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受挫的哲学解读


  [摘要]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初步的理论成果和较大的建设成就。但由于党的指导思想的失误,以及“左”倾思潮的干扰破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失败。从哲学角度解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受挫的原因,可以发现,这主要是没有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割裂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颠倒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割裂了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忽视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反右斗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哲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7)06—0067-(05)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借鉴别国经验,努力摆脱苏联的模式,率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初步的理论成果和较大的建设成就。但由于党的指导思想的失误,以及“左”倾思潮的干扰破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失败,如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及“文化大革命”等。本文拟从哲学角度,解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受挫的原因。
  
  一、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观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与精神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指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翻开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恰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促使人们去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正是改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经济利益,推动着人类去发展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工具和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去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去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等等。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只片面地注重精神方面的激励作用,而忽视物质方面的基础作用。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中央决策层不恰当地把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解释为纯粹的非功利性,提出“勒紧裤带干革命”,并进一步扩大精神的作用。很多人认为,我们在物质产品方面虽然不如资本主义丰富,但我们有精神上的优势、政治上的优势,如“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远大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等。“我们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是靠工资、工分以外的物质奖励,而是靠毛泽东思想,靠政治挂帅……总之是靠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的不断提高。”“如果象现代修正主义者那样,不搞政治挂帅,而搞物质刺激,引导人们去追求个人的名利地位和物质享受,让资产阶级思想自由泛滥,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停滞,就会倒退,就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人为地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片面地强调精神的作用,导致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片面地强调“政治挂帅”、片面地突出共产主义的“精神崇高”。学者李泽厚指出:“政治挂帅、突出政治于是变成了突出道德、道德挂帅,变成了大公无私的牺牲精神、奋斗精神,认为是它推动着社会前进、生产发展、人类的进步。”
  当时,“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荒谬理论极端盛行,“富”被当作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同义语而加以批判,谁发家致富,谁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而被批倒批臭;而“穷”则被当作社会主义的代名词、同义语而加以倡导,越穷越光荣。“对个人来说,穷则是纯洁灵魂、完善道德、保持革命精神的前提。”人们的是非观、荣辱观完全颠倒。“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真诚地相信,舒适、享受、漂亮以及一切对美的追求都是资产阶级的,物质上的富有必然导致精神上的堕落。而安贫、粗陋、单调、恬淡寡欲则是无产阶级的象征,才能保证精神上的富有。”因此,在“文革”期间,人们掀起了批“唯生产力论”的狂潮,结果扭曲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仅在分配上本能地要求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而且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缓慢以及我们在物质产品方面的极端匮乏。后来邓小平指出:“‘四人帮’……胡说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简直是荒谬之极!”“我们十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无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既有精神方面的体现,又有物质方面的表现,而且物质是基础。有鉴于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科学论断,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二、割裂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发展生产,“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邓小平指出:“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我们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照搬照套苏联模式,使得我们把社会主义仅仅理解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由此在实践上不是着力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的发展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是不顾生产力的现实状况,人为地变革生产关系,认为公有制的水平越高、规模越大,越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学者李泽厚指出:毛泽东“抓的主要是生产关系上的不断革命:即由私有制不断过渡到由‘低级’到‘高级’的公有制。而作为这种‘过渡’的动力则是‘一种严重的思想的和政治的斗争’”。当然,过去在“左”倾思潮盛行的情况下,也提出过要解放生产力,但那时的主要着力点是生产关系中的私有制的残余,是认为公有制程度不高、规模不大,或者认为上层建筑中的资本主义思想和政治力量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要搞政治革命、割资本主义尾巴。如邓小平所

推荐访问:受挫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解读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