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头像风景 拍摄风景之美(续)

  作为一名退休后从事摄影的业余爱好者,倪益瑾将摄影看作实现“悦心、健体、交友”的方式。虽然摄影并非他的职业,他却以不输给职业摄影家的精神认真对待,勤奋地创作,在拍摄中收获满足和快乐,从祖国各地的美景中获取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倪益瑾对风景的喜爱始于初中时代。他喜欢阅读,图书馆是课余和假期他最爱去的地方,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让他百读不厌,这两本书是作者30年代初在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苏联等国旅行考察的游记,书中的描写激发了他想看看外边风景的愿望。有人说,青少年时代的喜好能影响人的一生,的确如此。在倪益瑾的摄影生涯中,风光一直是他最重要的题材。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这样评价他:“与其说倪益瑾爱摄影,不如说他更爱拍摄的对象,否则,他不可能为了摄影跑遍祖国大地上的每一个省;即便跑遍了,也不见得总能从任何一个区域拍摄到如此绚丽多姿的美景。”
  通过风光摄影,倪益瑾想传递出一个信息——中国的风光是如此美丽,穷苦家庭出生的他,从小靠人民助学金念书,回顾自己一路健康顺利地走来,他对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激和深情。在拍摄中,他力求呈现祖国山河最美好的一面,西部的辽阔,大气,江南的秀美,玲珑都成为了倪益瑾镜头下的内容。倪益瑾说:“祖国的山水呈现出丘壑奔腾之势,以感人之心,益见其韵致。”这是他对风景影像创作的理解和感悟。漫游祖国的名山大川,从中领略祖国山川所具有的“气”和“势”,以景立志,正是他创作的出发点。
  风光摄影靠天吃饭,但“天”要靠人去追寻,捕捉,坐等是等不来的。有一次倪益瑾到故宫出席完一个活动,途经神武门时,看见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夕阳将紫禁城和周边景观勾画得层次分明,他匆匆回家取来相机。刚支好三脚架,空中的云朵便汇聚成条状,从故宫角楼上空放射开来,城楼沐浴在玫瑰色的余晖之中,衬托出故宫的庄严和神秘,他将这个难得一遇的瞬间定格了下来。当然这种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倪益瑾还拍摄过一幅颐和园的照片,那幅照片足足酝酿了一年的时间。他每周两次到颐和园散步,都带着一个宽幅取景器寻觅合适的拍摄位置,能把颐和园从万寿山到十七孔桥都摄入画面。2004年的一天夜里下了大雨,第二天一大早倪益瑾便赶到颐和园内自己选好的地点,这时天气,光线十分理想,他拍下了那张构思已久的照片,后来被一家摄影杂志选用了。
  倪益瑾说,摄影不能奢望走马观花就有成果。无奈的等待孕育希望,多次反复积累着艺术底蕴。大自然是公允的,祖国山河之美是需要挖掘的。当你付出了应当付出的一切后,山水才会向你展现雄伟俊秀和婀娜多姿。

推荐访问:之美 拍摄 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