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路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高校担当*

黄梓根,李亚芹

(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1]155要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坚强意志和强大战斗力,要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2]新时代高校是党的思想理论工作重要平台和新形势下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社会传播的重要抓手,具备一般组织机构难以积聚的传播优势,在校内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还应面向社会、走进基层,在时代发展洪流中发挥理论传播“轻骑兵”的重要价值功能。然而,梳理既有文献发现,在理论研究方面,学界以往多从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马福运,2015)、学生需求与利益驱动(金晔,2015)、辅导员工作(朱铭,2017)、高校理论社团建设(戴贝钰,2015)、团组织建设(周传和,2015)、校园文化建设(郑向东,2015)、网络媒体运用(陈盛兴,2017)(王良青,2016)等,以不同视角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显著的内倾性,即传播对象默认为在校大学生,传播首要途径为高校思政课堂,未清晰认识到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研究和传播机构,既要对内以理论形塑学生思想,又要担当起对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社会责任。也有学者强调“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推进作用(邓山,2018),但也仅将大学生定位于受教者身份,未察觉处于社会实践中的高校师生具有对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潜力。在实践推进方面,综观当前社会新闻报道,高校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者众多,但走出“象牙塔”和“桃花源”践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并总结得失经验者不多,在基层社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尤为不足。基于此,本文聚焦于高校如何向社会基层精准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从历史与现实、需求与供给、理论与方法三个层面阐述其理路,并根据为期3年社会实践中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归纳总结HN大学青年理论社团服务特定街道社区思想政治建设的创新经验,呈现高校在基层社区精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高校社会服务精准输入基层社区同向而行的新范式。

(一)历史传统与时代召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高校使命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高校光荣历史传统

马克思主义甫一传入中国,高校即成为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实阵地,高校师生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传播活动不限于高校内部和师生之间,还面向社会,服务并影响大众。自“五四运动”开始,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马克思主义先驱先后任教于学校,将一大批优秀青年学子发展成自己的亲密战友和重要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师生创办马克思主义学会,举办进步刊物,开办平民和工人学校,开展工农运动,运用大众化形式和通俗化语言,与当时各种社会思潮激辩论战,在革命实践中向社会普罗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师生共同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

早期在中国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实践呈现以下特点:在传播主体上由高校革命学者与进步青年主导;
在传播时空上立足高校、深入社会、辐射全国;
在传播对象上面向大众,利于穷苦百姓接受,便于向工人阶级传播;
在传播实践上勇立时代潮头、关注国家兴衰、心系民族危亡、积极影响民众。可见,中国高校不但直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还担负在社会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职能。这些成效卓著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有重要借鉴价值。

2.理论送进百姓家是新时代对高校的使命召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艾思奇一样成为“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3]。一方面,信仰达成社会共识需要大众化传播。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需要社会成员对社会有一种“共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认知、判断和行为的共通基准。毛泽东曾强调:“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4]323社会的最高层次共识是共同信仰:“一个社会要是没有这样的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 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

”[5]524我国全社会树立的共同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6]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人的意识一旦改造成功就会产生物化效用,实现从思想到实践、从意识到存在的改造过程。意识改造工作需要专业人才实施,高校本身具备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聚集效应、地理区位条件及理论传播资源,“应该关注社会现实,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关切,科学回答时代和实践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热点难点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7],将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当成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和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路径,积极防范“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消解和侵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社会影响力”[7]。

(二)基层需求与社会供给: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的高校担当

1.社区是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场域

从需求侧审视,下沉社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想群众掌握理论,先要深入基层社区向群众传播理论。“理论一经掌握了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8]11。基层社区是寻常百姓居住、工作和生活的所在地和党政国策执行的落脚点。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伟大成就在基层社区生动展现的同时,不同意识形态的交锋在基层社区也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在基层社区创造的同时,社区治理所涌现出的新问题、新矛盾也带来一些价值迷思。党的基层组织要统一群众思想,优化基层治理,最有效的方法是占领社区意识形态阵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声音直达基层,让社区居民也能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吸附力和战斗力,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补足理论必修课。当前,党的建设难点和亮点都在基层,《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明确要求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突出政治训练,完成党员年均学习培训任务。然而随着党员数量日益增多、学习需求逐渐多元及治理业态复杂,社区党建暴露出自有力量不足、理论学习不实、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党员教育培训有些时候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1]147的工作。社区要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扭转基层政治理论学习弱化现状,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必然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从供给侧审视,高校具备在社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区位、主体及资源优势。“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9]97高校师生下沉基层社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现实有利条件。在传播区位上,高校与同城街道社区在空间距离上的通行便利衍生高校在社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间便利。寒暑假、节假日及课余时间,高校和社区双方均可根据现实情况及需求合理选择互动时间,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关系。在传播主体上,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学科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聚集地,具有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为辅的专业高素质师资队伍,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社会服务机制,有人员众多、结构合理且相对成熟的师生志愿服务团队,学校各条线、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优势和相应组织优势。在传播资源上,高校特有的学术科研、人才培养职能及人才聚集优势派生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资源优势。其中,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确保传播资源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传播资源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拥有海量图书及数字资源确保传播资源的丰厚性和多样性。这些资源均是基层社区无法通过自身建设,或从其他组织机构而获取的。可见,引入高校在社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意识形态引领和价值观引导是社区思想政治建设的优化选择。

2.社区是高校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场域

从人才培养审视,基层社区是有效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大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鼓励青年学子不负时代重托,成为经世致用、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有为青年。基层历练以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是青年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一环,在社区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存在多维同一性。在实践身份上,高校学生在社区具有学习和施教的双重身份。青年大学生已具备成熟的心智、一定的专业知识、充分的主观能动性、探究世界的强烈意愿及个人成就动机,这些条件与要素决定了大学生在基层社区学习主体和服务主体双重身份。在实践本质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就是用好社区“社会大课堂”。“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502,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应用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全在于实践。基层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鲜活的时代发展资源使得社区成为释放师生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天然“社会大课堂”,优秀而典型的社区居民成为指导师生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大先生”。在实践价值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促进实现多重价值功能。师生在社区开展马克思主义相关调研、宣讲、支教、文化建设等志愿活动,消化校内所学理论知识和释放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性同步进行,使高校与基层社区互为育人主体,达至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等多重实践价值殊途同归。

从学术科研审视,基层社区是高校师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实践沃土。高校师生“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紧密联系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去探索和平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方案”。[9]335第一,基层发展之需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动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时代实践中不断发展并保持科学性和先进性,同时又为时代实践服务的科学理论。高校师生融入并服务基层社区,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观察基层发展难题,剖析症结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研究,是“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10]的切实践行。第二,基层社区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供给现实素材。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国家的自然基础。社区是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百年征程的大步伐、改革开放的大事件、社会发展的大题材都见微知著地体现于社区建设发展中,为高校师生提供马克思主义学科观察和研究社会的诸多现实素材。第三,基层社区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实践研究的天然场所。社区是国情民意发生的第一线,鲜活的社区生活更易触动青年灵魂。高校师生以深入基层、走进人民的实践回应社会热点、关注现实问题、响应时代需要,是应用马克思主义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主动选择,也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路径。

(三)理论指导与方法指引: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的应然遵循

1.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给予理论指导

恩格斯提出:“当你想从事这种宣传时,当你想为自己招募志同道合者时,仅仅发表宣言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论证,因而,必须从理论上来考虑问题,也就是说归根到底必须科学地来对待问题。”[11]383根据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马克思主义传播作为高层次精神交往,不是孤立于社会物质生产及交往之外的抽象物,而是包括信息沟通、创造性思维、艺术审美和情感互动在内的精神活动。[12]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精神交往属性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具有理论指导和现实规范价值。第一,在传播本质上,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是机械刻板的理论输出,而是传播主、客体间就理论主题产生思想对话、情感共鸣和价值同化。第二,在传播过程上,马克思主义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普罗大众中间,与社会个体或群体产生知、情、意的精神交往,以此建立和维系社会关系,并以精神交往影响物质交往、精神生产影响物质生产的过程。第三,在传播对象上,如列宁所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13]467,马克思主义传播不仅面向学生、党员和领导干部,更要面向基层普罗大众。第四,在传播方法上,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是居高临下、一厢情愿的单向宣教灌输,而是与民众形成平等的心理沟通,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社会个体的心理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动机,进而转化为全体人民对共同理想信念的自觉追求。第五,在传播目的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为迎合大众,而是以时代化、通俗化的传播来提升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从而凝聚国民精神合力。只有在基层社区实现传播主体与客体间的精神交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和拥护。

2.拉斯韦尔传播学5W模型提供方法指引

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确立传播学5W模型,即一个传播过程包括传播主体(Who)、传播内容(Say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对象(To Whom)以及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五大要素[14]71-72。五项传播要素对应五项传播研究。其中,传播主体对应控制分析,意味传播主体在传播影响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要对传播主题起把关和守护作用;
传播内容对应内容分析,体现传播主体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对“传播什么”有所坚守;
传播渠道对应媒介分析,即主体要选择多样化媒介及路径传达传播内容;
传播对象对应受众分析,即有效传播基于主体精准识别传播对象,考虑对象身份差异、社会背景及成长环境等个体因素;
传播效果对应效果分析,即明确主体传播意图并达成信息传递的目标。拉斯韦尔传播学5W模型为本案例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实践提供方法论框架。

本案例青年理论社团是湖南省内HN大学马克思主义博士宣讲团。自2019年,该团体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核心主题,在长沙市雨花区SZT街道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5]14为价值遵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传播内容,以街道社区居民为传播对象,针对街道需求及靶向问题,开展定制化、系统化、长期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

(一)传播对象及社区需求

1.传播对象:长沙市雨花区SZT街道下辖社区居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16]183,人民群众在哪里,传播阵地就应该在哪里。湖南省长沙雨花区SZT街道位于长沙市核心老城区的东塘商圈东南角。街道沿韶山路和劳动路呈扇形打开直至京广线、二环线,面积2.6平方公里,与HN大学相距8公里,地铁交通仅4站,往来通行便利。街道常住人口5万,总人口近9万,下辖桔园、野坡等8个社区90个居民小组。街道现有基层党组织92个,其中党委7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82个。全街共有共产党员3908名,其中2071位直管党员、799位在职党员、212位流动党员、801位离退休党员和25位退伍退役军人党员。SZT街道所辖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均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对象。

2.社区需求:以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夯实党的基层执政思想基础

街道与高校建立互动关系基于街道思想政治建设现实需求与困境。第一,街道期待注入马克思主义传播新力量。此前,SZT街道弱小的专业化思政工作力量与近4000名党员、近9万总人口规模以及复杂社区结构难以匹配,“小马拉大车”导致街道自有资源欠缺,外部资源导入乏力,全街道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设计不足,系统推进困难,社区各自为阵,传播对象区分度不明、覆盖面不广,连带党支部组织建设、党员干部素质提升以及社区党群干群关系等受到影响。第二,街道期待抓实社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此前,街道存在直接拿政策文件传达替代政治理论学习的“拿来主义”和以做具体实事代替政治理论学习的“实用主义”等两个不好的“主义”,还存在单向灌输、不能因类施教的现象。这些理论学习淡化、政治学习虚化,理论传播创新弱化的问题反映的是基层党组织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性质与作用认识不足,街道亟需完成从被动学向主动学、应付学向扎实学的认知转化。第三,街道期待强化社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SZT街道居住人口密度大,注册企业多,形成“一圈两带三板块”的经济布局。以东塘商圈为核心有凯宾斯基、平安人寿、沃尔玛、顺天国际等大型企业入驻,曙光南路特色商业带上阳光锦城承接凯德商圈,劳动路板块的友谊、通程、步步高等本土企业云集,此外街道还有长沙内燃机配件厂、长沙电机厂、省纺织机械厂等改制企业厂区、宿舍区。街道商圈繁荣、经济业态复杂及民营企业众多,需要强化其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第四,街道期待增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外部黏性。一方面就业单位衰减的基层治理功能和居民小区“原子化”生活方式让社区告别熟人社会,产生治理真空。另一方面,社区内小区业主权益维护组织,社会公益志愿组织、行业协会组织、居民兴趣爱好组织等样态丰富的团体纷纷成立。要发挥这些社会组织对社区治理的积极功效,需要党员在各类组织穿针引线,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组织发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功效和“软治理”优势。

(二)传播主体及传播机制

1.传播主体:HN大学马克思主义博士宣讲团

HN大学将夯实党的基层执政思想基础作为重要现实课题,在SZT街道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博士宣讲团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打造一支以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为使命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青年理论社团。工作站以开展理论科普、讲好红色故事、服务基层治理、引领时代风尚为宗旨,开展理论传播实践,落实主体传播职能。在人员结构上,工作站一方面由团省委青年讲师团的讲师主导,以博士生为骨干,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学生和其他学院优秀学生参与,虽以“博士”为名,但参与者并非仅有博士,还广纳不同学历层次和专业类型学生。

2.传播机制:同构街道“一体两翼多元四联”传播共同体

根据街道需求与困境,工作站从外部打破街道科层制组织结构和碎片化传播模式,通过以“站”引“才”、“双学双做”,构建街道“一体两翼多元四联”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共同体。“以‘站’引才”即通过工作站不断吸引学校优秀学生在社区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等相关社会服务。“双学双做”即启动“双学双做·HN学子进社区”项目,推进“基层党员学政治理论,高校学子学基层知识”双学习,实现“做新时代理论宣讲员,做初心使命践行者”双实践。“一体两翼”是以街道为主体,以工作站及社区公益组织为两翼,不断发挥工作站对街道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智囊、参谋、资源储备及现实推进职能。“四联”则是“联动”“联建”“联学”“联办”,即撬动由高校及街道内各社区党组织、公益组织、“两新”党组织、国企党组织,楼宇物业党组织,以及街道群团组织等多元力量构成的“联合行动”,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联合建设”,高校学子和社区党员干部相互对标、结对学习的“联合学习”,各类实践活动“联合举办”的新传播格局。

(三)传播渠道与传播内容

1.传播渠道:共同开辟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的全域协同传播阵地

“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17]297-298要喊好看齐,就要抓好阵地建设。工作站系统分析街道各社区软硬条件、小区特色、居民结构,立足街道强化社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和加强党组织外部黏性的需求,校地合力开辟“线上+线下”+“课堂+基地+小区+楼宇”全域协同传播阵地。一是社区思想政治课堂阵地。通过对社区党员教育中心改造提质,强化党建引领,展示社区亮点,使简陋的活动场地成为组织理论宣讲、开展社区研学、兼顾社区治理成果展陈的多功能教育空间。二是室外实景式移动传播阵地。对社区闲置公共空间开展红色主题景观设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时代发展成就融入亭台、步道、长廊、浮雕等公共景观综合展示,打造集文化性、纪念性、地域性于一体的社区移动党史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小公园,红色景观配合移动课程,吸引社区居民驻足停留。三是居民楼栋和商业楼宇传播阵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送进商业楼宇和小区居民楼栋,让企业党员、物业党组织党员、年老体弱和行动不便党员的政治生活常态化、规范化,着力化解其理论学习边缘化、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问题。四是“两新”党员、流动党员在线学习阵地。工作站汇集“两新”党员、流动党员形成网络学习团队,推进短小精悍、主题鲜明的模块化微课在线学习,解决特殊党员群体人员分散,线下活动困难,自学成效不理想等问题。

2.传播内容:共同开发价值引领、兼顾特色的立体多维传播资源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18]69。工作站立足助力街道抓实社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需求,主导开发传统教学、新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适应不同教学阵地的传播资源体系。一方面,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一是街道党员教育轮训课程。工作站突出政治引领和理论宣贯,按照党内规章制度所规定的党员培训任务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有效性的根本要求,开发原理原文教育、党纪规章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家风家训熏陶等系列党员轮训课程。二是社区实景式移动传播课程。工作站结合社区发展特点、治理特色以及社区典型事迹,精心开发“社区也要讲马克思主义”“夸一夸咱街道”“学习实事求是思想,赓续红色湖湘精神”等实施户外教学的实景式移动传播课程。三是湖湘地域红色微课。工作站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指示精神,创设“麓山红故事汇”红色微课,在故事讲述中将湖湘革命人物对马克思主义的吸收、运用与创新讲清楚。四是“光影铸魂”主题电影课程。工作站充分挖掘街道内潇影集团院线平台资源,以“主题教育+红色观影”的方式将红色英雄人物、红色历史故事与红色电影相融合,吸引社区居民,尤其是少年儿童直观了解党和国家奋斗历程,感性认识实践第一、人民至上和不言放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特质,加深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把握。另一方面,共同开发特色实践项目。青少年扣好人生的扣子,需要心中有榜样,“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19]。为此,工作站专门针对社区青少年和参加社区实践的大学生设计两项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一是“新老双听互学”大学生社区实践:街道有百岁老红军、抗美援朝老战士、参加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劳动模范,以及国有大型企业离退休干部等“五老”人员,工作站与街道共同组织大学生定期走进“五老”家中,青年学子给老人讲理论时政,老人给青年学子述初心故事,新时代大学生通过对标典型,深刻领悟党的奋斗历程和时代青年责任担当。二是“人人是先生,故事大家讲”群众宣讲实践:发掘、动员街道退伍军人、扶贫干部、杏林国医、能工巧匠、革命后代、邻里模范等社区典型人物走进校园、社区小广场、讲习亭、共享书屋等场所,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来传播红色故事,让社区青少年看齐标杆并立志成为标杆,注目旗帜且争取成为旗帜。

“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才能实践出真知。”[20]HN大学在街道派驻马克思主义博士宣讲团工作站的做法将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的潜在主体身份转化为现实的供应关系,即校地同构相契相融、优势互补、双向育人的传播共同体,在基层社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传播上作出创新尝试,产生良好社会影响与政治效益。一是激活街道马克思主义传播创新力。工作站运用广泛接触与分类覆盖、显性传播与隐性传播、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传播原则,主导街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阵地、资源及活动创新,解决社区马克思主义传播弱化、虚化、程式化、庸俗化问题,“马克思主义送到家门口”成为长沙市乃至湖南省社区思政教育的先进典型,SZT街道成为长沙市党组织建设的样板街道。二是促进街道画好意识形态同心圆。工作站为街道注入马克思主义传播新力量、新资源,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覆盖面由室内向室外延伸、碎片化向常态化延伸、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向“两新组织”延伸、“关键少数”向广大居民延伸,强化了流动党员、非公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等薄弱板块的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增强了对社区群众吸引力、感染力,为社区居民思想上解惑、文化上解渴,强化街道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三是擦亮新时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的红底色。“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1]385通过在社区传播马克思主义,高校嵌入基层发展脉络,激发社区创新活力,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在解决学校思政课理论与实践脱节、有形思政与无形思政失衡等问题上有所突破,是高校“社会大课堂”理直气壮打开、与时俱进常开、活学活用善开的鲜活案例,擦亮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的鲜亮红底色。四是展现新时代青年经世致用服务人民新担当。工作站履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同时,街道成为青年学生“预社会化”的重要空间。青年学生以街道社区为“课堂”,以行进中的社区实践为教材,以传播解读马克思主义为己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消化至外化,既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又学以致用,读好无字之书,挤干学校课本“水分”,完成从基层治理旁观者向参与者角色变化,展现接续奋斗、服务人民的时代担当。

工作站运行模式打破教师是高校社会服务主体、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只能在校内、高校社会服务与思政课改革创新难以融合等认识误区,使深入基层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拓展高校社会服务、延伸“立德树人”空间、推动“大思政”改革创新四者统一于街道社区场域,具备可持续、可优化、可复制和可迁移等特点,对其他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责任意识是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15]16在基层社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是高校融入国家治理,站稳人民立场的途径与表现。第一,把深入社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当作重要政治责任。社区是国家大厦的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大厦才能稳固。同时社区又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着重点兼薄弱点,因此是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用武之地。第二,把深入社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当作重要社会责任。“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2]。马克思主义校外传播力与高校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思政改革创新力相辅相成,高校师生与其静守书斋、坐而论道,不如投身基层,以个体专长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关注基层、洞察社会,省思科研盲点,开展学术研究。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服务团队是根本

谁进基层传播马克思主义?团队至关重要。“一个由对团队项目乐于奉献并相互支持的成员组成的团队的绩效每次都胜过杰出的个人。”[23]269高校要重视学生的社会服务主体地位,构建一支博、硕、本结构合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实践团队。一是培养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生为骨干。对于马克思主义学科专业博士生而言,攻读博士学位意味着进入“没有现成答案”的学习阶段,想要有效开展学术研究,打牢坚实的理论基础固然重要,但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中淬炼能力,获得学术研究灵感同样不可忽略。二是吸引硕士、本科生广泛参与。不限学历层次和专业背景,只要具有在基层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意愿,通过招聘、培训及考核,均可成为服务实践的团队成员,在博士生带领和教师指导下学思践悟、获得锻炼。三是邀约“成熟型”教师为指导。学校着力选用“成熟型”教师为团队建设谋篇布局,为服务内容出谋划策,为实践创新予以指引。

(三)完善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激励机制是关键

如何吸引师生投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事业?师生在服务实践中获得能力素质提升之外,还应获得适当的外在激励奖励。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高校,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从师资队伍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政课程改革方案设计以及师生能效考核评估等方面给予明确导向和具体规范。二是完善相应激励措施。对于教师,适当提高教师服务基层的成果业绩在岗位考核、职务聘任、职称晋升以及评先评优中的分量,激发其树立“客户开发”意识,主动对接基层,针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关社会服务。对于学生,既要鼓励学生把服务基层当作社会实践“必修课”,又要在学校、学院制度设计和实施层面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作为学生评选奖项、推干推优及升学考察的重要参考因素。

(四)提供精准长效马克思主义传播服务是方向

如何面向基层社区传播马克思主义?高校需打破“对内不对外”的传播常态,转变“向上不向下”的服务方向,化粗放、分散、单向型传播实践为集约、精准、互动型传播实践。一是传播对象要精准。高校聚焦与学校距离较近,服务需求强烈,问题呈现突出的同城街道社区,与其形成“点对点”精准服务关系,借助学校人才、学术及知识资源体系帮助服务对象走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困境。二是传播内容要切实。高校传播实践可在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形塑居民理想信念、传播核心价值、涵育公民品质、引导社区公序良俗等方面下功夫,潜移默化地以价值理性矫正工具理性,过滤基层非主流杂音。三是传播形式要多元。“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政治和思想保障。”[24]高校以自身优势结合区域特色,整合传播渠道,在开展理论宣讲、参与基层党建、调解居民矛盾、疏导群众思想、提供法制咨询、完善“乡规民约”、建言基层治理、服务家庭建设、优化社区软硬环境等方面多措并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成为融洽党群关系、化解基层矛盾的润滑剂和改善社区治理的营养剂。四是传播活动要长效。在初期,传播活动宜面向社区重点人群,着力痛点难点问题;
在中期,重视因人施策,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推动实践活动与社区治理相结合;
在长期,加强环境创设和氛围营造,在隐形传播上发力,将服务对象扩大至覆盖普通居民。

猜你喜欢 街道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神秘的混沌理论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2021年9期)2021-11-24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少先队活动(2021年6期)2021-07-22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湘潮(上半月)(2021年4期)2021-07-20热闹的街道智慧少年·故事叮当(2021年1期)2021-01-16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4期)2020-12-14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街道生活好孩子画报(2019年5期)2019-06-13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推荐访问:理路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