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认识人民币教案3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一、活动目标:1、感知、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元、角,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认识人民币教案3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元、角,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小结:

(1)形状不同,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我们把长方形的钱叫纸币,把圆圆、硬硬的钱叫硬币。

(2)1后面是“元”的,它是1元钱,1后面是“角”的,它是1角钱,前面数字是5,后面是“角”字的,是多少钱呢?以此巩固认识。

(3)这些钱上都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

(4)1串糖葫芦1元钱,2串多少钱?5串呢?怎样来付钱?5元钱:可以是5个1元,也可以是1张5元等。

(5)一个棒棒糖1元钱,10个棒棒糖多少钱?怎样付钱?10元钱:可以是10个1元,也可以是2张5元,还可以是1张5元和5张1元等。

(6)5个1角=5角,10个1角=10角=1元

(7)1张5元钱,想买1本3元钱的图书,应找回多少钱呢?

二、指导意见:

(1)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带孩子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让孩子自己去购买一些物品。

(2)和孩子进行买东西的游戏,练习钱之间的兑换与找零等。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9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

1、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能进行正确的换算。知道1角=10分。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逐步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合理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正确换算。

教学难点 :合理灵活地使用人民币。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人民币认识》的第二节课,加上学生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课的整体思路是能放的尽量放。做到学生自己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提示,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绝不引导,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决不示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尽量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

一、知识回顾,铺垫准备。

1、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小朋友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你能把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一下吗?

2、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学生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和补充。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大家知道无人售票车吗?在无人售票车里怎样付车费?(学生如果知道,就让学生讲;不知道,老师讲:无人售票车要求乘客预先准备好硬币,放到指定的箱子里。)

学生明白生活中有时必须把大额面值的人民币换成小额面值的人民币,否则会碰到一些麻烦。

2、师:今天我们首先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学习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三、合作探究,兑钱成功。

1、首次合作,初步探究。

A、电脑出示:

一张2元可以换    张1元

一张5元可以换    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    张1元

B、同桌合作讨论,并互相交换相应的人民币。(如条件有限,没有准备足够的人民币,可让学生用纸片代替一下。)

C、抽两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大家进行评价。

D、口头兑换。如,一个同学说:我给你2元,另一个同学说:我给你1元、1元、共两张一元,同时结合手势进行。

2、再次合作,体验成功。

A、师:大家观察,刚才的3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换成一元面值的人民币。)

B、师:生活中换钱时都是换成一元的吗?

在学生的回答中,得知生活中换钱并不是都换成1元的,有时需要换成2元、5元、10元等。

师:谁能编几题较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题目。

学生如有困难,教师适当引导。如:一张20元可以换     张10元。

C、学生编题,教师有选择的板书。例:

一张50元可以换    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    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    张5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    张20元

……

D、四人小组或同桌讨论以上问题。

E、意见汇总,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课间休息,听一段音乐。

四、前后联系,学习例4。

1、师: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大家知道1角=(  )分吗?

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板书:1角=10分。

2、师:把1元=10角,1角=10分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生活中,1分、2分、5分的人民币已经用得很少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用得最多。

五、购物活动,体验生活。

1、课件出示一些文具的价格:练习簿1元;卷笔刀2元、文具盒10元、钢笔5元。

师:如果爸爸给你10元钱买上面这些文具,你会怎样买?

学生讨论,教师观察、倾听、指导。

2、汇报。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10元钱买了什么?

学生汇报,并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买?大家评价,随时鼓励。

师:钱可以买很多东西,但小朋友平时能乱花钱吗?

(教育学生要节约用钱、合理用钱。)

六、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生:……

师: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成为生活的主人,在生活中学到更多的本领。

要求:和爸爸妈妈一起购物,并观察一些商品的价格。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用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如何识别人民币币值的正确方法。

2、了解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之间的大小。

3、在购物游戏中,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二、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篮子等。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直接引入:师——“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大屏幕。”

2、猜测(课件):

a、“这是什么?”“对了,这就是钱。”

B、“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钱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数字、颜色、图案、纸张大小不一样)

“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C、小结:人民币又分纸币与硬币。

3、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

师:你们知道钱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它对人们有什么用处?

小结:人们通常用钱来买东西,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裤子,吃的菜等等;钱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没有钱,我们都难以生活下去。

4、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

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认一认、说一说

课件: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吗?你认识的有哪些?看看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1角、5角、1元、5元、10元等。

(1)重点介绍角币,识别角币的单位。

(课件)纸币1元,你怎么知道它是1元?有几个数字1?教师点击课件,共同寻找人民币1元上的数字。

怎么知道它是1元而不是1角?从汉字、拼音的单位上都能告诉我们是1元,找出1元的人民币,并小结:原来1元人民币既有硬币又有纸币,他们都是1元面值的人民币。看课件,找找还有哪些人民币也有硬币,随机转动。

(2)互动游戏

a、师取钱,幼儿说。

b、老师说,幼儿取。

(三)游戏“凑钱”

老师交待活动要求——为灾区小朋友买一批学习用品,可超市只有3、4、6、7、8、9元的物品,而人民币只有1、2、5元。怎么办?

1、小结:学会凑钱

2、幼儿游戏,老师指导。

3、集体检查凑出的钱是否不多不少刚好买你所需的学习用品,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x元钱。

四、活动反思

本节课来源于大班下期《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接触到人民币,如收到压岁钱,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有小部分的孩子已有亲身购物的经历,所以他们对人民币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有探索的需求。而大班下学期幼儿对10以内数的分合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也为感受10元以内人民币的数量关系作了知识方面的准备。在本次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知道面额的大小,了解元与角的关系,是个重点,而使用人民币进行分解组合,有计划合理消费是个难点,整个活动以“认识人民币”——“识别人民币面值大小”——“为灾区小朋友购买学习用品”三个环节来贯穿,从而让幼儿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来获得人民币的粗浅知识,练习10元以内人民币的分解组合,及养成方面的教育。

在第一环节中,我使用了课件、实物等教具让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来让幼儿认识人民币及其面值,知道它们的单位大小关系。在活动中发现幼儿能够很好的掌握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而对元与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不清楚,所以我请幼儿比较:数字相同、面值是否也相同。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知道其单位不同、数字不同面值也就不同。

第二环节,根据幼儿的知识准备,我们设计了超市购物的游戏,让幼儿来感受x元钱的不同组合形式。这里我们给幼儿准备了10元、5元、2元、1元面额的人民币,在操作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数字钱也是有讲究的,10元只有1张,5元面额的有1张,2元面额的有1张,1元的比较多,这样做就是要促使幼儿在没有X元面额的情况下动脑筋去尝试别的组合形式。而且这里我向幼儿提出了要求,购物后幼儿之间要互相交流,这个要求的提出促使孩子一方面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也在进行着自我纠正,自我调节。在这个环节中,加入了收银员教师的"收钱环节,既对幼儿的操作进行了验证,又使活动更加情节化、游戏化了。

推荐访问:教案 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案幼儿园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教案 大班认识人民币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幼小衔接认识人民币教案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