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口号的演变看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建设与发展


  摘 要:政治口号是政治行为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用以宣传其政治主张或表达其利益诉求的精练字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制定和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具有巨大政治影响力的政治口号,这些口号充分唤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各项事业的参与和支持,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同时,这些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口号,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党走过的这90年风雨历程。
  关键词:政治口号;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5-035-03
  
  一、政治口号的内涵
  政治口号属于口号范畴。口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而对政治口号的定义,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进行一般性的广义界定,如刘亚平。他认为:“政治口号是指政党或组织,所提出的用以唤起民众、引领方向的具有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政治主张、利益诉求、施政目标;它是政党或组织在一个领域或方面,带有纲领性的最高或最紧迫的中心任务和目的追求。”①另一种是从特定视角做狭义界定,如张书林、程耿等。其中,以张书林为代表。他认为:“党的政治口号是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用以唤起民众、鼓舞斗志、指引航程的具有号召力、聚合力、战斗力的政治旗帜和政治号角。”②以上几位国内学者的界定推动了人们对政治口号的认识,但也存在着一些认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首先,从主体界定的范围看,张书林等几位学者仅对党的政治口号进行了界定,而非政治口号本身,范围过于狭窄。而刘亚平认为政治口号是由政党或组织提出的,而不包括政治行为个体所提出的口号。笔者认为,政治行为个体提出的反映其政治主张,并形成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口号也属于政治口号的范畴。例如,1984年北大学生郭庆滨等在国庆游行时打出“小平,您好”的标语,他们并不代表任何政党或组织,而仅以此表达他们个人对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的支持和认同,以及对领导人的崇敬之情。这虽然仅是个人提出的口号,但对鼓励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显然,该口号理应属于政治口号的范畴。因此,我们认为:政治行为个体提出的表达其政治立场和主张的口号属于政治口号的范畴。其次,以上几位学者的定义都只强调政治口号的鼓动性和指向性,而并未强调政治口号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如果政治行为主体提出了具体的政治口号,但该口号并不被大多数人知晓,仅有少数人支持或了解,而未形成一定的政治影响力。那么,这样的口号并不是真正的政治口号。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政治口号是特定政治行为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所提出的用以宣传其政治主张或表达其利益诉求,并形成一定影响力的具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精练字句。
  二、中国共产党在各时期提出的政治口号与自身建设发展的关系
  (一)党成立初期: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
  党在1922年的二大宣言中,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北伐开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对国民政府出师宣言》中进一步提出了“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政治口号,使之成为北伐战争中用得最多、喊得最响的政治口号。党在成立之初对政治口号的理解不深和掌握不熟,使这一时期的政治口号呈现出数量少、传播途径单一、影响作用小的特点。而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个别如“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这种片面甚至错误的口号,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但党提出的主要政治口号,仍鲜明地表明了新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和主张,为党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凝聚了人心、创造了条件。
  (二)土地革命时期
  1.军事斗争策略:“枪杆子里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8月,毛泽东在对大革命的失败进行总结的“八七会议”上,高度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从而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政治口号。从此,党开始逐渐组织和掌握属于自己的军队,并逐步摆脱了被屠戮绞杀的厄运。此后,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中,正式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口号。在这些政治口号及其思想的指引下,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2.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
  为了团结广大农民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在各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并于1928年和1929年,制定实施了《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县土地法》,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确定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的土地革命路线。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进而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三)抗日战争时期
  1.政治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面对华北事变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8月1日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随后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生将这一政治口号喊遍大江南北,为停战抗日作了舆论准备。该口号表明了党抗日救国的政治立场,使其第一次赢得了政治主动权。同时,党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等口号,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日各阶段采取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行为,将各种爱国力量充分地团结到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大大增强了党的影响力、号召力和领导力。
  2.根据地建设:“减租减息”
  为了加强根据地建设,并把最大多数的力量团结到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减租减息”的口号。1942年中央政治局又通过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制定了抗战时期土地政策的三项基本原则——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和奖励富农发展生产和联合富农。从而充分调动了根据地各阶层人民生产和抗战的积极性。同时,党还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实事求是”等政治口号,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了党的思想、组织建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组织和思想保障。
  (四)解放战争时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两个务必”
  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的指引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逐步赢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党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同时,毛泽东在会上还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而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政治口号,为党实现历史性转变和战胜转变之后的考验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五)建国初期:“不要四面出击”
  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题为《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从而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政治口号和思想策略。在这一口号的指引下,党不断团结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努力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同时,党还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存富农、保护中农”等口号。可见,党的口号已不再集中于军事斗争方面,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府外交等方面都广泛运用,表明党已经由一个在农村长期开展游击斗争的党,变成一个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
  (六)文革时期:“踢开党委闹革命”、“打倒一切”、“砸烂一切”。

推荐访问:国共 演变 看中 口号 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