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寓文化探讨校企合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承受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公寓已成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高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公寓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做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介绍校企合作教育及学生德育面临的新问题,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公寓文化的德育作用,借助宿舍文化养成习惯,促进大学生“四自”教育,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校企合作 大学生 公寓文化
  大学生步入高校校园,进入公寓,宿舍变为了他们学习生活、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新家。这一代大学生成长在国家转型期,国际国内思潮碰撞、价值观多元、各种文化融合,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形成。包括多种内涵的大学公寓文化就是通过积极健康的氛围,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认同和熏陶,从而实现性格的良好塑造。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德育形势,丰富德育工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由于高校和企业不同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方法和途径跟不上大学生日益更新的思想动态。基于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研究公寓文化的形成和作用,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探讨,是让辅导员开拓德育阵地,让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获得实效的有利途径。
  一、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起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习等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联合办学、互惠互利,合作培养专业理论过硬兼顾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是一种注重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它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教育相结合,教学目标由培养高学历人才向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技术人才转变。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四年的教学环境是变化的,生活环境也从学校向社会企业延伸,人际关系更多元化,大学生不再依赖大学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给予的精神安全感。首先,学生角色过渡期大大缩短,由此产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可能是学生在心理上最不易接受的。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还处于比较自我的状态,比较缺乏大局观和团队精神,尚未适应大学生活就要快速适应企业环境,而企业不会等某一个人慢慢适应,这是企业竞争的规则。这将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冲击,对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说,那种冲击会影响以后职业生涯的规划,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带来较大的困惑和难题。其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已经和企业文化、学生需求相脱离,这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情绪。再次,大学生现阶段共性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课题。校企教育模式下,大学生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更丰富,这对于大学生尽快独立、完善人格是有利的,但是从对他们的思想意识的把握角度来说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增加了难度。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如何有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公寓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高校硬件设施建设的推进,把教学区和生活区分离形成公寓区是高校建设的趋势。公寓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存在制度不健全,思想政治意识淡薄等问题:首先,忽视性格培养教育,例如法律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等。一些教师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忽视德育。部分高校辅导员未充分意识到学生公寓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公寓的管理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及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力度。其次,管理缺乏长效性、系统性、执行力差。二级学院往往对教学得很紧,但是对学生生活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更不必说深入宿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缺乏科学性,致使工作的开展容易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直接管理学生的辅导员老师“以一当十”,往往是一个辅导员身兼教学与管理,科研与德育“双重”工作,一名辅导员对着多个班级,有的学生反映一学期见不到辅导员一面。另一方面,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能真正发挥管理学生的职能作用,想管也管不了,存在着行政管理人员职能与权限相矛盾。因此,深入了解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等新情况,将公寓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是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也是当今高校思想教育亟待解决的任务。
  三、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背景下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公寓文化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它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容。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意见中指出:“当代大学生在成长的环境、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要根据这些新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对公寓文化进行研究,不断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新内容、新途径、新功能,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公寓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对塑造健康的人格将起到积极作用。根据马斯洛需求原理,人的归属感是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高级心理需要。健康积极、互帮互助、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宿舍文化氛围能够使大学生对宿舍产生归属感,从而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认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教育 公寓 途径 探讨 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