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在解答概念型选择题中的应用】 结构力学概念选择题

  摘 要: 本文对联想在解答概念型选择题中的应用作了研究。   关键词:概念 实例 前提 过程      解答概念型选择题时,合理地发挥联想,将有利于我们快速而准确地锁定符合题意的答案。
  
  一、 联想关键字词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解析: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显然“两种元素”、“氧元素”、“化合物”是氧化物概念中的关键词。同样,通过对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概念的回忆,我们可以联想出化合物概念中的关键词为“多种元素”、“纯净物”;单质概念中的关键词为“同种元素”、“纯净物”;混合物概念中的关键词为“不同物质”。通过上述关键词的联想,得到答案为C。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微观世界里最小的粒子
  B.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C. 化学反应中反映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 两种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解析:原子概念中的关键词是“化学变化”;分子概念中的关键词为“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关键词为“参加”等;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的关键词为“交换成分”等。A、C选项的说法丢掉了关键词,B选项的说法扩大了关键词的范围,将化学性质说成了性质。因此,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
  
  二、 联想概念网络
  
  有些概念型选择题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如果一个个地对这些概念加以回忆,不仅耗时多,而且容易出错。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回忆相关概念网络。
  例3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解析:物质组成网络图中,涵盖了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依据网络图可以联想有关水的组成和构成的四种说法: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因此D选项叙述正确。
  例4 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 混合物、纯净物 B. 化合物、有机物
  C. 单质、化合物D. 单质、金属
  解析: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有机物等都是物质分类网络中的概念,联想分类网络,我们可以发现,A、C选项中的两组概念是“平行”关系,B选项中的化合物包含了有机物,D选项中的单质包含了金属,因此符合题意的选项为B、D。
  
  三、 联想具体实例
  
  建立概念的角度与考查概念的角度不一定完全一致,当这种不一致的情况出现时,变紧扣概念分析为联想实例验证,往往会使我们进入分析有序、考虑全面的境界。
  例5下列关于酸、碱、盐组成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B. 酸、碱、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中不一定含有氢元素
  D. 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中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解析:酸、碱、盐的概念是从化合物电离产物的角度概括得出的,因此考查这类物质的组成时,通常要联想具体的实例,方能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判断酸的组成时,要联想到硫酸、盐酸等实例,得出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的结论;判断碱的组成时,要联想到氢氧化钠、氨水等实例,得出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的结论;判断盐的组成时,要联想氯化钠、碳酸钠、硫酸氢钠、氯化铵等实例,得出盐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和金属元素的结论。通过上述联想,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为A、C。
  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复分解反应的产物是化合物
  B.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解析:对于该题中的A选项而言,可以联想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作出判断。B、C和D三个选项的判断,则必须结合反应实例去进行:联想一氧化碳与氧气的反应,可得出B选项错误;联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可得出C选项错误;联想碳酸的分解,可得出D选项错误。
  
  四、 联想相关前提
  
  初中化学中某些说法的成立,常常离不开相关的前提。因此,在判断某些说法正误时,联想这些前提条件至关重要。
  例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 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不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 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解析:饱和溶液、浓溶液是从一定条件下溶质能否继续溶解、溶液中所含溶质多少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溶液加以认识的结果,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前提有两个,一是温度相同,二是溶质相同。通过上述两个前提的联想,可得出A、B、D三个选项错误。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变成饱和溶液的前提是,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C选项说法正确。
  例820℃时,50克水中最多溶解10克A物质,10克的酒精最多溶解4克B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
  A. 2A=B B. A>B
  C. A<BD. 无法比较
  解析:溶解度是衡量某一温度下溶质溶解能力的数据,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有溶质性质、溶剂性质、温度等,因此固体溶解度大小比较的前提是,溶质、溶剂、温度三者中有两个相同。由于本题中A、B两种物质不具备上述比较的前提,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无法比较,选项D符合题意。
  
  五、 联想变化过程
  
  概念型选择题中,常常会出现溶液变化导致溶液、溶剂、溶质质量以及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问题,联想变化过程对该类问题逐项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减少判断失误。
  例9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掉硝酸钾溶液中的部分水后,一定不变的是()。
  A. 溶质质量B. 硝酸钾的溶解度
  C. 溶液质量D. 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温度不变,意味着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蒸发溶剂时,如果原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那么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都会减少,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如果原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那么溶液、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显然,符合题意的选项为B。
  例10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向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可以见到粉末的颜色由白色变成蓝色,则下列各量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A. 溶液质量B.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C. 溶液中的溶剂质量D.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一定温度下,无水硫酸铜加入硫酸铜饱和溶液后,虽然无水硫酸铜不能继续溶解,但它会吸收部分溶剂变成硫酸铜晶体。这一变化导致了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减少,溶液中的溶质因溶剂质量减少而析出,进而导致了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减少,最终导致硫酸铜饱和溶液质量的减少。但由于所得溶液依然是该温度下的硫酸铜饱和溶液,所以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

推荐访问:选择题 解答 联想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