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动力理论的比较


  摘要: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动力理论认为,比较优势等是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和形成不同贸易方式的主要原因。马克思认为,追逐超额利润是资本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力,而价值规律的作用则使优势企业普遍获得了国际超额利润。企业由于过分依赖比较优势和政府扶持,在无序、割裂的市场环境中无法获得正常的国际贸易利益。因此,应建立高效、统一、公平的国内市场,调整对外经贸政策,推动优势企业积极发展国际贸易并获得正常的贸易利益。
  关键词:比较优势;超额利润;马克思;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0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5—0001—05
  
  一、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动力理论演进
  
  (一)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石,它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斯密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工的国内和国际贸易原则。“只要甲国有此优势,乙国无此优势,乙国向甲国购买总比自己制造有利。”大卫·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自由贸易和专业化分工的思想,并在斯密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一般化的比较成本理论,解决了在绝对成本处于劣势的国家能否参与双边贸易的理论问题,从而把自由贸易建立在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其核心思想是,在各国之间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因为国家间技术水平相对差异而产生的各国生产同一商品的比较成本的差异,构成国际贸易的原因,并且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模式。
  
  (二)要素禀赋论
  俄林在批判继承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抛弃劳动价值论基础,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系统地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他将贸易与产业布局结合起来,把比较优势理论、生产费用理论和相互依存理论、供求均衡理论结合起来解释国际贸易,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贸易理论;把李嘉图运用比较成本差异解释的国际贸易格局推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比较成本的差异;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至总量分析,从而奠定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萨缪尔森对该理论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论证了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趋势。在要素禀赋差异所形成的“自然优势”基础上,后人又进一步把要素禀赋差异扩展至“后天获得优势”。里昂惕夫、基辛和舒尔茨等经济学家用劳动力或人力资本差异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卢卡斯、阿罗等的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经济学家波斯纳、维农、威尔士、梅杰和罗宾等人从技术方面的差距及产品周期的变化寻找各国比较优势的差异。他们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而整个产品周期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模仿扩展期、衰退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质量和生产要素结构,从而导致不同发展阶段国家所具有的不同比较优势。该理论从技术研发和扩散过程中寻找技术优势差距,以技术差距和产品周期过程解释了处在不同发展过程的国家所具有的不同的比较优势。
  
  (三)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运用相互需求差异说明比较优势的获得,其实质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需求的强度变化导致贸易条件的变化和利益分配的差异。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认为,国际贸易的实质为物物交换。他运用供给与需求平衡法则提出了“国际需求方程式”,引入需求因素说明国际贸易的条件和利益分配的决定因素,奠定了相互需求理论的基础。马歇尔采用几何分析方法对相互需求理论进一步进行修正和分析,利用相互需求曲线分析方法对边际成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条件和利益分配进行分析,对相互需求论进行了全新的表述,为国际贸易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接受了穆勒关于贸易的本质是物物交换的观点,并进一步认为,不同国家的消费需求和爱好不同,这仍将诱导一部分国际贸易,从而会使双方的消费者剩余扩大并从中获益。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则提出需求偏好相似说,认为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是影响贸易双方国内需求结构和需求水平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动力理论
  
  马克思认为,追逐利润尤其是超额利润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对外贸易有关理论中,详尽论证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资本参与对外贸易的目的都是获取超额利润或较国内平均利润较高的利润。
  
  (一)普遍的对外贸易是资本逐利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巩固自身统治地位的产物
  资本主义生产是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形成了资本主义不断扩大的再生产的内在驱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商品经济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的过程。为了确立商品生产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首先要占领和统一国内市场,然后才能进一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分工,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恩格斯指出:“大工业通过它不断更新的生产革命,使商品的生产费用越降越低,并且无情地排挤掉以往一切生产方式。它还由此最终地为资本征服了国内市场,……使整个民族为资本服务。”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资产阶级越出国界、开辟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条件和基础。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决定了资本主义对市场扩大的要求绝不以国内市场为满足,它必然要积极扩张国外市场,因为“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必要的,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需要”。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和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必然“力求摧毁交往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马克思认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
  
  (二)获得超额利润是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第一次提出并概括了“国际价值”这一科学范畴,初步揭示了“价值规律在其国际范围的应用”的基本内容和基础。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价值规律的作用从国内市场延伸到世界市场。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世界范围内的逐利竞争就此展开,利润平均化趋势逐步形成。在平均利润率作用下,参与国际分工的各国资本的利润率必然会出现趋同趋势。利润平均化形成后,国际价值就会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基础就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斯指出:“现在,生产价格适用于国际贸易。”与国内价值规律作用相比,国际价值规律作用条件、内容和结果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1)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不同。在国际市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转移会受到诸多限制,国际间不同行业和部门的竞争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国际间的利润率平均化水平会大打折扣。因此,马克思认为,“平均化是会发生的”,但平均化不到“原来的

推荐访问:马克思 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国际贸易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