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族舞蹈中颤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藏族舞蹈中颤膝,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浅谈藏族舞蹈中颤膝

浅谈藏族舞蹈中的颤膝5篇

浅谈藏族舞蹈中的颤膝篇1

藏族舞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民间舞是幼师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而藏族民间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纯朴,健壮,粗犷,豪放的特点,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本节学习的动作及动作组合,难度比学习过的锅庄要大,是为今后创作舞蹈作品和技能考核打基础的。

2、 教学目标

我们幼师班学生,没底子,基础较弱。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藏族舞基本动作及组合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藏族舞蹈的风格、舞步、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积累舞蹈语汇素材。

(2)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3、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学习内容为踢踏步组合,计划课时2课时,在学生学习了颤膝组合、踏步组合和踢踏步组合(一)的基础上,本节课的重点掌握踢踏步组合风格特点,难点在于把握在每个动作中都要有颤膝的动作在里面。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及舞蹈专业的特点,采用面对面示范,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相结合的动作训练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提问、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克服传统的一味“传授式”“训练式”的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的、方式、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法。如示范、讲解、比喻、对比、启发、讨论、提问、练习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

2、在教学中学生以“动”为主,充分感知肢体的感觉,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特别是难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正确评价学生的问题,尤其让差生多锻炼,多给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让每组的组长以点带面的帮助组员练习好每个动作。

三、 说教学程序

1、复习引入

(1)首先让学生集体练习颤膝、踏步、踢踏组合

(2)让学生们谈谈:经过前面的学习,你对藏族舞蹈有了哪些了解?(这一环节主要检查学生在课后对第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3)对学生舞蹈蹈反馈中出现的易错动作进行强调分析,并让学生进行完整的练习

2、新课教授

在本教学环节中:

(1)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的程序,

首先教师示范,让学生注意藏族舞蹈的特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教师把舞蹈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记住这些动作的空间位置,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随后教师把这些动作进行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动作深入人心(这一环节教师要用慢动作讲解的方法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再来就让学生自己去模仿,领悟,由组长带队进行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设置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让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这过程中,不时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谁的动作做得好看?”“为什么好看”“对在哪里,错在哪里?”;
教师的动作与学生的动作进行对比,“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怎样的?”;
自己与自己对比:镜子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镜子,把一些动作上的细节给弄清楚,“一样的动作,我这样做与那样做哪个更漂亮?那个更体现藏族舞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找准藏族舞的特点。)

最后进行分组展示、巩固提高

(2)为了让动作更加规范化,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要领,随后把每一个基本动作逐个逐个的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组合。(让学生先做慢,在准确的基础上再做快)

(3)舞蹈不仅是动作的艺术,还要有灵气、情感和优美的姿态。尤其是我们幼师班学生,因为基础不好,不懂得怎样在舞蹈中运用感情。当他们已能基本完成舞蹈时,我就去引导他们怎样去运用舞蹈中的眼神,处理舞蹈中的感情。从深处去挖掘学生表达情感的本能。(重点在于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3、布置了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到位的练习,要识记住每个动作,并融入情感表现,就好像自己是在舞蹈上表演。

4、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要以鼓励为主,这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浅谈藏族舞蹈中的颤膝篇2

-------------------------------------------------------- 学科分类号(二级学科)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姓 名

学 号

论文编号

院(系)

专 业

指导教师

职称(学历)

完成时间

宁夏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肢体语言艺术的象征。在众多少数民族舞蹈中,通过对舞蹈规律的分析,每一个民族舞蹈动律存在的具体部位以及局部的或组合的运动特点是不一样的。其中“颤”动律是所有舞蹈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动作,同时也是民间舞蹈中具有典型性的动作。本文通过对藏族与维族舞蹈中“颤”动律异同的分析及论述,使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到这两种舞蹈风格中“颤”动律的独有特征。

关键词:“颤”动律;
藏族舞蹈;
维族舞蹈


目 录

一、“颤”的内涵 1

二、藏族民间舞“颤”律动的风格特性 1

(一)颤有松弛性………………………………………………………………1

(二)颤有弹性美………………………………………………………………2

(三)颤有垂直感………………………………………………………………2

(四)颤有下垂感………………………………………………………………2

三、维族舞蹈“颤”动律的特征 3

(一)颤而不窜 3

(二)柔和优美 3

(三)身心结合………………………………………………………………… 4

(四)细腻热情……………………………………………………………………4

四、藏族和维族舞蹈“颤”动律的异同 4

五、结语 5

参考文献 6


论藏族舞蹈与维族舞蹈中“颤”动律的异同

一、颤的内涵

什么是“颤”?“颤”从词性上说是一个动词。顾名思义它不可能是一个造型,而是一个动作过程。本文中认为“颤”:就是在频率适中的情况下膝盖前屈和伸直的过程。这是一个只能用肢体语言表达而不能用文字描述的过程。本文通过对藏族与维族舞蹈中“颤”动律异同的分析及论述,希望能使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到这两种舞蹈风格中“颤”动律的风格特征。

二、藏族民间舞中“颤”律动的风格特性

在藏族舞蹈中这一个“颤”字可抵千钧。为什么说这一个小小的“颤”就有着这么大的作用呢?为什么这个“颤”会有着如此神奇的力量呢?这要从藏族的历史说起。藏族在历史上是一个身处世界屋脊高山与草原上的游牧和农耕民族,有着强悍的体魄与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尽管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给当地人民的生存繁衍带来了诸多艰难,但是世代生息于此的藏族人民以其勤劳与智慧,创作了独具特色的悠久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传统。在这种特殊的文化艺术传统中,宗教构成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民族生命的脉络。虔诚的宗教信仰与情感心理加之日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与生活习惯,比如在上下山时膝部的大幅度弯曲,和藏族人民背水的习惯,因而形成了塌腰前倾的体态,为了减轻负荷,形成了膝盖松弛,屈膝颤动的动律。反映在舞蹈中就进一步造成藏族舞蹈“颤”动律的主要原因。在《藏文古籍》中这样说道:“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在藏族民间舞中,颤有其独特的风格特性。

(1)颤有松弛性

藏族舞蹈有四种重要的舞蹈形式:朴实自如的“堆谐”;
潇洒灵活的踢、踏、跳;
优美流畅且屈伸连绵不断的“谐”;
洒脱奔放的“果谐”等等。但无论怎样的表演风格,他们在动律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上肢的松弛性。连续不断的颤动或屈伸,在步伐上形成的重心移动,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由此看来,无论是哪种舞蹈形式,都应当把“颤”动律的松弛性强调出来,以膝关节保持相适应的上身动作,是绝对不要求主动的。这种动律特点在藏族的“踢踏”和“弦子”中表现最为突出。例如:踢踏,膝部上下运动频率快,形成上下颤动的动律;
弦子,膝部上下运动频率放慢,形成屈伸的动律;
锅庄,也是以屈伸为主要动律,但它的节奏铿锵有力,有连续、有停顿,以上三种屈伸均是以下肢运动为主,但由于节奏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力度的变化,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舞蹈个性。

(二)颤有弹性美

藏族民间舞“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律特征,下肢动律形成的源头在于“膝关节”。在这四个舞蹈形式中,“膝关节”的动律有小而紧凑的、有舒缓连贯的,有在急促的节奏中极具有暴发力和破坏性的,从而使得藏族舞蹈中的“颤”富有弹性美。无论怎样的表演风格,他们在动律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颤”的弹性美,即是在膝部上分别有连续不断的或小而快、或有弹性颤动、或连绵柔韧的屈伸,呈现出速度、力度和幅度的不同,使得整个动律更具有一种独特的个性能力,更富有弹性。

(3)颤有垂直感

藏族舞蹈是以下肢的动作作为主要动律的,上身多数是随动的状态,造就了颤有着较强的垂直感。这种动律特点在藏族的“踢踏”和“弦子”中表现最为突出。例如:踢踏,膝部上下运动频率快,形成先下后上颤动的动律;
弦子,膝部上下运动频率放慢,上肢随着其频率缓缓放慢,形成先下后上的屈伸动律;
锅庄,也是以先下后上的屈伸为主要动律,但它的节奏铿锵有力,有连续、有停顿,使得整体看上去慷锵有力。以上三种舞蹈,虽然节奏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但是都体现了其垂直的美感。

(4)颤有下垂感

由于藏民生活在寒冷的青藏高原上,户外的游牧劳动和由羊皮制成的沉重宽大的裤子及厚实的长靴,使得他们的小腿活动受到限制,而髓关节和膝关节就得到了相应的解放,因此这种动律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就是“颤膝及懈胯”,由于这一动律的制约,使藏舞总体呈现上身主动,下身被动,形成自上而下,欲动先屈的特点,使得它的颤动有一种下垂感,从而使舞蹈给人一种飘逸而又沉稳的感觉。

3、维族舞蹈“颤”动律的风格特性

颤也是是维吾尔族舞蹈中典型的动作,这与维吾尔族人的居住环境是分不开的。新疆维吾尔族的人们通常聚居在地形单一、开阔并且是半干旱的地区,因此新疆维吾尔地区的自然环境本身就具备了粗犷、壮观、豪放的特点。新疆自古就是中、西交通要塞,维族舞蹈现在的风格就深受西域乐舞的影响,具有浓厚的西域风情。与藏族舞蹈最大的区别在于,维族舞蹈多是礼俗性的、丰富娱乐生活的形式,例如宗教仪式中的“萨玛舞”丰富生活、娱乐心情的 “赛乃姆”婚礼中的“纳孜尔库姆”。维吾尔族是先有了民族共同体,然后放弃佛教,改信伊斯兰教。因此维族先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而后才有了伊斯兰信仰,与此同时他们远离汉文化和儒文化,所以尽管伊斯兰教反对音乐舞蹈,但是这种束缚并没有给维族舞蹈带来多大的影响,维族文化有“歌舞之乡”之称的美誉,那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带给维族人民的宝贵财富。由于维族地处边疆,受当地突厥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较深,伊斯兰教的苛刻的律法并没有给维族舞蹈带来阻碍,反而以伊斯兰教为题材的维族舞蹈常活跃舞台上。因而维族舞蹈的基本动律的特点是为膝部规律性的连续颤动和变换动作时的一瞬间的微颤, 使其动作衔接自然潇洒、柔和优美。它的音乐轻快、奔放、利落, 但又不失去古朴的风格特点,节奏多附点,并善用切分和附点及在弱拍上给以强奏的处理。

(一)颤而不窜

在维吾尔族的颤膝动律中,体现在脚下则要求在节奏准确的基础上,步法灵活善变,同时要求膝部微颤的动律,这种稳中带有内涵的起伏特点几乎贯穿于全部动作当中。总之,要求幅度较小,小腿灵活,膝部总是很少离散开,这就是颤膝动律中所谓的“脚下不离散”,颤而不窜。比如在摇身点颤中,其动律强调颤而不窜、膝部既要有控制又要富有弹性,注意到这点的话,就能更容易掌握颤膝动律在维族舞蹈中的突出特征。

(2)柔和优美

维吾尔族舞蹈中连续的微颤多用于平稳的节奏中,如中老年舞蹈中,连续的微颤使舞蹈动作点线结合、柔和细腻;
变换动作之前的微颤使动作衔接灵活、自然,特别是多郎舞中的“奇克多曼”中就有明显的运用,膝部有规律的连续颤动和变换动作时一瞬间的微颤,特别是一小一大“颤”时沉稳有力、平稳中带有一种内含的起伏使步法形成平稳沉浮的动感特点,使其动作衔接自然潇洒、柔和优美。

(三)身心结合

在维吾尔族舞蹈中,颤的律动既要有规律,全身心投入,将颤表达的淋漓尽致。它既要求膝部即有巧妙的控制能力又富有内含的弹性,又要求舞者在内心打着自己的节拍。比如“赛乃姆”节奏中的点颤在膝部连续上下颤动的同时,脚掌有符点节奏的做点地动作,形成了一种点颤式的屈伸动律,而且,无论手臂在任何部位摆动或绕腕还是上身在各种舞姿中做摇身,都是在这种点颤式的屈伸动律中进行的。“奇克提曼”节奏中的“颤”是膝部规律性的颤动,即一步两“颤”。。当然在“颤”的同时要强调内心的节奏这样会使这种颤步更富有生命的活力。正是这种身心结合的动律,体现了维吾尔族舞蹈的独特风格。

(4)细腻热情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颤膝动律上,其热烈、欢快、奔放是它的动律风格,最具特点的如“多朗舞”、“赛乃姆”和“手鼓舞”,这几类舞种在动律上基本代表了新疆舞蹈的动律特点。同时,连续而平稳的颤膝又让舞蹈变得十分细腻,如中老年舞蹈中,使舞蹈动作点线结合、柔和细腻。此外,它的音乐轻快、奔放、利落, 但又不失去古朴的风格特点,节奏多附点,并善用切分和附点及在弱拍上给以强奏的处理,更是给维族舞蹈添上了热情欢快的色彩。

四、藏族和维族舞蹈“颤”动律的异同(1)两种舞蹈中“颤”的相同之处

藏族和维族舞蹈中的颤,都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二者都强调舞蹈中颤动的优美与协调。藏族和维族舞蹈中的颤,都有着类似的屈伸动律,特别是颤膝的方式,都是随着音乐的节奏有规律的颤膝,比如维吾尔族舞蹈“赛乃姆”节奏中在膝部连续上下的颤动和藏族舞蹈“踢踏”节奏中膝部上下的颤动,正所谓“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虽然颤膝的力度、强弱稍有不同,但是二者都是富有弹性美的,是独一无二的,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也将他们的热情好客,在民族舞蹈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两种舞蹈中“颤”的不同之处

藏族舞蹈的“颤”动律特点是连续不断、小而快的,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柔韧的屈伸。而有颤动或屈伸的步伐形成的重心移动,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多系附随而动。维族舞蹈的基本动律的特点是为膝部规律性的连续颤动和变换动作时的一瞬间的微颤,使其动作衔接自然潇洒、柔和优美。它的音乐轻快、奔放、利落,但又不失去古朴的风格特点,节奏多附点,并善用切分和附点及在弱拍上给以强奏的处理。

藏舞中的“颤”是膝盖有规律的颤动及屈伸,藏民生活在寒冷的青藏高原上,户外的游牧劳动和由羊皮制成的沉重宽大的裤子及厚实的长靴,使得他们的小腿活动受到限制,而髓关节和膝关节就得到了相应的解放,因此这种动律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就是“颤膝及懈胯”,由于这一动律的制约,使藏舞总体呈现上身主动,下身被动,形成自上而下,欲动先屈的特点,从而使舞蹈给人一种飘逸而又沉稳的感觉。而维吾尔族舞蹈中“颤”具体表现为:膝部有规律的连续颤动和变换动作时一瞬间的微颤,使其动作衔接自然潇洒、柔和优美。这一特点可能就与舞蹈形成时期迁徙民族的马背生涯或道路不平有关,这种微颤没有胯的松懈,反而上身要保持一种平稳,挺拔向上的姿态,体现维吾尔族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结语

“颤”动律作为藏族和维吾尔族舞蹈的重点之一,就“颤”动律的训练而言,舞者要先了解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各民族舞蹈动律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从各个方面提炼集合而成的。所以,研究:颤”动律在藏族、维族舞蹈中形成的背景来看,文化因素是具有决定性的成因。文化底蕴决定了文化形式的风格特征,正是因为如此,“颤”动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被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形成了藏族与维族舞蹈不同的颤膝,两者的力度、幅度的强弱:快慢、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和对比能训练身体每个部位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藏族简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63.

[2]罗雄严.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舞蹈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民间舞系.文舞相融(上、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4]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6]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7]于平.风姿流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隆荫培,王克芬.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9]李措毛.论藏族民间舞蹈个性化特征[J].民族文化研究.2007,(4).

[10]强巴曲杰.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J].中国藏学.2005,(4)

[11]张帆.浅谈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与特点.文学教育.2010年 3 月.

浅谈藏族舞蹈中的颤膝篇3

浅谈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作者:吴颖梅;

作者机构: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 安庆 246052;

来源:大观(东京文学)

ISSN:2095-8250

年:2017

卷:000

期:011

页码:P.78-79

页数:2

中图分类:G6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藏族舞蹈;风格特点;传承;发展

摘要:藏族民间舞是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动态形象直接反映了藏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在历史文化的影响和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各种藏族舞蹈的类型.藏族舞蹈随着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与进步,现代艺术、大众艺术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在继承和把握传统民族舞基本风格和特点同时,把时代形象融入民族舞艺术中,使其更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特征.

浅谈藏族舞蹈中的颤膝篇4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藏族舞蹈的步伐与颤膝的配合,并且在与手臂的配合中解决身体的基本协调性,在音乐节奏的配合中解决基本的节奏感。

2、过程与方法:步伐动作练习,上肢与步伐的配合。

3、情感、态度、价值感:训练学生学习动作的方法,解决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提升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抬踏颤行径、颤踏、吸颤步、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第三基本步、抬踏步

教学重点:抬踏颤行径、颤踏、吸颤步、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第三基本步、抬踏步

教学难点:抬踏颤行径、第三基本步、抬踏步

教学方法:检查法、示范法、讲解法、模仿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1、课堂回课

课堂回课是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检查和评估。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以及课下的练习情况,老师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指导,有利于新课程的教授和学习。也能够及时对课堂教学做出调整。

1、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分组检查;

2、师带生配合音乐完成动作。

2、新课教授

1、抬踏颤行径

动作过程:脚下原地左右抬踏步颤膝各两次,第一次踏丁字位,第二次踏正步位,然后抬踏步颤膝向前行径,左右脚交替,动力脚落前。

动作要求:注意膝部的颤膝。注意手脚的配合。

2、颤踏

动作过程:向左搓步碎踏,右左右左踏踏;
向右搓步碎踏,左右左右踏踏,踏步时第一次正步位踏,第二次丁字位踏。

动作要求:动作中的颤膝。手臂动作的配合,手臂摊开再双盖手。

3、吸颤步

动作一过程:右吸落,左吸落。颤膝配合,手臂上下摆动。吸右腿,起左臂。

动作二过程:吸踏踏踏,吸踏踏踏。手臂前后配合摆动,吸右腿出左手向前,头向右配合。反面同理。原地训练或行径训练。

动作要求:动力脚贴着主力腿平起,吸到小腿肚的位置,注意上下肢动作的配合。

4、第一基本步

动作过程:吸踏踏踏,吸踏踏踏。手臂前后裹身体摆动拉开七位手,吸右腿出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然后拉开七位手,头向右配合。反面同理。原地训练。起动力腿时重心向主力腿倒。

5、第二基本步

动作过程:手臂前后裹,拉开向上升五位手位置,然后落下。脚下吸踏踏踏,靠踏踏踏。想右行径。

6、第三基本步

动作过程:
左为主力脚,抬踏抬踏;
右为主力脚,抬踏抬踏;
左右交替。注意左右交替的连贯性,以及步伐与颤膝的配合。

7、抬踏步

动作过程:以左为主力脚,抬右踏右踏左,由右转左面,继续抬踏步,左右交替。

三、教学过程

1、 脚下动作练习,分排练习或统一练习;

2、手臂动作练习,统一练习,教师讲解示范;

3、上下肢动作配合,注意头的配合,身体的配合;

四、配合音乐完成动作

课堂小结

脚下步伐与手臂配合单一练习,颤膝与屈伸要单一练习,熟练掌握动律后再配合步伐动作。脚下步伐要清楚,熟练后配合节奏练习动作。下节课分组进行检查。

课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多用身体去启发学生,展现藏族舞蹈的美感。并且细心指导学生的整体问题和个别问题,及时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作练习或动作展示中,以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欲望,增进课堂效果。

浅谈藏族舞蹈中的颤膝篇5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藏族舞蹈的步伐与颤膝的配合,并且在与手臂的配合中解决身体的基本协调性,在音乐节奏的配合中解决基本的节奏感。

2、过程与方法:步伐动作练习,上肢与步伐的配合。

3、情感、态度、价值感:训练学生学习动作的方法,解决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提升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抬踏颤行径、颤踏、吸颤步、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第三基本步、抬踏步

教学重点:抬踏颤行径、颤踏、吸颤步、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第三基本步、抬踏步

教学难点:抬踏颤行径、第三基本步、抬踏步

教学方法:检查法、示范法、讲解法、模仿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1、课堂回课

课堂回课是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检查和评估。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以及课下的练习情况,老师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指导,有利于新课程的教授和学习。也能够及时对课堂教学做出调整。

1、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分组检查;

2、师带生配合音乐完成动作。

2、新课教授

1、抬踏颤行径

动作过程:脚下原地左右抬踏步颤膝各两次,第一次踏丁字位,第二次踏正步位,然后抬踏步颤膝向前行径,左右脚交替,动力脚落前。

动作要求:注意膝部的颤膝。注意手脚的配合。

2、颤踏

动作过程:向左搓步碎踏,右左右左踏踏;
向右搓步碎踏,左右左右踏踏,踏步时第一次正步位踏,第二次丁字位踏。

动作要求:动作中的颤膝。手臂动作的配合,手臂摊开再双盖手。

3、吸颤步

动作一过程:右吸落,左吸落。颤膝配合,手臂上下摆动。吸右腿,起左臂。

动作二过程:吸踏踏踏,吸踏踏踏。手臂前后配合摆动,吸右腿出左手向前,头向右配合。反面同理。原地训练或行径训练。

动作要求:动力脚贴着主力腿平起,吸到小腿肚的位置,注意上下肢动作的配合。

4、第一基本步

动作过程:吸踏踏踏,吸踏踏踏。手臂前后裹身体摆动拉开七位手,吸右腿出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然后拉开七位手,头向右配合。反面同理。原地训练。起动力腿时重心向主力腿倒。

5、第二基本步

动作过程:手臂前后裹,拉开向上升五位手位置,然后落下。脚下吸踏踏踏,靠踏踏踏。想右行径。

6、第三基本步

动作过程:
左为主力脚,抬踏抬踏;
右为主力脚,抬踏抬踏;
左右交替。注意左右交替的连贯性,以及步伐与颤膝的配合。

7、抬踏步

动作过程:以左为主力脚,抬右踏右踏左,由右转左面,继续抬踏步,左右交替。

三、教学过程

1、 脚下动作练习,分排练习或统一练习;

2、手臂动作练习,统一练习,教师讲解示范;

3、上下肢动作配合,注意头的配合,身体的配合;

四、配合音乐完成动作

课堂小结

脚下步伐与手臂配合单一练习,颤膝与屈伸要单一练习,熟练掌握动律后再配合步伐动作。脚下步伐要清楚,熟练后配合节奏练习动作。下节课分组进行检查。

课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多用身体去启发学生,展现藏族舞蹈的美感。并且细心指导学生的整体问题和个别问题,及时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作练习或动作展示中,以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欲望,增进课堂效果。

推荐访问:藏族 浅谈 舞蹈 浅谈藏族舞蹈中颤膝 浅谈藏族舞蹈中的颤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