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员在外训教学中的定位与素质新解


  摘 要:从译员在实现跨文化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职责和地位出发,本文阐述了作者对口译译员在军事对外培训教学课堂中的崭新定位,即教员与学员互递信息以实现教学目标这一“反应”中的“催化剂”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全新的角度和视野对口译员在外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定义与分析。由此,作者提出译员在语言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出色的交际沟通能力,并论述了培养这一素质的两种途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外训译员未来职业发展的看法。
  关键词:口译员外训教学催化剂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b)-0178-02
  
  作为军事外交和国际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军开展对外籍军官的军事培训已有数十年历史。从针对第三世界国家军官的军事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到面向世界各国各级别军官的全方位教学和演练,我国的军事外训承担着特殊而艰巨的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增强,军事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我军的外训工作因此也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参训的外方人员数量增加,涉及面更广;授课的知识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培训的形式方法更加多样——从固定的长期教学培训发展为长短期结合的主题不同的各种班次,在单一的课堂授课中加入了考察见学、实战模拟等实践科目,更是根据受训军官级别、层次的不同,增加了专题研讨班、中外合训班等模式。这些发展变化都使得我军的外训工作面临着比以往更严峻的挑战,肩负外训任务的各方人员必须承担起更加繁重而重大的责任。
  
  1 外训译员的定位与作用
  通常,人们将国际事务和外事活动中的翻译人员,尤其是口译员比作交际双方沟通的“桥梁”。如果说“口译是直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李海英,2008),“口译者(则)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人际传播的沟通者”(高华丽,2008)。也可以说,尽管人们认可口译员的作用,将其视为“谈话双方的语言转换中心”(张永席,2009),但就其地位而言,却认为他们只是“必不可少的辅助人员”(同上),是双方传递信息的保障。
  然而,军事外训教学有别于其它外事场合,并不是一次性的交际活动,而是双方互动型的持续较长或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特殊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由于目前担任外训授课任务的教员多为某军事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或是长期在一线部队任职的指挥官,教员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经常成为课堂教学的瓶颈。加之参训人员来自世界各国,所使用语言各不相同;即使都使用英语,其发音口音也各异。这些都减缓甚至阻碍了知识信息的有效传递,也影响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与顺畅。此时,外训口译员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就凸显了出来。正是他们的积极参与,使得跨文化教学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经过他们课上课下的沟通与协调,教员与受训军官之间能够建立起密切而又亲切的关系,师生交往能够正常顺利的进行。
  由此可见,相比普通外事翻译,外训口译译员要承担更加精细更加具体而且更加繁杂的翻译任务,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外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非同一般。可以这样理解,鉴于外训教学内容的特性、教员的专业和学术能力以及受训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如果没有译员的参与,教学双方也有可能通过使用不规范的蹩脚的外语,辅以读、写、演示等手段最终完成授课。虽然双方都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学习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还不排除产生误解和曲解的可能。因此,译员在这样的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就不单纯是沟通的桥梁或信息的使者,而更像是交际反应中的“催化剂”——不仅加速取得交际目的的进程,确保交际正常的进行,也没有因其参与而改变交际应有的结果。就像化学反应的产物完全不含有催化剂的成分一样,在译员“催化”下的外训教学的成果是教员与学员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二者意欲向对方传递的信息不失真也没有缺失,不掺杂译员个人的意见与见解,从而保证教学既定目标的实现。当然,课堂外译员与教员或学员的个人交流则另当别论。
  有观点认为,口译者参与人际传播使传播活动由直接的双向活动变为间接,从而导致交际复杂化(高华丽,2008)。也有人认为,根据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口译员不应完全属于“deaf and mute”,他们也通过某些手段控制着交际的进程和结果。如果将外训译员视作“催化剂”,他们在外训教学中的口译活动自然不是使交际复杂化,而他们的“权力”则体现在对教学交际活动中双方交流的沟通和协调之中。那么,口译员因而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以胜任“催化剂”的作用呢?
  
  2 外训译员的素质新解
  学界和翻译界对口译员的素质要求可以归纳为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两方面。专业能力通常包括母语和外语语音、外语语法和转换表达、听力和记忆力、对言外之意的理解即释义和意译、速记和临场反应、笔译基本功、仪表和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综合素养则指译员的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逻辑思维能力、思想政治素质、跨文化意识、外交知识和礼仪、工作作风与气度涵养,甚至身体素质等。然而,外训教学有别于一般的外交或商务场合,除政治和军事上的特殊意义以及教员与学员身份的特殊性外,又具有日常教学的共性,即互动性和连贯性。所以,外训译员在具备上述技能和素质以外,也要有其与众不同的能力所在—— 也就是与教员和学员之间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上看,译员即“文化意识的载体”(崔海英,2006)。在外训课堂上,教员因为要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态度和立场,其用词或表达方式不免会带有个人情感,在对某些事件的描述或评论中有时可能会有失公允。同样,学员因为各自国家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背景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表达也千差万别。尽管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大家都会注意维护个人和国家形象,而且通过朝夕相处,彼此已经建立一定的感情,但也正是由于各自代表自己的国家、军队和人民,一旦在敏感尖锐问题上产生矛盾,如果引导和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在正式讲课后的讨论和提问环节,课堂气氛相对轻松且进入非正式的状态。此时,译员一定要保持警惕,注意选词,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执。同时,要以恰当的姿态和心态,随时与教员和学员沟通协调。无论是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还是针对师生之间的疑惑不解,一定要及时向教员和学员进行反馈、询问或解释,决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一错再错。
  要在口译的同时,在交际中达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的境界,译员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沟通能力。文化素养属于知识储备层面,可以通过看书学习、日常积累、经验总结、相互交流等途径得以提高,从而实现在翻译过程中能主动发现并弥补文化差异。而沟通能力并非一日养成,相反,是需要刻意训练的。对于已经具备交际能力的译员,要注意把握力度,不能喧宾夺主;对于交际能力较弱的,则要转变心态,改变性格,在打牢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让自己主动多与教员和学员交流思想,例如可以采用“向双方求教”(陈伟民,2005)这样的沟通方式与对方建立感情,并且学习如何以译员的身份解决外训课堂中因文化差异而起的问题。
  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不仅可以帮助译员处理矛盾问题,更能够提高翻译质量。译员与教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使译员对后者的表达习惯、语言风格、思维方式、政治立场有明确而深入的了解,因而在课堂上能准确把握教员的教学思路和授课内容以及言外之意。译员与学员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则能够帮助译员对后者的外语发音、知识需求、价值取向等有所掌握,有利于课上翻译的转换和向教员反馈信息,也可以预防矛盾产生。

推荐访问:口译 在外 定位 素质 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