(《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3期)等。
  ⑤对教参应增补的背景材料提出建议。如张国生的《〈梵高传〉教参补遗》(《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5期)补充介绍了梵高的家庭、纽恩南这个地方、课文涉及的四位人物、“梵高被赶”以及“重新掀起敌对浪潮”相关事件,认为在教学中加以运用,有助于学生借助这些背景材料,加深对名著节选类文章的理解;孙峰臣的《教参应提的一笔》(《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7期)等。
  ⑥对教参中的某些观点提出异议。针对教参“老鹰捉小鸡游戏对于儿童的智力的发展作用不大”这一说法,胡旭苗、张璐持不同意见,认为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创新思维、社会意识的产生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儿童游戏的过程就是发展智力的过程(《游戏对儿童智力发展影响真的不大吗?——教参上的答案引发的思考》,《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第2期);黄克璐的《对课文〈人类的语言〉及〈教师教学用书〉中相应内容的几点思考》对教参所讲的科学知识提出异议(《广西教育》2001年第32期)。
  2.全方位、多视角探讨语文教参功能和使用问题,成为近十年的研究热点之一。

推荐访问:十年来 综述 语文 我国 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