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审美价值标准终极命题的美学分析


  摘要:在人类艺术领域,审美判断是衡量艺术作品优劣、高低的主要依据,一部电影的审美取向是决定其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所以,一部好电影首先要选择适合电影表现的故事题材,其次要确定与这个题材相适应的叙述形式,并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逐步建立个性化的影像风格,最终创造出具有隐喻意味的美学意境。为此,好电影的产生是一个从电影的思维领域到电影的创作领域,从电影艺术的被表述层面到表述层面、从电影的艺术风格向电影的美学意境逐级提升的渐进过程。
  关键词:电影艺术;审美判断;价值判断;标准;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J90-02 文献标识码:A
  
  正确地判断什么是好电影,并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就像我们不能对一个人轻易做判断一样,对一部电影、一件艺术品我们也不能随便地下定义。我们对美的判断首先应当建立在一种正确的思想框架内,即把我们对艺术作品的判断置于一种适当的理论范畴中——就像我们观察微观世界,必须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那里的真实现象一样,我们要判断一部电影的真实情况,也必须要把我们对电影的判断确立在一种正确的价值体系内,这样才能够客观地判断一部电影的优劣,这是我们正确地判断一部电影优劣的逻辑前提。
  
  一、趣味判断不能取代价值判断
  
  一般来说,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事实判断、趣味判断和价值判断(价值判断里又包括审美判断、道德判断与历史判断三个方面)。
  
  其一,事实判断。
  事实判断以判断事物的真伪为目的,这种判断属于科学命题,追溯的是事物的客观本质,尤其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不论是面对浩瀚无际的宇宙,还是难于窥见的微尘,人类始终在探求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方式,并且力图从中得到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真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哥白尼的日心说,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确凿无疑的事实判断基础上的科学公理。
  
  其二,趣味判断。
  趣味判断以判断主体对事物的喜好为主旨,这类判断属于主观命题,涉及人们对于事物的个人好恶;并不指涉对于事物的价值判断,正所谓“趣味无争辩”,所以,在这类命题中并没有对于事物的终极定义,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
  
  其三,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以判断事物的意义与价值为目的,是人类整个文化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具主导作用的价值取向,它集中体现了人们的终极理想,并且主导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审美、历史领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正邪的判断。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审美、道德、历史三大领域:
  审美判断——以判断事物的美丑为目的,这类判断属于美学命题,追溯的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在人类艺术领域,审美判断构成了人们对于艺术评价的一系列核心命题,也是衡量艺术作品优劣、高低的主要方式,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人类研究审美判断的经典著述。
  道德判断——以判断人的行为善恶为目的,这类判断属于伦理命题,追溯的是人类行为的道德意义。特别是在对人类行为动机的判断方面,道德维度的引入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人类活动的心理动机,进而能够更加完整地理解社会发展的内在缘由,为正确制定人类社会的管理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历史判断——以判断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为目的,这类判断属于社会命题,追溯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道德判断不同,历史判断更注重人类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实际效果,注重主体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根据以上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对电影艺术优劣的判断自然属于价值判断的范畴。看完一部电影,我们常爱一起议论的是“这部影片好不好?”这种议论实质上涉及艺术作品的价值论命题,即什么样的影片才是一部好影片,同时还涉及到判断一部影片的标准是什么?可是这个关于艺术作品价值判断的命题,在我们的讨论中经常会被一个趣味性的命题所取代,即“这部影片我喜欢不喜欢,”进而又引申为我们不喜欢的电影就不是好的电影,而那些自己喜欢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这样一个潜在的逻辑判断。这就是说,我们在判断一部影片不好的时候,经常是以我们不喜欢作为理由,即以个人的主观好恶为依据来判断一部影片,这样做就把艺术的趣味判断置于艺术的审美判断之上、并以个人的趣味判断取代了对艺术的价值原则。
  对一部影片,假如说自己不喜欢,这是人之常情,各人有各人的欣赏习惯、各人有各人的审美情趣,这是无须争辩的选择自由。但你不能因为你个人不喜欢就说它不好,因为这就等于把个人的趣味判断凌驾于艺术的批评准则之上——最起码是用个人的趣味标准取代了艺术的批评标准。因为好坏、美丑、善恶都是一种价值判断。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农民的家里挂了一幅年画就说他错了,同样也不能因为一位教授的家里挂了一幅油画就说他对了。这里没有什么是非、对错、好坏之分,有的只是人的审美趣味的不同,鉴赏习惯的差异。
  所以,当我们以个人的审美趣味为标准,为艺术作品下定义时就犯了一个“范畴性的错误”,即把一个不属于该范畴的评价标准,引入到这个范畴中来,把两种不同范畴的判断混为一谈了。总而言之,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自己不喜欢一种艺术作品就说它不好,同理,也不能因为我们个人喜欢一部作品就说它好,因为区别一部电影的好坏,其中有一定的价值尺度,在马克思主义艺术评价体系中,这个价值尺度就是艺术作品的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而这些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的确立又常常不是由个人的欣赏趣味来决定的。固然,我们也不能把个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的批评标准截然对立起来,好像那些越没有观赏趣味的艺术作品就越好,越被人看不懂的艺术就越高明。我们在此所强调的是:个人的审美趣味不能取代艺术批评的评价标准。
  那么,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判断一部电影的优劣、高低呢?易言之,一部出色的影片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特征呢?
  
  二、选择适合电影表现的故事题材
  
  一种特定的艺术语言,必然有一种最适合它的表现题材,同时也有它最不适合表现的艺术禁地。什么内容可以“入诗”、什么内容不可以“入诗”;什么景物可以“入画”、什么景物不可以“入画”;什么题材可以“进入”电影,什么题材不可以“进入”电影?很多情况下,这都是由艺术作品自身的物质载体所决定的,是由艺术形式本身的审美属性决定的。所以,恰当选择一部电影的表现题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自身的优势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关键,当然,一部优秀的电影有别于平凡电影之处,也在于它“能够克服媒体的局限,有效地处理主题。”。不过,这种特例并不适于作为一种普遍规律来推广。
  普多夫金说“每一种艺术首先必须有素材,其次是构成这种素材的方法,而这方法必须特别适合于这种艺术。音乐家是以音响和旋律作为素材,按时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画家的素材是颜色,在画布上按空间把颜色配合起来”。从电影艺术与现实世界的相互

推荐访问:美学 中国电影 命题 审美 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